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建党100周年讲话
发布日期:2021-07-02

校新闻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刘宏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很高兴见证党的百年华诞。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自豪;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擘画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今天这个庄严而热烈的庆典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是一堂最生动的党史课,也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一百年说长很长,三万六千多个日日夜夜;一百年说短很短,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就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人类奇迹,使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走向现代化国家,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从中国历史看,无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是康乾盛世,都无法与今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相比。从世界范围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之路,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为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有一句给我感触特别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我们无疑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创新好马克思主义,不仅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且要通过教学活动,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大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景瑜:听了总书记讲话非常激动,感到受教育和启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需要转化为学理上和教学上的丰富。马克思主义代表新的社会科学的真理性的指导力量,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印证、实践和升华。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这种不断的前进就在于真理的历史性和长远性,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坚守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集成和创新,在中国大地上,把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光大,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改革和创造,主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共产党的创造是文明的弘扬,是中国制度根本,是我们自信心的体现。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局限于人民生活的富起来大家日子过得更好,而是意味着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且超越传统的逢强必霸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逻辑结构的文明实践。能够使一个执政党永远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在继承传统的民族思想理念基础之上,有一种时代性和超越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更要为全人类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和平之路。向全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使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国人民昂首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作为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的知识分子,需要进一步阐释和学习。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守住民族的骨气,体现中华民族的大情怀和格局。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行百里者半九十,民族复兴和伟大梦想要经过更加艰苦的伟大奋斗和创造,前进路上肯定会有艰难险阻,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方面的挑战,如何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智慧继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国家建设好,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何以中国人民的繁荣昌盛,引领世界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老党员任重而道远,新一辈有责任把我们播下的种子和坚守的理想信念一代代传下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志民: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非常激动,令人振奋。作为一个老党员,谈三点体会: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一盘散沙,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其根本原因是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时候,中国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印度人均收入57美元,亚洲平均44美元,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五倍,成为经济规模第二的世界大国。正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革命的政党,这决定了中国社会是一个改革的社会、创新的社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会永远顺应时代潮流,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曹永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并在理论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贫穷,政权的生存处境危险,因此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后来随着两弹一星的成功,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权生存的问题基本解决后,计划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因此,我们走向了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从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认知出发,从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知,从原来仅从所有制出发界定拓展到联系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来界定。现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更加清楚了。靠什么样的制度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各种基本制度,以此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今天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小圣:共产党能够100年还永葆青春,最关键的是坚守信念,坚持初心和使命。另外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共产党不代表权贵和利益集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党,全面治党,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而不是代表权贵的利益集团。筚路蓝缕走到现在,我认为共产党的努力,被百姓看在眼里。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建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感触很深的一点,以为有游行,结果没有。短短一个半小时,开了一个简短而热烈的会议,我们党用这种思路和行动,证明了我们要务实。第二点是对四个年轻人的诗朗诵印象深刻,他们代表了年轻一代,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概念,未来的任务更加艰巨,年轻人已经举起拳头,宣誓强国在我。第三点,百年风华正茂的共产党还是青年,我们作为党员一份子,心情澎湃,我们更需要为了青年的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第四,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回顾百年历史,从屈辱到辉煌,总结了伟大精神,赓续民族血脉,每当一个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总能转危为机遇,为什么能够克服艰难险阻,是因为我们能够锻造自我,进行自我革命,正是因为能够自我革命,能够永葆青春和活力,所以百年共产党保持青春活力,党能够不断扫清内部的沉渣,让自己永远坚守初心和使命,变得坚强而有力,能够建成小康社会,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我们在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步调中,赶上了潮流,能够与时俱进,成为国家的主心骨。我们党的未来是一片辉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愿意为此而奋斗,实现梦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京菊:前面各位老师从思想精神课程教学等多方解读、学习、感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讲话,很有收获。今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完党百年大庆,作为一个70后,生活的巨大变化有切身体会。