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宣传]《人民日报》采访我校教师李海莲、徐永彬、郭晓凌


发布时间:2009-04-09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校新闻网讯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对我校外语学院徐永彬、国际商学院郭晓凌、公共管理学院李海莲等多位海归老师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刊登于200944《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外来“和尚”会念什么“经”?》、《他们都是怎样的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外来“和尚”会念什么“经”?

林琳 刘静 李莹

20091月,对外经贸大学派出了由校长亲自带队的代表团赴美招揽人才,这在当今高校的揽才热潮中并不少见。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今的海归老师亦是如此。相比国内高校毕业的老师,他们的优势究竟在何处?本版特邀请对外经贸大学的几位海归老师,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国际经”

——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

徐永彬(外语学院教授):在韩国留学的几年中,我对韩国的教育体系有比较深的体会。韩国的教育普及率很高,大学教育已经基本上成为大众教育,80%以上的适龄青年都能考上大学。同时,韩国的学校对教师的选择还是相当严格的,选拔高校教师更是如此,这也更好地保证了教育的高质量。另外,韩国对人文社会科学非常重视,投入资金很多,而我国目前还是比较偏重于理科。文理投入悬殊较大,这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这几年我们都在积极争取国家的社科项目,希望能逐渐改变这一状况。

郭晓凌(商学院副教授):我在法国留学三年多,最大的感触是法国的大学易进难出,不管读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入校后的淘汰率都非常高。以我在法国首先读的管理学DEA(研究导向硕士)为例,仅有一半学生最终获得了学位。一般三年制的本科生在读完前两年后,必须经过考核选拔才能升到三年级。相反,我国高校大多难进易出,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人才市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教育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教育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我国也不能例外,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国内高校才会在世界上更有竞争力。

李海莲(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我赴韩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视野。当时我的同学来自欧美、拉美、还有亚洲等很多地方,老师也有不同国家的留学背景,这些都有助于我了解多个国家的教学方式和特点,长了很多见识。

二、“创新经”

——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

李海莲:我平时更关注课堂教学方面的创新。由于我教的课偏重理论,比较枯燥,所以每次在备课时都力图在课件上下工夫,有时是一个新的授课形式,有时仅仅是幻灯片上的一个小细节。这些虽然小,但都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我制作的教学课件,在全校的基本功大赛中还得过一等奖。我觉得创新不仅仅是大模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也是无所不在的。

徐永彬:我当年认识的许多留学生,回国后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敢于吃螃蟹的精神恰恰源自内心强烈的创新意识。20073月我们所创办的“中韩同声传译方向硕士研究生”项目正是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当时国内唯一一项中韩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郭晓凌:在国外的留学经历,使我更加重视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我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先后开设营销实验和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课程,并在商务调研课上帮助学生开展实地调研,这些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人脉经”

——得天独厚的人脉优势

郭晓凌:“在法国读书时,管理学院的博士生都在一个实验室工作,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经常讨论交流论文写作进程和心得。此外,在工作之余,大家还经常去喝咖啡、听音乐会,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些同窗好友毕业后大多在高校任教,这为我开展一些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2007年,在对法国巴黎大学管理学院进行访问时,我又与法国和西班牙教授们共同进行了针对商店品牌资产的跨文化研究。可以说,海外留学所建立的人脉关系为我取得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永彬:“海外留学经历,不仅是一个求学的过程,也是与各国留学人员进行文化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大家同窗共学,形成较深的友情,回国后继续保持联系,互通有无,对自己和本国的发展都会带来更大的便利。我曾三赴韩国讲学,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学者,与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对于海归来说,这种人脉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又比如,我在韩国时和韩国著名的庆熙大学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这一层关系,近两年我们已经选派30名优秀学生到韩国庆熙大学进修,其中一半的人进修时间长达一年,但他们的学费、住宿费全部由庆熙大学方面负责,这为我们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他们都是怎样的人……

李海莲:和学生一同提高

春光璨璨,春风和煦,317,我如约来到对外经贸大学,听李海莲老师的一堂课。

紫色外套,紫色毛衣,紫色裤子,瘦瘦高高的李海莲老师,如初春的紫罗兰,给人恬淡清新的感觉。

“这节课是给外国的留学生上,”老师笑着说,“对外国学生使用中文讲授专业课,要多一份耐心和细心。”老师的课件做得很漂亮,页面疏朗而大方。没有繁杂的文字,只是一个个简单而清晰的图表。她时不时走下讲台,面对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她的学生告诉我,老师的课讲得很清晰,非常深奥枯燥的微观经济原理都可以用图表辅以实例解释清楚。老师让他们对枯燥的原理有了兴趣。

