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丹: 巧耕育人 源于所爱
记者 王煦莹
施丹,中共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获“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称号、2011年荣获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者(一等奖)、2013年获得首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学标兵”称号、获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奖(一等奖)。
探本、坚守
教授经济学是施丹奋斗拼搏的事业亦是她的热爱。从大学第一次接触到经济学,她就彻彻底底的沦陷在经济学中,那充满理论性又不乏现实性、考察理解力更重视解释力的特点引人入胜,让她痴迷,结合中国当时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期望将具有精准分析逻辑和阐释市场经济特点的(西方)经济学介绍给更多人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于是,怀揣着这些情感施丹坚定地加入了教师队伍。近十年来,每学期开设5门以上课程,每学年教学工作量达到400课时以上。“其实每带完一个班我都很有成就感,因为又有一批人了解、懂得了这些知识。” 施丹用身体力行坚守着自己初心的愿望,而这一晃儿就是31年。“教书这些年,我也没有觉得是在很辛苦的坚持,不知不觉就走过来了”施丹感慨地说,纯粹又充满力量。
革新、引导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言:“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她的课则具有简易、踏实的艺术感。她摒弃“迷人眼”的碎片化知识,将精华部分完整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逻辑的美感中轻松掌握知识。备课时她会把烂熟于心的课件按照“逻辑链”串讲许多次,不断提高自己对课程逻辑拿捏的准确度。课上她则用最朴实的语句,巧妙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司空见惯的例子有机结合起来,讲述出一个个让学生震撼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身临其境地体悟经济学原理的环境。而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是她最重视的。“我特别欢迎学生来提问题,这个环节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占用教师的时间,但对我来说是一个获得反馈改进课程的最好途径,教学相长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快乐。” 那些字字珠玑、言之凿凿的问题对于她来说是获得课程革新的最效率方式。正是这样一步步耐心引导,使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脉络梳理清楚。每一位听过她课的学生都能逐渐体会到学习经济学的价值,大家对于施丹课堂的喜爱和追捧并不是空穴来风。
启迪、引路
对于学生,教师就是“引路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她最注重培养学生的是理解力。 “了解‘为什么’要比知道‘是什么’更重要。反感刻板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施丹如是说。她更强调教师在课上将课件、板书和讲述三有机结合时,学生应该对应寻找到“听、思考、记录”的三者平衡,过于偏重某一方面都可能会造成对知识理解的片面化和低产。课堂教学的五个境界:沉默、回答、对话、质疑、争论,她认为:贸大的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勇于质疑和挑战,并以贸大学子能够做到第五重境界为荣。同时她希望每一位贸大学子能够将这种优势运用在经济学与生活联系中,有意识地去思考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高自己对于运用经济模型的敏感度,强化生活现象与经济知识的联系度,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经济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并在其他专业性课程中受益于经济学课程。
言传身教,躬耕不辍,勤勤恳恳,硕果累累,施丹在三尺讲堂上挥洒热情,继续书写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