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以哈中国际产能合作为例
(哈)纳比坚﹒穆哈穆德罕 王志民
(来源:《人民画报》时间:2018-11-13)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哈中由此开启了产能合作新篇章。五年来,哈中以“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的战略对接推动产能合作,不仅设立产能合作专项基金,还建立起产能与投资合作对话机制,产能合作不断推进,合作成果丰硕,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产能合作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合作基础
哈中良好的政治互信是“政策沟通”的前提,也为产能合作提供了保障。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将哈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阶段。2014年11月11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国情咨文,提出“光明之路-通往未来之路”的新经济政策,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强力推动经济增长。“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哈萨克斯坦的未来发展计划直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衔接起来,实现了哈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政策沟通”,使两国关系提升至新的历史高度,并为两国的产能合作确立了政策基础。
“政策沟通”是哈中产能合作的政治基础和社会保障。五年来,哈中两国高层频繁互动,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一系列的合作协议。这些协议及其实施推动哈中产能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2014年12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哈萨克斯坦,两国政府签署总额达140亿美元的30多项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部和中国发改委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并就价值180 亿美元的哈中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共识,两国初步确定16个早期收获项目和63个前景项目清单,涉及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矿业、化工、能源、电力等领域。
2015年3月,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访华,两国又签署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备忘录,并签署钢铁、炼油、水电、汽车、有色金属、平板玻璃等总金额为236亿美元的产能合作协议。
2015年8月31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哈中两国元首签署《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宣言》和《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政府间框架协议》,该协议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首个产能合作协议。同时设立产能合作基金,确定了51个项目,并签订了总金额230亿美元的25项协议,汽车组装、聚丙烯项目。阿斯塔纳市轻轨项目已开工,钢铁、冶炼、水泥等领域十余个项目同时启动。
与此同时,中亚其他国家也加快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2014年5月18 日,中吉两国签订《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18年5月,中国-土库曼斯坦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举行了第五次会议,两国决定加快商谈《中土政府关于扩大经济伙伴关系的合作规划》。
示范效应
2016年9月,哈中签署政府间《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标志着哈中政策沟通进入新阶段。2017年5月,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一带一路”项目的付诸实施,必将使丝路沿线国家,其中包括中亚地区获得以崭新的发展模式而为世界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他还高度称赞“光明之路”和“一带一路”对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建议下一步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合作”。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表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问题上保持着密切协作。目前,我们与中方在产能合作领域共同实施51个总价值达260亿美元的项目。我相信,这些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推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还将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哈中产能合作成果显著,特别是在铁路核电等优势装备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产能方面有长足的发展。阿克托盖25万吨/年铜选矿厂、巴甫洛达尔州25万吨/年电解铝厂、里海100万吨/年沥青厂、梅纳拉尔3000吨/日水泥厂等3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阿斯塔纳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全自动化无人驾驶的城市轻轨、阿拉木图钢化玻璃厂及10万吨大口径螺旋焊钢管厂、北哈州农产品加企业、阿特劳炼油厂石油深加工项目、库斯塔奈江淮汽车组装企业等43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哈中产能合作正在影响着中亚国家。2016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就提出一项计划,希望40 家中国工厂迁往该国以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实现“再工业化”。该计划包括酿造厂、纺织厂、棉花生产线和硅加工厂等。而浙江省民营企业鹏盛集团投资的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鹏盛工业园无疑是中乌产能合作的典范。鹏盛工业园利用乌兹别克斯坦的劳动力资源和能源等优势,主要生产瓷砖、水龙头、手机、皮鞋等人们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鹏盛工业园区直接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也给锡尔河州提供了20%的税收。
前景广阔
哈中两国产能合作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哈中产业分工和资源禀赋上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特别是哈中两国在基础设施及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能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哈萨克斯坦是能源、农、牧产品出口的中亚大国,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目前积极推行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多元化,但哈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中国拥有资金和技术,而且其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饱和,迫切需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诸多富裕产能性价比非常高,譬如中国95%的水泥企业已经完成了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实现了98%的水泥使用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术和环保指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为哈中两国产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12月,哈中产能合作对话就确立了双方合作的原则,即“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哈中两国将本着这个互利共赢原则进行携手合作。合作共赢理念是当今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则,也是中国发展对外合作关系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哈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的产能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的发展。哈中两国在产能合作方面将会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哈中两国元首均对两国产能合作加以肯定并不断推进。2018年6月,哈中两国元首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为今后一个阶段哈中产能合作确定了方向。
中亚国家同中国的产能合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符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而“政策沟通”正在推动中亚国家与中国产能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哈中产能合作已经成为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产能合作样板,也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下的产能合作提供示范。
[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阶段性成果]
[纳比坚·穆哈穆德罕 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志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附:原文报道链接地址
http://www.rmhb.com.cn/zt/ydyl/201811/t20181113_80014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