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箐箐校园

安意如做客惠园名师大讲堂 深情解读现代生活中的古典精神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08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何天齐 摄影柳叶)47日晚,诚信三层报告厅中人声鼎沸,即将在这里举行的活动是惠园名师大讲堂之安意如专场。在活动开始前半个小时前,场内就已经座无虚席,很多没有座位的学生为了听讲座站在报告厅后面或坐在过道上。终于,7时许,伴随着热烈的掌声,80后自由撰稿人安意如现身讲堂。

安意如入场

讲座以访谈的形式展开,安意如坐在台上,面对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访谈的内容围绕着现代学生如何从古人的生活中汲取现代的生活力量这一主题展开。她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学校毕业后,我也觉得前路茫茫。”一开始,她也只是一个在网络上写作的写手,从未想过出版自己的作品,但出版社给了她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她继续写作的信心和勇气。

做一个淡泊的实干家

“在写成一部作品之前放出你全部的精力,但到了出版社手里之后,要做到淡泊。”安意如说,做一项事业就好比培养一个女儿然后再为她找婆家。在她成熟之前,你必须投入你全部的精力将她的各方面都塑造得尽量完美,然而即便如此,你仍然不能保证她嫁到婆家以后过得幸福。写作和创业都一样,在创作和奋斗的时候,你要倾尽全力,积累经验,但当你的作品和事业进入社会潮流之后,便要抱着淡泊的心态来对待它。她同时谈到,当一个人小有成就时,将会面临更大的诱惑,在这个时候,立心要正,要宽大。从古至今,真正有成就的人都如此,若只求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也许可以获得小型的成功,但并不能做到最好。

安意如在访谈中

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安意如的写作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同时,由于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她的成长经历同样充满坎坷。在谈到挫折和不愉快对人生的影响时,安意如笑着看了看自己的腿,“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会觉得难过,从小到大,只要我走到大街上,就会有小孩在我后面指着我叫跛子,但我心里清楚,自暴自弃是不对的。”

安意如称,最坚强的人并不一定是拥有最强硬性格的人,她认为,天性柔韧的人格才是一个人最坚实的后盾。“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是她为这种性格下的定义,对现实不盲目乐观,这样才能将苦难和前途审视得更加清晰。在这一点上,安意如的祖父和父亲给她的影响颇深,他们都性格宽厚,生活朴素,不怨天尤人。她同时谈到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当你学会正视自己的缺陷和失败时,你自然就能受到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这种不离不弃的爱能让你更加坚强与振作。”她回忆每次旅游时的经历时说道,当她拄着双拐走到车站时,周围的人都会以异样的目光看着她,然而她对人群善意的一笑,就会有很多人上来帮她拿东西。“这就是面对挫折和失败最好的办法,正视它,接受它,然后努力去改变。”

安意如在访谈中

做一个古典的现代人

安意如的擅长领域是浩瀚绵长的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书都是从过去岁月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在讲座中她不时的引用诗词名句,整个会场顿时充满了一股陈年的书香气。安意如说,中国古代诗词并不仅仅有缠绵,缠绵只是点缀,而重要的则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精神世界。她认为中国古人相对于现代的人更懂得如何做学问,生活得更简单,更执着。他们有自己用生命坚持着的理想和信念,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质感。这是值得现在的人们学习的地方。

一人一物皆成诗。安意如说,诗不似曲,不似文,它只是诗人情绪的断面,是古典文化的载体,是古典精神的内核,它与其他读物不同的是,它并不是对你进行说教或者批评,而是用语言和你的心灵进行契合,用愈烈之情将人心打动,当读者的内心与古典文学作家的内心产生共振,那么古典文学的效果就达到了。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屈原,每个人内心都有文天祥,那些热情和真挚的感情一直藏于我们的灵魂,只是现实生活的尘埃让人失去了心灵曾有的光彩。古典诗词则能将那种力量重新焕发出来,让我们的心灵焕然一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振奋向上、淡泊与宽广的精神。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懂得珍惜、感动的人格。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坚贞、忠诚的情操。

对于过于沉湎于古代人的精神,对现实愤世嫉俗的学生,安意如表示,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忠贞和侠义的精神,但对别人的态度不可太偏颇,要用变通的方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很重要。她同时鼓励那些喜爱写作,希望将来也可以与她一样出版自己作品的学生,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当一个人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创作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成熟深远。“可以先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在闲暇时写作,这样,你对你自己的文字没有功利心,抱怨心,这样你才能耐得住寂寞,才能创作出大格局、有思想的作品。”

现场学生提问

主办方为安意如献花

安意如为惠园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签名留念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主办方在之后安排了一个小型的签名活动。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排队等候签名的学生都小心翼翼的捧着他们所购买的安意如作品,如同捧着在如今这个高速度、物质化社会中,当代中国学生深藏于内心的古典情操。无论晓风残月抑或大江东去,千百年前美丽的古典精神都将会陪伴他们终身的时光。

安意如为观众签名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