我把学生的话告诉老师,她笑得很灿烂。

“我是199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对外经贸大学任教的。2003年,中国留学基金委和韩国开发研究院互派留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我有幸在韩国学习一年,这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国外上课,老师会采用特别多的案例和学生进行交流。课前,老师发给我们厚厚的资料来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再分组讨论,这样就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学院在授课时也在尝试着这样做。另外,我还带回来很多国外的教学资料——案例、教材、分析方法等。我现在讲的课程,是在韩国也曾上过的相关课程,很多资料都可以拿过来用。”

院长郑俊田介绍说:“老师讲授商品归类课程。这个课难度很大,因为海关专业课专业性太强,不下苦功不可能出成果。为上好一堂课,她反复听相关的课程,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厌其烦地征求同事意见,修改教学课件。她的教学课件,在全校基本功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老师撰写的专著《国际税收学》和论文《税收国际化趋势下论我国税制》也获得了中国海关学会的优秀科研奖。”

当我与老师谈起她所取得的成绩时,她说:“现在学校引进了海外的留学人才,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使每个老师都多了一份压力。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越做越喜欢,教学相长嘛。”

郭晓凌:让课堂“动”起来

“研究生一毕业,我就来对外经贸大学教书了。”郭晓凌告诉笔者,她已在对外经贸大学任教十多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外经贸大学与法国巴黎一大已经开展MBA合作办学项目,刚到对外经贸大学任教不久的郭晓凌,很幸运地被选派到法国留学。在法国,郭晓凌接触到了全面、开放、灵活的教育模式。

“法国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还特别要求每个人到企业实习两个月以上,提交实习报告,经过答辩才能毕业。”老师回忆道。回到国内后,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实践活动中,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老师所教的两门实验课上,运用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实战演习是她的一大法宝。市场营销专业的林晨今年即将毕业,她告诉笔者:“一上老师的营销实验课我们就很兴奋。每次上课时,一个班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老师课前发的资料作决策。每进行一轮决策,老师都会为各组打分,还会指出各组的优劣,随后再加入新的市场变化激发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为了争夺冠军,我们必须学会团队合作,学会果断和自信,这些能力都让我在找工作时如鱼得水。”

考虑到课堂模拟并不能包含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因素,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到企业实地调研。从联系企业到签订调研项目合同,从设计问卷到分析数据,老师都给予学生最及时的指导。商学院2005级学生余司婷说:“大三的时候,我们与一家个人用品连锁店合作并开展 ‘顾客特征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由于指定的店铺离学校远,当时又赶上期末考试,每天都跑得很辛苦,我们就有点想放弃了。”老师知道后说:“路上太远,你们打车去把剩下的问卷做完,钱我出。”“正是老师的及时资助让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市场调研。”

“希望学生能够从我的课堂上获得国际化的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作为学校海归教师中的一员,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完善着自己、改变着学生,一篇篇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张张学生的获奖证书就是对老师努力工作最好的回报。

徐永彬:“我能看清10年后的中国”

得知笔者来访,徐永彬副院长赶忙走出会议室,笑着说:“午饭也是在会议桌旁吃的,现在还在开,咱们先聊吧。”平易近人的谈吐,令笔者心中一暖。

徐永彬,这位曾在韩国三个大学担任招聘或客座教授的学者,20062月获得韩国韩南大学国语国文学博士回国,如今已经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

19973月,徐永彬第一次赴韩国弘益大学校经商大学讲学。1999年初他的任期即将结束,校方多次盛情挽留,但还是被他谢绝了。“因为我能看清10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却看不清10年后的韩国。”他的妻子当时还不太理解。但是仅仅过了5年,中国的飞速发展就证明,徐永彬的选择是正确的。

之后的几年,他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在中韩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内培养出来的韩语人才多在文学、语言方面,而随着两国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对于商务综合类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另外,在国内的韩语教学上,中老师擅长韩文译中文,韩国老师们则擅长中文译韩文,虽然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不足。”

因此,回国之后,他便与韩国江南大学共同开设了国内第一家“中韩同声传译方向硕士研究生”项目。这样不仅能将中韩两国教学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更能为市场提供急需的优秀人才。当时学校投入了近90万元专项资金,院里也大力支持。今年7月,第一届硕士生就要毕业了,在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他们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同时他还代表学校一直与韩国两所大学合作开设2+2国际课程班。

“这几年我去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会议,觉得中国学者的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徐永彬自信地说,“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学者的科研能力在不断增强,更是因为当今中国已经越来越掌握了国际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仅来自我们国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也来自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在这个对外开放、积极交流的过程中,海归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采访结束时,徐永彬告诉笔者,他对今后10年的中国依然很有信心,他和他的同事正在不断努力着。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9-04/04/node_869.htm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采访我校三位海归教师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我校许亦平:把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