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贸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中华英才》:(吴军)以梦为马 乐在耕耘

日期:2021-11-10   编辑:王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吴军:以梦为马 乐在耕耘

(来源:《中华英才》2021-08-16)

人物简介

吴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经贸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方)秘书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曾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做访问学者。

分别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俄语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俄罗斯国别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新媒体及新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教育部国别和区域项目以及部委委托项目十余项。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论著及教材多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成果专报》及有关部委采纳。二次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军近照

筑梦、追梦、圆梦,现实中如果能够为了心中的梦想乐此不疲地奋斗,并圆梦,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历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军女士正是一位这样的逐梦者、圆梦者,采访中她不时绽出开心的笑颜,对事业的执着常常在言谈间真诚流露,那种纯粹清澈、至真至纯的性情好似一泓清泉。

吴军是一位来自江南的女性,性情温和,但骨子里也有十分坚韧的一面。早年考大学时她毅然决然地报考当时尚属冷门的俄语专业,家人的反对和现实的挫折都不曾令她动摇,矢志不渝追求自己梦想的目标。她勤学不辍,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深得名师教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学术人生的精彩天地。同时,她还是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方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和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致力于为两国人文交流作出贡献。

青衿之志  坚定不移追求梦想

吴军于1965年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从小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是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为支援大西北到兰州石油化工厂工作,吴军小学毕业后父亲才回到身边。母亲是一名医生,经常三班倒,吴军很多时候吃饭做作业都是在母亲工作的医院里。

小学时,吴军就当了学生干部,也是校宣传队的主力。她参加活动很多,唱歌、跳舞、讲故事,都很擅长。吴军学习特别自觉,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时,学校从整个初二年级挑选一些学生跳级,吴军因此直接升入高一。正是从高中开始,吴军对学习外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高考选择外语专业成为吴军当年笃定的目标。但在填报志愿时,吴军与父亲发生了分歧。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工科出身的父亲非常希望吴军学习技术先进国家的语言。而吴军成长过程中深受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熏陶,尤其是她的中学英语老师毕业于杭州大学俄语系,授课之余讲述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知识和故事,致使吴军心中萌发出学习俄语、探寻俄罗斯文化的梦想。最终,在提交高考志愿表的前一晚,吴军用橡皮擦去父亲在报考专业一栏中填写的“德语”,依从自心所愿将其改为“俄语”。

1982年吴军如愿考入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俄语系,迈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然而4年后毕业之时,残酷的现实给吴军泼了一盆冷水。当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用人单位很少。吴军被分配到嘉兴市图书馆工作,但她心中的梦想之火一刻未曾熄灭。她不想放弃专业,下定决心考俄语专业的研究生。那时考研不是个人可以随便报考的,单位都有严格限制,吴军提出考研时,单位告知只给一次机会。

经过充分准备,吴军成功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道路由此步入了新的广阔天地。1991年吴军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在首师大任教期间,吴军开拓了学术视野,深知俄语语言学研究长路在前,追梦的脚步不能停下。

1995年,吴军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到1998年,吴军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做访问学者,继续她的博士论文写作。普希金俄语学院(简称普院)是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最重要的基地, 是传播俄罗斯语言文化的中心。同时,普院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属机构--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总部所在地,协会的学术期刊《国外俄语》编辑部也在普院。在这里,能了解到最前沿的俄语语言学动态,能当面向那些耳熟能详的俄语语言学家请教,她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吴军博士期间研究的方向是俄语口语学,俄语口语研究有两个流派,而吴军的导师正是其中一个流派的领军人物——O.A.拉普捷娃教授,一位治学态度极为严谨的女士。

 吴军早年留学时与俄罗斯导师拉普捷娃合影

 1999年,黑龙江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内俄语专业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当年毕业的博士生,吴军顺利入选,开始兼职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吴军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推出新成果。黑龙江大学于2000年被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吴军以其出色表现,不仅顺利出站成为我国第一批俄语专业博士后,而且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首批研究员。

从本科到博士后近20年间,吴军坚持不懈走在追逐俄语之梦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吴军对各个阶段给予她谆谆教诲的老师们充满感恩之情,尤其是刘利民先生、王福祥先生、李锡胤先生。言传身教中,老师们广博深厚的学识学养、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给吴军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正是他们给吴军追逐的俄语之梦插上了翅膀。

 吴军与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合影

心有所系  脚踏实地践行梦想

1999年吴军博士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此时的中俄关系与她本科毕业时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择业选项相对较多。思来想去,吴军最终选择做一名教师。她希望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青年学子,也希望在更加贴近所学专业的环境中接续梦想——完成学业后能够向学者之路迈进。