现在的心情还是感慨与激动,同时也备受激励。刚才看到直播中的一些情节和画面,眼角也是不自觉的有些湿润,一边看着听着直播也随手记录了一点感受。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一路的跋涉一路的奋斗,革命时期多少革命人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建设时期多少次的探索与尝试,改革开放以来又是不断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这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跋涉和奋斗的一百年,是不易的一百年。百年走过的路,是一条求生之路,是一条探索之路,是一条崛起之路,也是一条复兴之路。而贯穿其中的根本支撑就是信仰与理想,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直播中总书记一再提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是史诗级的精准扶贫,还是充满人性力量的人命高于一切的新冠疫情防控,都无声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今天早晨一早醒来看到建党百年微视频《理想》。其中讲到,理想不是唾手可得的向往,而是内心深处的坚强与倔强,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都是理想的战场。因为有理想,所以能让我们在黑暗中相信光,在绝望中相信希望,在没有出路的地方辟出远方,在理想被包围时依然捍卫理想。坚定理想是什么?是面对质疑时依然出发,是惊涛骇浪中依然劈波斩浪。正是有这种心系人民的执着的理想,所以经历如此百年,方有今天,使得日月换新天。也正是对一以贯之的理想的挚爱和坚持,所以百年大党仍恰似少年。如直播中所讲,曾经的他们为了理想,义无反顾,今天的我们要赓续过往,守住理想。这是我今天学习的一点心得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吕红霞:今天很激动,听了讲话有几个关键词,我印象比较深刻。第一个是真理,、第二个信仰、第三个是人民、最后一个是青年。我从哲学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真理,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变成了信仰。我们既是党员,又是人民,我们坚定人民立场,做到境界更高远,心胸更开阔。最后一点是青年,我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一定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努力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马巍: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今天的主题是建党百年,共产党已经连续执政70多年,世界上只有三个政党连续执政超过70年,一个是苏共一个是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但是放眼世界来看,现在还保持更广阔的执政前景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讲话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主要是历史和未来,我们史纲课上从历史角度,探寻中共成功的密码,今天通过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关注:第一点,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放眼中国历史,辛亥革命后的许多政党,但是一直走到今天强大生命力的,只有共产党。共产党坚决捍卫民族利益,不允许任何国家来欺负,而且在讲到一国两制时候,讲祖国统一的目标,有一个强大的能力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坚定地捍卫民族利益。第二点,共产党对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除了革命年代的土地改革到小康社会再到脱贫攻坚,都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第三点,共产党永葆青春,还有一个成功密码,根于自我革命,整风运动到现在的举措,都保证共产党有强大的执政能力。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辉煌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们也更有信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荣真 :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建党一百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社会发展来说,社会的物质条件要越来越好,还有一个是国家政权要强,要稳。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盛世总书记的讲话两大方面,总结过去,和布置一百年的任务,最要紧的一个是极大发展生产力以科技现代化引领其他现代化;还有一个是要获得实质性发展落实到百姓身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提高,生活不知不觉间上了一层次,这种情况下百姓没有道理不拥护共产党领导。由积贫积弱的中国变成强大的中国,我坚信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继续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学系主任 童晋: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备受鼓舞和振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在不断推进“四个伟大”进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创造了三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三是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近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努力讲好思政课,对如何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更多的思考,在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政治立场方面,做好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徐凯峰:听了讲话,心情很激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印象很深刻。整个报告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首先,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和利益集团。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政党,国民党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政党,前生是同盟会,学习的是西方的政党,但这个政党不仅失去了全国政权,现在在台湾也是风雨飘摇中,就是因为它维护的是既得利益,或者只是追逐选举的眼前利益。但中国共产党则不同,与国民党以及西方政党相对比,党的特点和品质,尤其是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十分突出。当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有缺点和错误,但是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改正,就是因为出于自己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而不是为了特殊利益。西方政党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利益,为了选举无所不用其级。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共产党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和历史贡献都被人民看在眼里。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与西方国家差别大,那时候有些人对党的领导是怀疑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党是在切切实实的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因而人民对党的领导更有认同和信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在教学中还要继续贯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于玲玲: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应该有一些思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了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一百年的征程中,我觉得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影响,毛泽东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革命年代坚守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凝聚力量,艰苦奋斗,涌现出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铁人精神。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到今天也一直牢记使命,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有了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和全面脱贫,在第二个伟大目标征程中,也应该继续总结经验,丰富共产党的理论体系和精神体系。自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这样特殊的职业和角色,今后的工作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我希望做到,以时代为导向,增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作为一名教师,以科研为着力点,做好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世飞:今年的七一讲话很隆重,有几个细节需要重视,以往没有民主党派也没有青年学生,说明了党对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我重点关注讲话的文本,此次讲话的文本比之前的文本提出了一些新的表述,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概括了建党精神,与之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形成了体系。