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惠园人物 > 正文

惠园人物

从教30年|贸法教授左海聪:教学相长 教研相成 不改其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8日 编辑:


【编者按】“师恩如山,桃李情深。”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激的心情,向教师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今年的教师节,我校法学院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我的育人故事’”为主题,特别策划了贸法教师系列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默默奉献的教育者,聆听他们的育人故事,感受他们的教育智慧。愿广大教师在耕耘付出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尊重。让我们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精髓要义与价值内核,深刻认识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肩负的神圣使命,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继续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2024年,我校隆重召开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以“以评促建 全面提高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总结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谋划2024年度工作,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持续推动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作为优秀教师代表,法学院左海聪教授以“教学相长,教研相成,不改其乐”为主题,分享了他从教30年的经验和感悟。

教师简介

左海聪,1966年2月出生,湖南郴州人。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1984-1995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2007年,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讲师(1994年)、副教授(1996年)和教授(2002年)。曾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1998-1999)、美国乔治城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2005-2006)。2007年9月调入南开大学法学院,2007年9月至2017年6月任法学院院长。2019年至今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工作。

教学相长 教研相成 不改其乐

今年是我从教30周年,我将自己从事高校教学三十年来的体会说给大家,与大家交流分享。我想从教学和学习、教学和科研、教师职业的忧与乐三个方面展开。

教学和学习的关系:教学相长

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大学课堂的一体两面。仅从课堂呈现的情景来看,教与学可以分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学生共同研讨两种典型形态。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归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形态。论语中所提到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并不只是学生要学和思,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教师也需要温故而知新。因此,孔子的课堂授课应该归于后一形态。美国法学院有的教师采用的苏格拉底式讨论方式,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老师课前布置好学生回答问题或作展示的任务,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相互讨论。但是也有的美国法学院教师是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的。欧洲大陆法学院教师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的居多。

我本人是采用讲授、学生展示、教师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讲授的过程中,会事先设定一些问题,或随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予以评论;也会让学生做课堂展示。学生展示的内容则涉及一些关键概念、典型判例,展示中我会引导同学们讨论。

在我看来,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关键是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要有互动,同时还要将教师每轮授课视为一轮新的研讨。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讲授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每一轮的教学,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通过与学生们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本学科诸多问题的认识。简言之,就是“以学为主,教学相长”。以学为主,教学相长,还体现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资料、提出和论证观点,教师和学生均会受益。

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研相成

大学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科研人,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每个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要面临的问题。首先,教学和科研没有主次之分。教师首先要上好课,这是基本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教学是为主的;科研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科研成果也是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门槛,但也不能说科研是为主的。其次,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两者相互成就。第三,教师要探索如何实现教学和科研相互成就的方法。

从教三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教学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一直坚持做研究,研究也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发现,教学常常给我带来研究的灵感,推动我的科研。当感觉学科不成熟之时,会去研究学科的基础问题和疑难问题,因而想写一本自己的教材;当讲到某个问题有所卡顿时,课后的思考往往能够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题目,进而可能会产出论文;当与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时,对问题的思考可能会激发学术兴趣。

我也发现,研究能够促进和提升我的教学。为了更为科学的学科体系去撰写教材,而教材的撰写提升了授课的系统性;当把一个个前沿问题研究清楚时,讲课内容会更为丰富和前沿;当一些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弄清楚之后,授课会更为明晰和准确。

教师职业之忧乐:不改其乐

教师是立德树人者,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会感到由衷的愉悦;在创造知识中,会有成就感,研究成果被引用和传播,会有一种永久或永恒感;在服务社会中,会感觉到社会认同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会面临各种心忧之事。年轻教师被称为青椒,压力山大;学生成长中遇到困难,需要提供建议和帮助;知识创造谈何容易,需要不断攀登;既为专家,有时候技痒想上场,但解决实务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生活常态。

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现在的教师,拥有不低于其他职业的经济待遇,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是不是就无忧呢?现在的教师,拥有更好的研究条件,能够享受育人和创造的快乐,是不是常乐呢?我想,现在虽然不是“一箪食,一瓢饮”的时代,但现代教师,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不忧,对创造知识和立德树人的快乐和追求,仍然不改。如此,我们也许能够做到不觉其忧,不改其乐,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