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皓月)2008年,我校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称号,教务处处长仇鸿伟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标兵”。这是继1993年我校获得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务处”表彰后,教务处获得的又一荣誉。
更新观念 转变职能
本次评选,是北京市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学建设、严格教学管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教务处获得北京市先进比我个人得奖更让人高兴,这是学校的荣誉,是集体的荣誉,也是大家共同努力、配合的结果。”仇鸿伟说,根据评选标准,北京市共有90多所高校参评,25所高校被评为先进教务处,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说明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和兄弟院校的认可和肯定。
近年来,教务处更新管理观念,加强制度建设,突出服务功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为了适应工作职能的变化及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务处经常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适时调整,近年来共发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文件90余项,校发文件70多项;强调教学管理要为高校教育现代化服务,为教学工作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不断淡化行政管理,强化学术服务;不断利用现代化手段,两次升级改造综合教务系统,开发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体系、TAS系统、优质教学资源平台、DYNED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质量监控系统、教材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等,全面构建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教学改革 探索创新
作为教务处长,仇鸿伟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他把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他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几十所高等学校经济类、商学类本科培养方案,借鉴国内和港台高校本科培养方案,在校领导指导下,提出我校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架。从2000 年起,每年都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力求使培养方案更适应时代要求、更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他主持撰写和修订70多项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如制定跨院(系)转专业实施办法,为本科生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习创造条件;制定试读条例、重修、重考条例,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学习机会;积极推动和深化学分制改革,在高校中较早实行完全选课制。完善了选课制、辅修制、分级分类教学制、跨校选课制,为推进素质教育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实行本科指导教师制,建立了本科学习指导中心。进一步完善了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立了集教学、研究、学生实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外语自学与研究中心”,成立了旨在推动我校多媒体教学全面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中心”等等。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建立并完善教学督导制,完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三级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组织协调 志在优秀
2002年我校正式启动本科评建,2006年接受教育部评估并获得优秀评价,得到了教育部现场考察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在这四年时间里,教务处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拟定全部校级评估工作文件;推动、组织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组织校内、外专家评估。开展整改工作,推进评估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为固化评建工作成果,教务处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整理办学思路。
“本科评估获得优秀,质量工程进展顺利,主要依靠各部门、教学单位、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如本科评建工作的主体是在学院,如果学院不支持,教务处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使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其他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学工部、人事处、后勤处等部门也提供了很大支持。”仇鸿伟表示。
我校质量工程建设成果,部分项目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共申报成功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级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精品教材51部。
“我校教学质量工程之所以能保持较领先的地位,首先归功于广大教师的积极、热情参与,教务处做的只是组织、规范、协调等工作。”仇鸿伟说,近几年老师们对教学工作的认识逐渐加深,逐步向主流靠拢,在教学项目和教材建设上的热情有了很大提高。
团队精神 创造先进
仇鸿伟自1988年起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9年任教务处长后,作为“双肩挑”干部,他一直坚持给本科生授课。这学期他每周11节课,为避免和教务处工作冲突,他的课都尽可能安排在晚上。曾获“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他,2004年至2008年几乎每年都获学校“课堂教学评估按院系排名前10%”优秀奖励。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北京市级教学改革项目、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多次参与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专家咨询会,为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在他的带领下,教务处不仅承担了大量日常工作,还能积极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教务处网站“意见与反馈”栏目中,每条学生来信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复,无论是处领导还是主管、一般工作人员,都积极踊跃地回答来信。近五年,累计回复学生来信3.2万条,成为教务处服务学生的一个品牌项目。
提到工作的特点,在教务处工作多年的两位副处长郑东晓、祝传臣不约而同都用了“琐碎”一词。郑东晓说:“教务处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既面向教师又面向学生,工作面广又琐碎,需要耐心和细心。”祝传臣说:“虽然工作琐碎,会遇到许多困难,感到辛苦,但想到每一项制度一项改革的受益面是广大的学生,就很有成就感。”
据了解,除了日常管理,教务处每学期还承担近4000人规模的英语听力教学工作;从1999年开始,承担全校本科生试卷的印刷、分装工作。本学期共有本科生选课7万5千人次,除了口语、听力等不需书面考试的科目外,大约有6万5千人次要参加考试。出于保密的需要,6万5千份试卷分科目印制、分装只能由18人的教务处完成。
虽然工作辛苦、琐碎、劳累,但教务处的老师们脚踏实地,不敢有丝毫懈怠。“教务处现有18名员工,无论队伍结构还是学历层次,和校内其他部门相比都比较靠后,更不用说和外校比了,”仇鸿伟说,“但是教务处形成了一支好团队,是团队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体的实力创造了工作成绩。13名党员团结同志、齐心协力,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和堡垒作用,甘为人梯、甘为铺路石、甘当配角的团队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使团队充满了活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