总书记的一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十八大到二十大理论上有一脉相承性,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总书记讲话中总结了建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阐述,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和国家的希望在青年,对广大青年党员和全体团员,发出了倡议和号召,比较鼓舞人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玉新:总书记谈到了两个历史,一个是谈到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历史 ,一个是1921年以来共产党的历史,也谈到了几个主题:革命、建设、改革。这些主题既是社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产物。党的历史就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也是党的历史的最好说明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党的领导 ,二是人民群众基础,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不会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拥护和支持可能也不会这样,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坚强领导,有了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础,所以才能应对国内和国际风险挑战,最近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再往前看比如金融危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形势的改变,不管国内国际的风险挑战怎么样,都能应对。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濮灵: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发出了节日祝贺,我感到荣幸,身在这样一个伟大组织里,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全面小康,建成现代化强国,我也感到使命和责任在肩。这几天一个数据35岁以下党员占到了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只有25岁,李大钊英勇就义时也不过26岁,红军的平均年龄22岁,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毛泽东24岁时从青年素质来思考,解决民族的出路,并且回答了陈独秀之问。当时的年轻人,都35以下的年轻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感到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这样一批年轻人带领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最初是一批为国家努力的年轻人。所有的党员都应该有这样的重任,应该回顾历史、开创未来。总书记提到了八个必须,我想这八个必须要融会贯通,体系化去学习。让习思想进入思政课堂,加强党员对共产党的高度认同,能够为第二个百年建设做出英勇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赵崔莉:在一百年前风雨如晦、列强宰割的旧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回顾建党百年历程,我们的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再到顶天立地、经天纬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远观未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新的征程和新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身体力行,积极引导大学生们践行红色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传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一次受众最为广泛、形式最为生动、内容最为充实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受启发。具体谈三点粗浅心得感受: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可谓是意义非凡;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回顾了党的伟大征程,但明确了贯彻始终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过去,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了四大时期,展望未来,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是接续奋斗使命追求。此主题将党的光辉历史和使命追求贯穿起来,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最初坚定的回答,那就是马克思主义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要不断地探索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好的根基所在,以此加强思政课程的价值塑造与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江宁:看了百年盛会很有感触,我的党龄21年了,作为一名老党员,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现在说的是建党精神,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精神来引领,比如我们说的红船精神、经干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我们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我们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更是践行者;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传授者;不仅仅是坚守者,更应该是创新者。所以我们如何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重任在肩,不断走自己的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理论和时代的立足点,作出传道受业解惑的贡献,凝聚我们的智慧,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王宇航: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是讲话提供了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讲话回顾总结了百年党史四个发展阶段的光辉历程,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就为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讲话始终贯穿了“文明”的叙事红线。从总书记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探索人类现代文明新道路的艰辛历程,这是中华文明的时代新生,也是“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就为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进一步坚守红色革命基因、拓展全球蓝色视野。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系主任 付泽宇: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感到十分振奋,深受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人类减贫事业、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来看,始终贯穿着底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深刻地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国百年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崭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将蓝图变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1”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宣传阐释,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钟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坚持研究、传播好马克思主义,践行入党初心,上不负学院下不负学生,未来道阻且长,我将漫漫求索。

2020级硕士研究生吴开文: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很受鼓舞和振奋。也让我思绪回到了100年前的中国。那时,国内军阀割据、战乱频仍。

如果说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它的没有成功离不开没有联系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更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为中华民族谋独立,为中国人民谋解放为第一大历史使命,即初心和使命。在革命时期,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懈的奋斗,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时,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同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完成了党的第一大历史使命,即为中华民族谋独立,为中国人民谋解放。进而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第二个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经过建设、改革时期的探索和奋斗,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10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个方面,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青年的骨气与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毛主席出访苏联时,对我国的留苏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梁启超先生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因此,我作为青年要仰望星空立大志,止于至善明大德,博学笃行成大才,脚踏实地担大任。

第三个方面,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应努力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深入实践,为我国第二个一百年到来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