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媒体] 《中国校庆报》:六十年砥砺奋进 一甲子桃李芬芳


发布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编辑:李慧

六十年砥砺奋进 一甲子桃李芬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喜迎60华诞

(《中国校庆报》201195日第2版)

特约记者 张小锋 李欢欢

位于首都北京朝阳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和优势卓立于中国高校之林,成为海外来华留学生学习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商务的首选高校,她评为中国文科最难考的十所大学之一、全国就业工作50强高校、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最高的十所大学之一和全国绿色大学和低碳校园建设示范高校。2011925日,这所与元大都公园接壤,毗邻奥运村和鸟巢,邻近北京CBD中心,环境幽雅,规划精致的大学将迎来60华诞。

历史悠久 实力雄厚

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始终与国家的需求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举国上下,百业待兴,抓经济搞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开展对外贸易尤显重要,然而当时经济贸易人才奇缺,懂外贸和能从事外贸工作的人才几乎空白。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对外贸易人才,党中央决定筹建一所专门培养外贸干部的学校。

经过一年多的筹建,19511111日隶属中央贸易部的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正式开学,这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高等教育部决定,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合并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随着这一次更名,北京外贸学院就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培养外贸干部的高等学校,从这个时候起,她有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外贸专业,每年招生都会提前择优录取,拥有当时最优秀的生源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2000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国家教育部门直属;2010年,教育部、商务部签署了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协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理学(统计学)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5个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院、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本科专业3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学校已经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学术力量,建立了一支以长江学者、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坚力量的科研队伍。学校总体科研实力不断攀升,一些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在“十一五”期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学校教师在SCI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93篇;有4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93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148项,其中重大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305项。学科的整体实力也不断提升。尤其在近几年,我校科研发展势头强劲,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青年教师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近日,科学研究又传捷报,在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共有24个项目获准立项;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获得28项课题;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中,学校获得31项一般项目立项和1项专项任务立项,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30多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仅有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日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98911月,学校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首届校董会主席,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第二任校董会主席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校董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化:学校的最大品牌和亮点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形成了两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国际化办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而其中,国际化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基,是学校的品牌、亮点和标志。学校校徽也以地球为背景,昭示着“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取之于世界、用之于世界”的国际化办学理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际化程度较高、有着广泛的社会声誉和影响的高等学校之一,成为外国名流、政要和学者来华访问、演讲的首选高校之一。2010712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访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演讲,并接受校长施建军代表学校授予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此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均访问过学校,并发表演讲。

学校现有学生1.5万余人、来华留学生近3000人,其中学历生2000余人。在校园里,平均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留学生,留学生学历生比例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留学生来自于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背着书包、手夹书本,行走在校园内外,让人恍然似置身国外。在这里,学生没有国别的界限,大家相互的交流很自然。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会自发结成“语伴”,组成英语角、西班牙语角、韩语角……“不用花钱”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练习口语的机会。这样的外语口语交流环境得天独厚。

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专业教材、语言环境、学习实习、文化交流、校园活动和就业等诸多方面,也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化办学最鲜明的体现。作为国内最早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有的海外学术背景教师占师资总数50%以上,有近150人有长期驻外或在国际机构工作经历,90多名教职工是长期聘任的外籍教师;学校常年开设双语课程50余门,各学院普遍采用美国同类院校英文原版教材,打造了一系列贯通中外的经贸理论与实践的精品教材,其中45部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68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在英语教学方面,学校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按照“听说领先”的英语教学原则,实施了学生导师制,组织高年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形成学生助学团队帮助新生练习英语交流。学校不但在低年级全面开设与其他外语高校英语专业同样课时的英语课程,还鼓励、要求部分学院高年级学生用外语写作毕业论文;其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写作毕业论文是全国首创。据统计,目前外经贸拥有遍布全球的106个合作伙伴,每年派出约400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或参加竞赛等各类国际活动。学校经贸、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中近50%有过海外学习、实习经历。

学校聘任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为兼职教授。同时开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以及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诸多的国外学者、学术专家、政府政要常常来到贸大访问讲学,学校上百位外籍教师中有四位是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奖的大师,5名美国Fulbright 著名学者。这一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十万学子足遍五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自1951年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了“外语+经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改革开放后,此理念延伸为双复合或多复合“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例如“外语+外贸”、“外语+管理”、“外语+外贸+法律”等。为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学校加强了对通识教育的要求。进入新世纪后,在“外语+专业”之外又增加了“法律+经济”和“管理+信息技术”两类。学校“十一五”规划中又将培养目标进一步扩展为“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校采取精品教育的培养方式,求精求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外语优势和专业优势是学生引以为豪的资本。学校推行的是集精英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体”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常年开设50余门双语课程。同时,学生们在“外语+经贸”的培养模式下学习,不仅是单纯地学习一门外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鼓励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条件。开设商务英语、翻译、国际税务、投资学、物流管理、保险精算、对外汉语教学、葡萄牙语、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方向)等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辅修专业几乎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实行弹性学制,本科生可以跨年度、跨学院、跨专业自主选课、选教师、选时段、选进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在课堂外也同样活跃。学校现有各级学生组织活动频繁,近百家学生社团丰富了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锻炼着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学校还设立学生社会实践、学术科研专项经费和海外留学实践专项基金;学校经贸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中就有近50%有过海外学习和实习经历。将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紧密衔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现了学校、学生、社会的良性互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就业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深受用人单位的赞誉,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三资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最新统计数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均超过95%,继续保持高就业质量和高就业率。2011届毕业生中315人进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国有四大银行,231人进入其他银行及其他金融类企业,到金融类企业就业的2011届毕业生比例占签约总数的35.11%2011届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签约人数继续保持在国内大学的领先地位:192名本科毕业生、152名研究生毕业生到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共342人,占签约毕业生总数21.98%。另有大批学生成为国家公务员,进入国家商务部门等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2011届毕业生中有66.24%在北京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企业、知名外企和大型国企。学校本科毕业生另有近20%选择出国深造,20%在国内高校保研、考研。2009年,学校获评“北京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2010年,学校荣获教育部门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人才,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争,所培养人才大多进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第一线,很多人成为国家重要部门、重要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线的中坚力量。60年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培养了近十万名优秀学子,他们的足迹遍布海内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批毕业生活跃在我国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活跃在驻外大使馆商务处、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国外来华投资机构、大型跨国公司的许多重要部门,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展现了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如1965届校友、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2001年代表中国政府在签署加入世贸组织协定书、1955届校友佟志广任中国“复关”首席谈判代表、1968届校友周文重担任驻美大使、博鳌论坛秘书长、1959届校友高西庆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1985届校友任华润集团副总裁……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从我校毕业后,成为派出国开展与中国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的生力军,如1951级校友齐奂武曾任波兰驻华大使、沙特留学生罗伟在胡锦涛总书记20064月访问沙特担任中文翻译等。

蓝图凝人心 使命催奋进

20107月学校成功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是学校发展处于关键期的重要盛会,大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历时一年之久精心编制的的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于2011年正式颁发,该规划清晰设计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十二五”时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按照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定位,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质量、特色与效益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立足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到“十二五”末,将学校建成整体办学实力和主要指标居于同类大学前列,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国内知名大学;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体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续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的美丽诗篇。

(摄影 张玉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