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聆听”小感
鲁 萍
指尖时光流走中,我正式从事辅导员工作已近两年。仍是清晰记得,刚刚签约明确自己将从事辅导员工作,想着我该如何来做好辅导员这份工作时,我的导师曾给我一则建议:“听”字入手,多琢磨。而今重思量,更觉“听”字学问,深感“聆听”的重要。
曾有一美国女作家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表述,当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了解和尊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充分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这样,借着聆听,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同时,每一人的认知都存在有限性,借着聆听,我们得以学到别人的长处,分享到别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会聆听,我们就拥有认识自己和世界的第三只眼。学会聆听,我们得以用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此完善我们的人格。学会聆听,也就学会了用一种智慧的态度生活。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聆听。
作为辅导员,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人,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可以说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信中写道,今天中国的青年“非常优秀,但是非常困惑;非常聪明,但是不够自信”,他们“有幸出生在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所以他们充满了矛盾和困惑,知行难以合一,作为辅导员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从而去引导他们。聆听无疑是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有效途径。曾有资深辅导员把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比作“汤和盐”,如同进食,盐分不能直接摄取,必须以温和的喝汤方式进行。我们作为辅导员用心去聆听和交流,就如同为学生煲一碗热汤,感化自在其中。其实从这个角度,辅导员的工作更多意义上,就是为学生煲一碗有营养的“心灵热汤”。为煲好这碗“汤”,作为辅导员,学会聆听学生说话是第一要著。
而聆听学生说话需要有个前提——平等。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树立这样一个信念:辅导员和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民主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我们面前畅所欲言。然后,静静地、带着体贴之意、认真积极地去聆听,聆听他们讲述的事情,聆听他们的问题和苦恼,聆听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随着学生的语言而思考,理解他们所说的,充满同理心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给予真诚的理解和正确的疏导,帮助他们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聆听中,我发现,自己在不同情形、不同状态下,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并且时而我也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全面综合能力还有自身阅历的入不敷出,尚亟需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不断提高。的确,要做好辅导员这份工作,确实需要“听”字入手,多琢磨。还有待学习的实在很多很多。
辅导员工作两年,有时我也想,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希望有个什么样的辅导员?有时也反省自己,我能够像一面镜子一样去聆听学生的谈话吗?我是否在未完全接受信息的时候,主观“自动反应”已经作出了判断。常常我会汗颜。但我坚信一点:聆听中,学生和我的思想正在不断碰撞,我们正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对做好辅导员工作的理想目标,虽不能至,我心向往之。
细心聆听中,告诉我,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会鼓励人的、乐观的、幽默的、诚恳的、有同理心的、乐于助人的、愿意听人诉说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受大家欢迎的人,这样的辅导员才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辅导员。
喜欢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常常聆听,从中汲取力量。谨以此词与大家共勉。“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睛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