同年,吴军正式入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由于先前在首师大当过老师,高校的工作和生活对吴军来说并不陌生。但入职头几年的忙碌还是让她始料未及。“有一个学期要上6门新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不仅备课需要大量时间,而且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上不同的课,精神高度紧张,生怕拿错教材,走错教室。”吴军回忆说。

教学实践中,吴军不断摸索不同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有效方法,以期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课堂形式和授课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吴军认为,自己读本科外语专业时的大环境,与今天的大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新文科大背景下,仅掌握外语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通晓目的国语言文化,拥有专业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契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拓宽毕业生的求职路径。”

校园默默耕耘20余年,吴军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作为一名富有亲和力的老师,她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在各自岗位上推动中俄交流与合作的很多毕业生都和她保持着密切联系。“我已参加了好几位学生的婚礼,并被邀请做证婚人。”述说着学生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吴军由衷地为学生们感到高兴,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众所周知,当下的高校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对于科研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贸大外语学院,吴军的科研起步是比较早的,科研成果亦是比较丰富的。她是学院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也是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者。迄今为止,她共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项目2项;主持商务部、环保部、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等部委委托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社科重大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8部,其中2部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军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固然与她执着追梦主观动能有关,同时与她多样的个体学缘亦不无关联。吴军从本科到博士后4个阶段读的是4所不同的大学,此外还在国外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这使她在开拓学术视野,自觉创新,探索新的研究路径方面受益匪浅。起初,吴军的研究重点专注于单纯的语言学范畴。之后她利用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术积累从现代语言学多种交叉学科角度对俄语成语学进行多层面的解析。接着她又尝试从语言学的视角对俄罗斯戏剧及其戏剧语言展开探索。可喜的是,与此相关的两个课题都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支持。

 2019年吴军与她的硕士研究生们合影

为了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吴军开始将学术目光聚焦于更具现实性领域。2010年,在学校的引导和支持下,贸大成立了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团队。吴军作为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与一班中青年教师一起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取长补短,畅所欲言,激活思路,碰撞火花。团队在吴军引领下,发挥语言优势,依托现有科研支撑条件,借助大数据,运用最新信息处理方法,将团队科研攻关方向择定于关涉国家舆论安全、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海外舆情研究。团队在国际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分析和国外重要智库舆情指数及倾向性指数分析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同时也为日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上类似课题研究,在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也有不少,竞争也挺激烈,吴军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工作中所体现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团队中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特别愿意参加吴老师的科研团队,其氛围团结和谐,精神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奖励公平,大大激发了老师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纵观吴军的科研历程,我们能感觉到,她的科研之路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默守初衷 尽己所能不负梦想

2021年3月,吴军离任工作7年的科研处副处长岗位,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肩负更重责任。区域国别研究院是一个集科学研究、咨政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学校“双一流”高端智库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依托经贸大学多语种、多学科的优势,以建设交流平台和提供智库服务为基本任务,整合建设16个研究中心,涵盖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等12个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和世界风云的急速变化,研究院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做出有贸大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这是研究院面临的挑战,也是吴军到新岗位后思考的主要问题,对此,吴军充满信心,愿做出新的尝试。

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幸逢盛世,作为俄语学人,吴军满怀热情、尽己所能地投身于中俄人文合作,推动两国新时代人文交流实现更大发展。

吴军在北外博士毕业时的留影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是根据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精神,在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教育科技部支持下,于2013年11月23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吴军被任命为联盟中方秘书长。目前,联盟共有中俄成员单位3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盟的成立为两国在经济、人文、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作为联盟中方秘书长,吴军积极推动中俄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参与组织策划多项学术活动和中俄人文交流活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有效发挥联盟的桥梁作用,受到联盟中俄各成员单位高度认可,并多次受到表彰。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联盟线下活动受到很大冲击,但中俄各成员单位相互之间的支持、鼓劲从未间断。武汉疫情严重期间,俄方多所高校纷纷来电表达支持,为中国加油。后来俄罗斯疫情多地爆发,吴军组织联盟中方秘书处向俄方各高校发去慰问信,“我们在一起”-——中俄高校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加油,使联盟不仅是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而且成为危难时刻中俄高校共克时艰的阵地。

在联盟平台上,两国青年真诚交流,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友谊。“在一次哈尔滨夏令营结束时,俄罗斯学生乘坐的火车驶离站台,中国学生追赶着火车相送,依依不舍的场景特别感人。”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吴军的脑海中,也让她想起自己青葱岁月时的梦想。吴军觉得,自从立志在学习俄语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之后,今天,用所学所能,为促进中俄两国青年间的友谊和理解,深化两国青年对彼此文化传统的认知,为中俄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在中俄青年中播下世代友好的种子,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十分欣慰。

择一事,终一生。追梦时,吴军执著笃定,圆梦时,她云淡风轻。她始终淡泊明志,默默耕耘,因为她在耕耘中感到了不负梦想的快乐。

(记者 王玉君 高岚岚)


