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国际文化节:不一样的国度,一样的归属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22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金彦宇 李枫楠)国际文化节,一场属于贸大、属于世界的文化盛宴,这里有不同文化的互鉴共生,也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人从这里走向世界,也有人在这里找到文化归属。

百年国粹 京剧魅影

大锣一声天雷喊,亮闪闪是银枪端;京胡翻动不老弦,明艳艳乃红花冠。42115:00,航天部长虹京剧团登上诚信楼前的舞台,马鞭翎羽伴着单皮鼓点上下翻飞。真嗓假嗓丹田里游走的气韵,大过门小过门中定格的身段,吸引了众多中外观赏者。

京剧演员在候场

记者在舞台附近对留学生进行随机采访,一位女孩表示在家乡从未听过京剧,今日目睹这段京剧串烧,很喜欢这种戏剧形式。另外两位女孩则说在自己国家就已见过中国戏剧代表团的表演,只不过并不确定是否是京剧,但一直倾心于这种中国艺术。

留学生接受记者采访

表演结束后,在幕后大厅,京剧表演团正合影留念,不时有留学生跑进两旁,高高举起自拍杆,和未卸妆的“生旦净末丑”一同留影。记者找到团队中“大铠”表演者骆士成采访,身着一袭黄色衣衫,胸腹前披甲的他两鬓泛灰而精神依然矍铄,他说自己从退休开始每周日都去练习京剧,希望能将国粹发扬出去。

以风为弦 空竹之舞

记者刚走进亚洲风情展区,远远地就看到空竹展台被团团围住,一只空竹像火箭一样冲上了天,又直直坠落,稳稳地落在线上,走近一看,竟是一位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人,他手中的空竹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就好像他身体的一部分一样运动自如。

这位高大挺拔的外国人名叫Stefanano,来自厄瓜多尔。他告诉记者,抖空竹运动在他的家乡很常见,他从小就会玩。在他看来,掌握平衡之道是抖空竹的精髓,唯有这样,方能游刃有余,一气呵成,这也是此运动的有趣之处。当被记者问及有没有在国际文化节上发现其他有趣的事物时,Stefanano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呀!”

张国良接受记者采访

抖空竹是什么时候走向国际的?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国良,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空竹制作传承人,他谈起空竹来满怀自豪:空竹是一种由陀螺演变而来的民间玩具,在中国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空竹已被一些商人带出了国门,上世纪,空竹更是通过杂技团和民间组织的传播走向了世界。“空竹来自民间,直至今日仍深受百姓的喜爱,它作为传统文化,一直具有生命力。”如今,空竹仍在被不断传承和创新:抖空竹的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多;空竹的样式多种多样;玩的花样也不断翻新,至今已不下千种。

薪火不灭艾香永传

“灸”下半部分是火,说起艾灸,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老中医手持艾条,为病人熏烤穴位。然而,针灸展位前没有一点火苗,也没有烟雾缭绕的景象,唯有淡淡的艾叶的香气时不时地飘过。来自北京关爱堂中医的关红雨向记者介绍了中国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艾灸专用设备。它不仅避免了传统艾灸操作繁琐、气味呛人、易烧伤病人的特点,而且会使皮肤受热更加均匀,疗效更好。

关红雨接受记者采访

关红雨告诉记者,有许多外国友人来体验新式艾灸,这让他们感觉温温的,很舒服。传统中医对外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以现代科技为载体的中医疗法仍让他们感到新奇。现代科技促使了中医的创新发展,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乡所系 皆为故国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2014级学生李津(化名)因一次偶遇成为国际文化节的民间导游。他遇到两个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分别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埃塞俄比亚,于是他用一下午的时光陪两位留学生游历文化节各国展区。其中最令李津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他在自己国家展区前一直站着不动。李津问他为什么不四处走走?他回答说:“我太想念我的祖国了。”李津才明白,文化节不仅是舞蹈美食的娱乐与狂欢,而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内心的触碰,情感的共鸣。

李津(化名)和留学生

附:相关报道链接

互鉴多元文化,感受多彩世界——第七届国际文化节开幕

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品鉴戏曲瑰宝 共享梨园盛宴

“音你倾心,与你同行”:第十一届首都高校小语种歌曲大赛举行

图片:对外经贸大学第七届国际文化节开幕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