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快讯] 思政教研部座谈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精神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12日 编辑:

思政教研部座谈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精神

校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玉新)75日下午,思政教研部在诚信楼621室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继续学习领会王玲书记、施建军校长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讨论思政教研部如何在新形势下调整完善改革创新方案和阶段性建设目标,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充分把握学校创造的有利条件,以特色发展融入学校发展战略。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从“百万工程”的实施到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校规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学校正在不断为思政教研部的建设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创造积极条件,这充分反映了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表达了学校对全体思政课教师的鼓励和鞭策。李景瑜主任提出,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抓住时机,充分重视建设工作会创造的新局面,利用好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细化发展措施,突出建设特色,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精英人才贡献力量。梁凯音书记则提出,讲话富于启发,要重视研究讲话中提出的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思路,努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解放思想、加大“精力投入”,以更开阔的视野推进改革,突破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王志民、乐平等教师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十分重视本次会议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思政部的发展和思政课教师的辛勤劳动所做的积极肯定,感到备受鼓舞,同时认为讲话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思路。

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以创新意识谋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思政课建设水平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实现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促动。对此,乐平提出,各学系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对其中的相关性做好充分的论证。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徐凯峰、乐平、刘建萍等教师提出,基于学生文理科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可否考虑设置理科试验班,或以其他方式照顾到这种差异的实际存在,从而使授课设计更能切近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效果。梁凯音书记提出,下一阶段的改革创新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改革思维,改革要有宏观视野,要面向我校的发展特色和战略规划,而不是单纯的课程调整。思政课教学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同时要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拿出实际方案来来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到课率,切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真正实现“入心入脑”,适应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刘宏元副主任提出,要结合讲话中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观念和新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方案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展示实践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反思和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赵崔莉提出,以社会合作的方式解决实践教学中的经费等瓶颈问题富于启发,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设计。王贵楼提出,教学改革不能满足于小创新,而是要立足于大创新,创造更大的改革空间,改革要稳中求进,要讲“步步高”,解决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现实感。

以跨学科的资源视野,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走出去”的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建设是思政教研部成立以来始终着力解决的重要目标。本次会议上,王玲书记强调,要把学科建设放在首位,从跨学科的角度,明确建设的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走出去”的方向,突出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教育。对此,与会教师就学科建设的重点展开热议。刘宏元副主任说,王玲书记的讲话对明确方向而不是凝练方向强调,是对思政教研部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推动,提出了思政教研部加快学科建设的紧迫感,下一阶段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开展具体方案的设计论证和资源沟通。王志民提出,学科建设对思政教研部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学科建设就只能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上,学科方向的明确要与马克思主义、与我校的特色、与国际形势相关。李景瑜主任提出,学科方向要突出两个要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走出去”,二是“跨文化”中的中国文化自觉、自信,因此,需要全体教师学术研究和学术兴趣的调整与整合,才能凝聚力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同时,要想办法积极开拓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为思政教研部的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层次谋划助力。

最后,李景瑜主任强调,此次思政课建设工作会的召开是思政教研部建设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契机,对今后的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各位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些新要求、新任务以创新性思维贡献智慧,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学科发展的水平,建设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发挥人才培养中的德育先锋作用,努力成为我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精英人才的重要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