关闭

《中华英才》:(吴军)以梦为马 乐在耕耘

日期:2021-11-10   编辑:王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吴军:以梦为马 乐在耕耘

(来源:《中华英才》2021-08-16)

人物简介

吴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经贸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方)秘书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曾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做访问学者。

分别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俄语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俄罗斯国别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新媒体及新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教育部国别和区域项目以及部委委托项目十余项。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论著及教材多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成果专报》及有关部委采纳。二次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军近照

筑梦、追梦、圆梦,现实中如果能够为了心中的梦想乐此不疲地奋斗,并圆梦,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历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军女士正是一位这样的逐梦者、圆梦者,采访中她不时绽出开心的笑颜,对事业的执着常常在言谈间真诚流露,那种纯粹清澈、至真至纯的性情好似一泓清泉。

吴军是一位来自江南的女性,性情温和,但骨子里也有十分坚韧的一面。早年考大学时她毅然决然地报考当时尚属冷门的俄语专业,家人的反对和现实的挫折都不曾令她动摇,矢志不渝追求自己梦想的目标。她勤学不辍,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深得名师教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学术人生的精彩天地。同时,她还是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方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和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致力于为两国人文交流作出贡献。

青衿之志  坚定不移追求梦想

吴军于1965年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从小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是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为支援大西北到兰州石油化工厂工作,吴军小学毕业后父亲才回到身边。母亲是一名医生,经常三班倒,吴军很多时候吃饭做作业都是在母亲工作的医院里。

小学时,吴军就当了学生干部,也是校宣传队的主力。她参加活动很多,唱歌、跳舞、讲故事,都很擅长。吴军学习特别自觉,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时,学校从整个初二年级挑选一些学生跳级,吴军因此直接升入高一。正是从高中开始,吴军对学习外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高考选择外语专业成为吴军当年笃定的目标。但在填报志愿时,吴军与父亲发生了分歧。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工科出身的父亲非常希望吴军学习技术先进国家的语言。而吴军成长过程中深受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熏陶,尤其是她的中学英语老师毕业于杭州大学俄语系,授课之余讲述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知识和故事,致使吴军心中萌发出学习俄语、探寻俄罗斯文化的梦想。最终,在提交高考志愿表的前一晚,吴军用橡皮擦去父亲在报考专业一栏中填写的“德语”,依从自心所愿将其改为“俄语”。

1982年吴军如愿考入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俄语系,迈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然而4年后毕业之时,残酷的现实给吴军泼了一盆冷水。当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用人单位很少。吴军被分配到嘉兴市图书馆工作,但她心中的梦想之火一刻未曾熄灭。她不想放弃专业,下定决心考俄语专业的研究生。那时考研不是个人可以随便报考的,单位都有严格限制,吴军提出考研时,单位告知只给一次机会。

经过充分准备,吴军成功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道路由此步入了新的广阔天地。1991年吴军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在首师大任教期间,吴军开拓了学术视野,深知俄语语言学研究长路在前,追梦的脚步不能停下。

1995年,吴军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到1998年,吴军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做访问学者,继续她的博士论文写作。普希金俄语学院(简称普院)是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最重要的基地, 是传播俄罗斯语言文化的中心。同时,普院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属机构--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总部所在地,协会的学术期刊《国外俄语》编辑部也在普院。在这里,能了解到最前沿的俄语语言学动态,能当面向那些耳熟能详的俄语语言学家请教,她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吴军博士期间研究的方向是俄语口语学,俄语口语研究有两个流派,而吴军的导师正是其中一个流派的领军人物——O.A.拉普捷娃教授,一位治学态度极为严谨的女士。

 吴军早年留学时与俄罗斯导师拉普捷娃合影

 1999年,黑龙江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内俄语专业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当年毕业的博士生,吴军顺利入选,开始兼职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吴军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推出新成果。黑龙江大学于2000年被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吴军以其出色表现,不仅顺利出站成为我国第一批俄语专业博士后,而且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首批研究员。

从本科到博士后近20年间,吴军坚持不懈走在追逐俄语之梦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吴军对各个阶段给予她谆谆教诲的老师们充满感恩之情,尤其是刘利民先生、王福祥先生、李锡胤先生。言传身教中,老师们广博深厚的学识学养、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给吴军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正是他们给吴军追逐的俄语之梦插上了翅膀。

 吴军与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合影

心有所系  脚踏实地践行梦想

1999年吴军博士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此时的中俄关系与她本科毕业时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择业选项相对较多。思来想去,吴军最终选择做一名教师。她希望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青年学子,也希望在更加贴近所学专业的环境中接续梦想——完成学业后能够向学者之路迈进。

