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志愿者】张家华:“锋”火相传 满园芳华
“锋火相传,志愿常青”——优秀志愿者专访报道
【编者按】春日盛景盈满惠园,雷锋精神随风入怀。在贸大,有这样一批同学,或在冬奥赛场彰显志愿温情,或在校园之中坚守战“疫”一线,又或在云端支教守 护好学之心......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 神,积极做贸大追“锋”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推出“锋火相传,志愿常青”——优秀志愿者专访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位同学——张家华的志愿历程,感悟雷锋精神,体味爱与奉献。
【人物名片】张家华,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类;年级:2021级;工作经历:校志愿服务中心学生骨干;志愿总时长: 312小时;志愿服务经历:赛期冬奥专班办公室成员,“贸大绿码守护勇士”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成员,“助力疫苗接种,共筑防疫长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勐腊县第一中学线上支教志愿者。
“虽然晚了一年,但我没有错赴国家的这场盛会。”
校新闻网讯(采访孙雅瞻、马艺鸥 校团委供稿)“可惜我们晚了一年。”看到奔赴现场的冬奥志愿者们,张家华心里难免有遗憾。作为 21 级的学生,她在初入惠园之时便已经没有机会再报名成为冬奥的正式志愿者了。
北京冬季奥运会,是每个人都会心向往之的盛事。哪怕只是听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产生憧憬和敬仰。在看到她转发有关冬奥的报道时,张家华的老师第一时间询问她是不是冬奥志愿者的一员;在看到张家华与冬奥相关的丰富的志愿经历后,作为 2022 级记者的我们也心生好奇。然而张家华说:“落到我个人身上,这个词可能没有那么宏大。”她并没有去现场支援,而是作为贸大冬奥专班办公室成员做好后勤保障,默默在后方援助前线。
这些后勤保障的工作十分琐碎,且分工压力较大。在冬奥周期,张家华曾逐 个宿舍递交需要用到的物品和表格,直至虹远楼熄灯;冬奥志愿活动有许多注意事项,她会留心提醒赶赴现场的志愿者们,帮助他们减轻压力。
许多像张家华这样的专班成员们,也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获得感。她曾经负责接送返校的志愿者,帮他们运送行李。据张家华的描述,那些赶赴现场的志愿者们都很兴奋,手中拿着冬奥徽标小旗。在她去帮助他们拿行李时,其中一位志愿者把手中的小旗送给了她,并给了她一包“冬奥特供”的零食。张家华向前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同样收到了他人传递的感激与善意。
从前期宣传到后期收尾,整个过程中有无数志愿者为此奉献。除了张家华这样的负责后勤工作的专班成员,还有很多同事无法赶到现场,他们无法投身第一线支援冬奥,但同样是这场盛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为冬奥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身的微薄之力。
(张家华为冬奥宣传手绘的画像)
“重复性的劳动仍然很有意义。”
回首那些疫情肆虐的时刻,2022 年是那样波澜壮阔,令人感慨万千。在暑假期间感染病例高发,疫情又一轮扩散时,学校组织了“惠园齐心,战役有我”的志愿活动。作为校志愿服务中心学生骨干的张家华,需要对志愿者的巡查路线和班次进行策划和统筹安排。最开始的工作强度很大,往往在活动开始的前晚签到表才刚打印好,就由她骑着车子去送。
后来在 2022 年下半年惠园疫情迅疾,开始一天一检,张家华参与协助核酸检测的工作。维持秩序、扫码、检查健康宝弹窗,日日如此。对于这些高度同质化的工作,张家华也感到过枯燥。但帮助不会手机操作的保洁阿姨,仔细检查弹窗后指引同学们分流等这些能护卫公众安全的工作,仍让张家华在普通的工作中感受到了专班成员的使命所在。
(张家华协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从甘肃到北京的距离有多远?“在北京,你去一些繁华的地方,体会快节奏 的生活;然后假期你回到甘肃老家,去乡下看到一些受教育的普通孩子,体会慢 节奏的生活,你会有一种错落感,仿佛这不在同一个世界。”或许是亲眼见证了 北京与甘肃天壤之别的教育条件,在形式各色的志愿活动中,张家华更加青睐线 上支教。无论是参与勐腊县第一中学支教活动,还是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讲 课,即便几十个小时的教学难以弥补的几代人积累的地区教育资源差距,她仍尽 心尽力,教授所学。
“不担心他们考不到很好的学校,就担心他们毕业即辍学。”他们本应该有 更为多彩绚丽的人生,不应该囿于一方,看得见旷野百顷,却望不见高楼大 厦;担得起家庭重担,却梦不到诗和远方。而张家华无疑是在帮助这些稚嫩的 心灵推开遮挡浩瀚星河的窗子,燃起朝气奋进的光芒。
张家华的目光似乎总是聚焦于弱势群体,她给懵懂的孩童写信,分享平淡 而有味的日常生活,得到孩子们“今天被奖励了一朵小红花”“想有一天来贸大看看”等充满童真的回信;她帮助小区及校园里的流浪猫——喂食、搭窝、宣传保护动物,“不过贸大的猫猫比较高冷,从来不搭理我。”;她也会心疼大龄职工手足无措地调出健康码时的眼神,于是上前搭手相助。在一次儿童希望救助项目的视频剪辑中,张家华浏览着主办方的素材,看着视频中那个幼年遭受侵害的女孩,由一开始被叫唤名字就吓到蜷缩的模样逐渐成长为一个开朗健康的十八岁少女,内心被深深触动。在一次又一次地剪辑修改后,她坦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希望能通过这次的视频宣传去号召更多的人投入关爱女童的事业当中。”
(张家华参与筑梦者第十二期义教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善意与他所付出的善意是成正比的。”
或许是因为高中时错过志愿队面试的那一份遗憾,或许是对于志愿者的那 一份钦慕,张家华初入惠园就坚定了加入校志愿服务中心的决心。而现在大二 的她已经是校志服的学生骨干,比起在第一线参与活动,在这个岗位上更多地 是从另一个视角去策划志愿服务活动。可张家华却很好地平衡了实践部部长与 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在大二上半年,她仍坚持参与了 114 小时的志愿活动—— 平均强度甚至超过第一年。对于她来说,志愿服务与学生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实地参与同策划存在一定的距离,亲身参与和体会志愿活动反而利于在规划端 帮助志愿者免除许多工作上的困扰。
“你帮助我,我也帮助你”,这是张家华心底作为志愿者的逻辑。点点善意正如傍晚海滩上零零星星的贝壳,在潮水奔涌而至时一同欢快地汇入名为爱的海洋。看到虹远楼前一排排倒地的自行车,她认为作为普通人去做善事时,总会由于在乎外界眼光有心理压力,而穿上贸大蓝马甲的我们就会将扶起公共自行车视为理所当然。件件志愿活动虽微小,在这个心地良善的女孩眼中却能点滴汇星河。而善意织网,繁星入梦,点缀互助夜空;“锋”行万里,志愿长青,终染绘满园春色。
迎春花花冠金黄,枝条下垂,于寒风仍稍凌冽之时最先开放,准备迎接百花齐放的春日。采访家华学姐时正值惠园迎春花盛放之时,生机勃勃的嫩黄与枝条的新绿相伴无疑为园内早春料峭之景增添一丝生机,也带来明媚春日的信号。张家华同学语调温和,不缓不急,言谈间已然将志愿活动当做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所做点滴正如盛放的迎春花——给那些受助的人传递爱的讯息,也必将迎来满园烂漫的志愿盛景。寻探人间好景时,且歌且行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