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惠园
(《北京考试报》2011年9月14日16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王 婧
我混杂在各色皮肤、各种语言汇集的人流中,在惠园穿行。我已经习惯背着宽大舒适的双肩包,装满各种中文、英文“板砖”课本,怀抱着厚厚的《牛津高阶英汉字典》,架着眼镜边走边和同学用中英文混杂着讨论最新通过的《反分裂法》要怎么翻译才更为准确……仿佛自己昨天刚刚踏入这所校园,仿佛空气中荡漾的分子依旧充满无法按捺的好奇……
惠园总是在为我呈现接连不断的新鲜。她每天都会给我新的启迪、新的灵感,就算我把自己变成一块贪婪的海绵,恐怕也无法吸收她灵魂中的所有魅力。这就是我的大学,这就是我将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所托付的地方。
那个九月,我怀着朝圣者般的虔诚来到这所令我魂牵梦绕的大学。眼前那真实的刻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门,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高大威武、拒人于千里之外。淡黄色岩石镶嵌的墙面,兼具大地的色泽和岩石的质感,执著坚毅是外显的魄力,平实坚定是内敛的气质。一颗千里迢迢而来的年轻躁动的心立刻安静下来。后来,当我看到教学楼上铭刻的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时,眼前立刻浮现出我第一次看到校门的情景:博大而不张扬的土黄色,象征着博大宽厚;岩石,象征“言必信、行必果”的坚定,外显的魄力和内敛的气质如此和谐统一,游刃有余。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相遇。
我还没来得及熟悉精致的校园,正式开课前的军训、英语分级测试、计算机测试、听力测试、图书馆使用培训、听力软件使用培训……铺天盖地而来。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对外经贸大学的商学院更是以简洁高效著称。我必须加快脚步,追赶上她的节拍。
没想到我在贸大的第一课就意义深远。讲座是大家的必修课。开学第二天晚上,一位中国日报的资深美国编辑来校讲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提问讨论。一位女生勇敢地举手,但是她的英文有点力不从心,连比带划近五分钟,也无法让教授明白她的意思。台下有喧哗声,那位编辑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只是用手示意台下安静,开始用慢速的英语向女生询问,帮助她表明自己的意思。最后,只听他说“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干得好!祝贺你,孩子!)并让全场为她鼓掌。这位编辑对她的勇气和质疑精神大为赞赏,尤其得知她仅是一名刚入校的新生。他告诫在场的学生:永远不要停止对新知识的探求,语言、文化、身份不能成为求知的障碍。
此后,每堂课老师都会留出五分钟让学生们提问,老师们用各种不同版本重复着同样的理念: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无论对方是谁,什么样的权威,什么语言,对知识的探求是没有障碍的。求索是对外经贸大学为我上的第二课。
诚信是贸大最为重视的一条校训。学校教育每一位学生如生命般爱护自己的信誉,更重要的是捍卫学校的集体荣誉。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每逢考试周前,海报栏上贴满“捍卫诚信,拒绝作弊”的海报,学生们承诺的签名遍布上面的每个角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名女生因为两门考试时间冲突,向教务处申请缓考。老师说:“好吧,在完成第一门考试的十五分钟内,你赶去一间专门教室独立完成另一份试卷,但是没有老师会为你监考。你用你的诚信完成这份试卷吧。”那位女生果真在完成第一门考试后赶到专用教室,独自一人完成了第二门考试,在老师2小时后赶来收卷子时,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她和完成的试卷。打扫卫生的阿姨对教授说:“老师,我在这里进出打扫了三次卫生,我向您保证这位姑娘一直一个人坐在这里完成题目,她甚至从未抬起过头来看我一次。”从此这件事情被传为贸大的美谈。每位贸大学子走过教学楼前都会仰望“诚信”这两个大字,将其奉为一生的信念。
我无法用有限的文字记录贸大所给予我灵魂的滋养,因为那日月不断、悄细无声的滋润,深入我的灵魂和血液。我所能做的只有继续做一块贪婪的海绵,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尽情成长,珍惜学习生活的每一天,完成每一次小组讨论、每一次课外实践……
附:原文链接:http://bjksb.bjeea.edu.cn/uploads/softnew/81-1109131832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