同年,吴军正式入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由于先前在首师大当过老师,高校的工作和生活对吴军来说并不陌生。但入职头几年的忙碌还是让她始料未及。“有一个学期要上6门新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不仅备课需要大量时间,而且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上不同的课,精神高度紧张,生怕拿错教材,走错教室。”吴军回忆说。

教学实践中,吴军不断摸索不同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有效方法,以期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课堂形式和授课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吴军认为,自己读本科外语专业时的大环境,与今天的大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新文科大背景下,仅掌握外语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通晓目的国语言文化,拥有专业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契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拓宽毕业生的求职路径。”

校园默默耕耘20余年,吴军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作为一名富有亲和力的老师,她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在各自岗位上推动中俄交流与合作的很多毕业生都和她保持着密切联系。“我已参加了好几位学生的婚礼,并被邀请做证婚人。”述说着学生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吴军由衷地为学生们感到高兴,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众所周知,当下的高校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对于科研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贸大外语学院,吴军的科研起步是比较早的,科研成果亦是比较丰富的。她是学院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也是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者。迄今为止,她共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项目2项;主持商务部、环保部、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等部委委托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社科重大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8部,其中2部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军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固然与她执着追梦主观动能有关,同时与她多样的个体学缘亦不无关联。吴军从本科到博士后4个阶段读的是4所不同的大学,此外还在国外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这使她在开拓学术视野,自觉创新,探索新的研究路径方面受益匪浅。起初,吴军的研究重点专注于单纯的语言学范畴。之后她利用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术积累从现代语言学多种交叉学科角度对俄语成语学进行多层面的解析。接着她又尝试从语言学的视角对俄罗斯戏剧及其戏剧语言展开探索。可喜的是,与此相关的两个课题都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支持。

 2019年吴军与她的硕士研究生们合影

为了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吴军开始将学术目光聚焦于更具现实性领域。2010年,在学校的引导和支持下,贸大成立了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团队。吴军作为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与一班中青年教师一起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取长补短,畅所欲言,激活思路,碰撞火花。团队在吴军引领下,发挥语言优势,依托现有科研支撑条件,借助大数据,运用最新信息处理方法,将团队科研攻关方向择定于关涉国家舆论安全、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海外舆情研究。团队在国际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分析和国外重要智库舆情指数及倾向性指数分析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同时也为日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上类似课题研究,在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也有不少,竞争也挺激烈,吴军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工作中所体现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团队中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特别愿意参加吴老师的科研团队,其氛围团结和谐,精神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奖励公平,大大激发了老师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纵观吴军的科研历程,我们能感觉到,她的科研之路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默守初衷 尽己所能不负梦想

2021年3月,吴军离任工作7年的科研处副处长岗位,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肩负更重责任。区域国别研究院是一个集科学研究、咨政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学校“双一流”高端智库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依托经贸大学多语种、多学科的优势,以建设交流平台和提供智库服务为基本任务,整合建设16个研究中心,涵盖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等12个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和世界风云的急速变化,研究院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做出有贸大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这是研究院面临的挑战,也是吴军到新岗位后思考的主要问题,对此,吴军充满信心,愿做出新的尝试。

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幸逢盛世,作为俄语学人,吴军满怀热情、尽己所能地投身于中俄人文合作,推动两国新时代人文交流实现更大发展。

吴军在北外博士毕业时的留影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是根据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精神,在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教育科技部支持下,于2013年11月23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吴军被任命为联盟中方秘书长。目前,联盟共有中俄成员单位3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盟的成立为两国在经济、人文、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作为联盟中方秘书长,吴军积极推动中俄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参与组织策划多项学术活动和中俄人文交流活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有效发挥联盟的桥梁作用,受到联盟中俄各成员单位高度认可,并多次受到表彰。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联盟线下活动受到很大冲击,但中俄各成员单位相互之间的支持、鼓劲从未间断。武汉疫情严重期间,俄方多所高校纷纷来电表达支持,为中国加油。后来俄罗斯疫情多地爆发,吴军组织联盟中方秘书处向俄方各高校发去慰问信,“我们在一起”-——中俄高校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加油,使联盟不仅是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而且成为危难时刻中俄高校共克时艰的阵地。

在联盟平台上,两国青年真诚交流,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友谊。“在一次哈尔滨夏令营结束时,俄罗斯学生乘坐的火车驶离站台,中国学生追赶着火车相送,依依不舍的场景特别感人。”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吴军的脑海中,也让她想起自己青葱岁月时的梦想。吴军觉得,自从立志在学习俄语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之后,今天,用所学所能,为促进中俄两国青年间的友谊和理解,深化两国青年对彼此文化传统的认知,为中俄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在中俄青年中播下世代友好的种子,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十分欣慰。

择一事,终一生。追梦时,吴军执著笃定,圆梦时,她云淡风轻。她始终淡泊明志,默默耕耘,因为她在耕耘中感到了不负梦想的快乐。

(记者 王玉君 高岚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