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寻梦人
(《北京考试报》2010-11-10)
通讯员 王天竹
甘肃榆中县黄土高坡的荒山上,有六位特别的教师。“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生有意义的事”的信念如黄土一样沉淀在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团员。
物质匮乏 生活艰苦
清晨,黄湘琪不情愿地起床洗漱。昨晚判卷的辛苦还没完全散去,新的一天已经来临。虽然才过九月,寒冷的天气已经迫使她穿上棉衣。
昨天那个男孩子为她提来的水还有一些。过滤、烧开,水窖里的水因为储存时间过长,水质很差。缺水实在是一大难题。但是当孩子们从水窖把水悄悄提到黄湘琪的宿舍时,苦咸的水中也掺杂了甜味儿。
虽说是在离县城最远的学校,黄湘琪的住宿条件是六人中最好的。在榆中二中,郭宇宿舍墙上的裂缝足足有一根筷子宽,全靠贴上报纸挡住高原上强劲的风。
认真教学 辛勤付出
物质的匮乏,他们逐渐习惯。真正苦恼的是教学问题:郭宇班上的高三学生面对高考,有的知难而退,想要辍学;黄湘琪班上初一的孩子基础弱,连标点的使用都错误百出;高穗芳的班就更加复杂了,县城来的孩子心浮气躁,不肯踏实读书,山里考出来的学生刻苦,但是大多性格内向,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
郭宇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说:“你们不能放弃。无论高考成绩怎么样你们都不能放弃。一旦这一次放弃了,你人生中就有了放弃的经历。”他说服了五个想辍学的学生。其中一个女生舍不得花钱吃饭,导致眼疾复发,一只眼睛失明,甚至打算轻生。了解到此事的郭宇一边不断地向县政府写申请,最终要到了5000元现金;一边找女孩儿聊天,海阔天空地聊,唯独不聊女孩的伤心事,女孩儿最终被他感动了。
他们比当地的老师更认真。黄湘琪批改作文时,只要有改进的空间就会让学生重写,一篇作文往往会写出一稿、二稿、三稿……一学期下来,她布置了五次作文,但学生作文本上却有十多篇稿子。标点、错别字,她一一用红笔圈出。下午的自由课堂时间,大多数老师都安排学生自习,但是黄湘琪却觉得课堂时间不足,对其他老师让出的课时一向来者不拒。她记得最多的一天上了七节课。这不算什么,董帅的记录是一天八节,最后一节课时他都站不住了,只好暗中倚着讲桌讲下去。
净化心灵 收获颇丰
相比之下,思想的改变是支教人更为重要的变化。对北京的大学生而言,“自然”意味北海的清波、香山的红叶,意味着闲来无事的游山玩水。但对于这些支教人而言,“自然”是广阔无际的黄土高原。他们栖息于无边无垠的黄土高坡中央,绿痕斑驳的黄土山坡环抱了他们所在的榆中县。与世隔绝的寂静环抱了这些支教的人。
“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个人变得干净了。”郭宇这么想。黄土高原上的风夹杂着黄沙,但是物质的贫乏与民风的淳朴却净化了他们的内心。
回顾支教这条意味深长的路,郭宇觉得自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我支教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我在为这片我所热爱的土地做事,这时我觉得我是有理想有激情的青年。”高穗芳说。
链接:
http://bjksb.bjeea.cn/221809978229391360/20101110/54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