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媒体] 《教学与研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1-12-12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编辑:刘俊

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

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综述

杨国亮 陈翔云

(原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1期)

2011917-18日,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相关部委、著名高校的14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程恩富致开幕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致欢迎辞。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吴树青致贺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杰出经济学家刘国光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就经济全球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与实现自主安全发展、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经济全球化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全球化与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把握经济全球化实质,实现我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程恩富指出,当今经济全球化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和控制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际上出现了两个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尽管二十世纪末苏东蜕变以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从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最终将导向全球社会主义。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及其运动规律决定的,同时也与其政治文化制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引进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强调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三个阶段。当前,应进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第四阶段,适度控制对外资、外技、外产、外贸、外汇和外源的依赖程度,积极提升协调使用国内外各种广义资源的综合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指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国目前全方位对外开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这应该说是主要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也对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带来许多风险和挑战。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要利用我国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来牟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又要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因此,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可以为我所用的有关体制和规则,抓住机遇,有效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又要重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

炮兵学院副教授汪冰提出,近年来,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出现忽视经济安全问题。我国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包括产业安全威胁、技术安全威胁、金融安全威胁和信息安全威胁等。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竞争优势,造成国内一大批民族企业经营困难,民族品牌消失;部分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特别是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靠外国核心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关键零部件仍由外国公司控制;外部资金或金融手段易于对我国银行及金融体系产生冲击,金融业隐含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从我国获取了大量的产业利益,直接威胁到了我国的信息安全。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安全理念,把经济安全置身于国家安全战略地位上,有计划地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增强抵御经济风险和维护经济安全的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副教授曹雷提出,当代的经济全球化,还是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悬殊的背景下展开的经济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既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这就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是充分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体现在生产力层面上要有足量足质的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现在生产力源泉层面上要有足够国民经济正常循环、不主要依赖外源的劳动力和资源、环境;体现在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层面上要有足够的公有制为主体的民族经济和民族企业;体现在上层建筑层面上要有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主权。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上海金融学院教授周肇光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重大课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依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动力过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外资;经济发展效果评价过度依赖GDP指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做到,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和质量综合评价。

苏州大学教授孙永正提出,长期以来增长方式转变进展缓慢,根本问题还在于人们的理念特别是政府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管理与发展理念的一系列创新,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取代经济建设为唯一中心的理念,从政府主导投资经营的理念向政府主事公共服务的理念转变,从投资多多益善论向保障国民消费增长和引领消费升级的理念转变,从数量与规模优先论向质量与效益优先的理念转变,从GDP增长为标杆的理念向全面改善民生福利为标杆的理念转变。

复旦大学教授顾钰民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要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体制和政策三大条件。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就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完善消费品生产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源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对有利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为制定鼓励性政策,对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为制定限制性政策。

三、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杰出经济学家刘国光指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中心问题不是“国富”与“民富”的矛盾,而是一部分国民先富、暴富与大部分国民不富或贫穷的矛盾。要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需要政策转向,明确宣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完成任务,今后要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由“先富”向“共富”的过渡。而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还需要从所有制结构上直面这一问题,通过强化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来解决这一问题。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炳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思想,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利益分享。他提出,以“分享型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定位,是以利益分享作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经济发展方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杨国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意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经历了由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到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表层到核心不断深化的过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包容性增长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具体思路和衡量标准,是连接共产主义理想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交会点。

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谭芝灵提出,经济制度是意识形态的“硬核”,为了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适时地加速推动核心层具体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在新形势下,中国既要积极地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合作,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强调自力更生,加速完善与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以夯实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规制改革,建立劳动者所有权制度,建立劳动利益主导机制,引导私营企业规范分配,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给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错误思潮以更多的平台与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立言提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在不断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生产社会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民主管理,保证支配管理权的行使真正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逐步缩小人们在生产资料支配管理权方面的差别。为此,要保证全体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他们委托的经营管理者的现实支配和管理在经济利益上得到实现,根据现实条件与可能,努力寻找和创造多种具体的形式,使全体劳动者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广泛参与管理活动,以真正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探索经济规律,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钧提出,“中国模式”应是自建国以来经过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制度特色的、成功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模式”的形成实际上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有力回应。“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和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国家经济规划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黄铁苗提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国内经济回升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既是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有效途径。苏州大学教授夏永祥等在分析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差异状况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融合;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夯实城市支持和反哺农村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促进城乡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作用。

吉林大学教授纪玉山等提出,在“低碳革命”时代,要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内外兼修。对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对外要据理力争,积极与发达国进行碳博弈,做一个碳外交强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西北大学教授岳宏志等提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工业内部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在节能减排中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应注意减排约束指标不能实行“一刀切”,应当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减排指标约束,从而为落后地区争取发展空间,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差距。

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欣广提出,当前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经济对中国迈向生态文明会造成重大阻力。资本主义的竞争原则正在新兴产业领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态灾难,国际生态经济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形成资源与环境上的制约,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形成制度侵蚀。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黄娟等提出,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面对的重要国际因素,需要我们辩证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影响,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本次论坛和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和重点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无法一一列举。除小组讨论发言和大会自由发言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级教授林汉川、海外学者黄树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进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欧阳峣等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性突破、西方国家是否已进入和平衰落、加快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建立大国经济学等重大问题发表了演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