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活动 > 正文

感念师恩传承精神--商务英语的探索者张冰姿

日期:2021-09-16   编辑:黄海宁

感念师恩传承精神--商务英语的探索者张冰姿

撰稿人:江春教授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图片:张玉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

 

张冰姿先生的故事



1995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电视外贸英语”节目正式开播。银屏上的主持人--一位已年过花甲的女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气质雍容典雅,声音甜美温柔,英语标准地道。不少观众猜测她肯定长年生活在国外,而且有着不一般的生活背景。

张冰姿教授既不一般也一般。说她一般,是因为她确实没什么背景,她只是一名生长在中国,受教育于中国,执教于中国的普通的英语教师;说她不一般,是因为张冰姿确实是名人,在外经贸界,可能很少有不知道她的。她的不一般还在于她确实走过了一段曲折的人生道路,她用毅力和韧劲创造了成功的事业。当然,她确实也有着不一般的气质,她即使年已花甲,仍有着少女的天真,她的声音也是少女般地甜润。外在的气质来自内心的充实,来自永远年轻和单纯乐观的心态。

她是英语教授,但因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症,不能长时间站立,她不得不告别她所热爱的课堂。疾病夺走了她的健康,却夺不去她的精神。她在另一个更大的讲台--电台和电视台--履行着教师的职责。

新蕾初绽显风骨

1952年8月,刚刚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张冰姿,被抽调到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担任翻译工作。这是新中国首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因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有16位来自中南美国家,而新中国当时还没有建立起西班牙语的翻译队伍,张冰姿和另外几位英、法语翻译便被挑去培训西班牙语,两周后便上岗为中南美代表当翻译。张冰姿用聪明和顽强的毅力记住了1000句西班牙常用语,(意思是她没有西班牙语基础,而在两周内通过背诵而当了翻译,那么一天就要记背一百句,两周后就记了1000句)。在这另一种语言的白纸上描出了娴熟的线条和漂亮的色彩。她要通过语言让外国人从她身上看到整个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看到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的风貌,看到东道国真诚的友好与热情。她第一次感到了从事翻译工作的自豪。她决心为国家担当好和平使者、经济文化使者的重任,她圆满完成了这次西班牙语的翻译任务。她也向自己证明了:只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目标总能实现。

会议结束后,22岁的张冰姿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中国进出口公司的一名外事秘书兼英文翻译。中进公司是当时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唯一对资的进出口公司。建国初期,面对西方的封锁禁运,每一笔生意的谈判都相当艰巨,接待每一个代表团和业务谈判都包含了严肃的政治斗争。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她开始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外交外贸政策、地区国别政策、外事纪律,学习外贸英语。她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在很短时间里,她就熟练担起当时公司的主要翻译工作。做为公司谈判的“首席翻译”,她在谈判中以熟练的外语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条,准确地表达了我方谈判者的意图。为此,她多次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获奖,被评为外贸部三八翻译竞赛红旗手。

 

做一个好翻译,就是她当时朴素的信条。而一个“好”却绝不抽象。1956年,正在中国驻匈牙利商务处工作的她,经受了一次考验。那年10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周总理身肩重任来到布达佩斯。张冰姿要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她跟随总理的车驶过布满坦克和荷枪实弹士兵的街道,这时的她只有一个念头:保卫总理,翻译决不出半点差错!那天晚上,几千名记者和外国驻匈使节云集,世界几亿双眼睛注视着中国总理周恩来。总理镇定自若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张冰姿把各国记者中友好的、怀疑的、甚至挑衅性的提问迅速地翻译给总理,当中有俄语、英语、匈牙利语和西班牙语,再将总理的回答忠实准确无误地翻译给在场所有人。世界听到了新中国正义的声音。她为有机会为总理当翻译感到非常激动和神圣。亲身感受到总理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她将所有的业务技能全部发挥出来。回国后,周总理对张冰姿的工作大为赞赏,要求驻外使馆的翻译们都能像她那样业务精湛,掌握多种语言,适应外交的需要。

1960年,张冰姿从匈牙利回国。由于出身问题,她离开了工作8年她深爱的翻译岗位,被调到北京外贸学院任教。但她却再一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执著毅力,在一个神圣的领域开拓出又一片令人羡慕的肥田沃壤。

梅有暗香冰有姿

 

失去谈判桌,走上讲台,30岁的张冰姿发现自己所面对的已不是唇枪舌剑的谈判对手,而是一张张年轻、求知的面孔,她立刻就爱上了她的学生们,爱上了她的新岗位。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爱,把他们造就成为国家的又红又专的人才,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发瑞,校园对于她同样大有可为!性格中充满激情的她这时似乎发现自己拥有了最合适的事业舞台,她立志做个好教师。

一个好教师绝不抽象,要有奉献精神,要一切为学生,要一步一脚印去做,不要想今天刚浇了水,明天就收获果实。一个班20人,让每个人都能把外语说好,掌握好,这是她要完成的任务。她感到教学与翻译的不同在于,虽然都是说英语,但谈判时不考虑语法、语调是否标准,而教书却特别需要规范和地道,她感到了自己教书基本功的欠缺,于是又开始在干中学习。她重视向校内外专家学习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强的性格,使她决不满足于一般,而是做什么都要最好和更好。

 

1964年初,北京外贸学院开始外语教学改革,院领导在她的班蹲点。她采用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年半的时间里,初步摸索出一条中国人较快学习外语的新路子:她的实验班学生进教室不能说一句中国话,一律讲英语,念书时嘴里不能打一点儿磕绊,背书要掐表,一分钟背250个字,500字的课文要在2分钟内背完,凡是没有背完的重来,直到合格为止。在学《格林风》教材时,她要求学生每篇课文至少要听300遍,直到熟烂于心口为止。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实验班成绩突出,二年级去广交会实习做翻译,外商以为他们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外交部、外贸部、对外友协、驻外使馆的优秀骨干。

 

张冰姿的教学法引起中外专家的极大关注,北京的各院校组成专家团来观摩。美国教学专家亨利·柯恩先生专门撰写了长达万言、题目为《张老师的教学法》的论文,赞誉张冰姿教学实验班是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集各种教学法的优秀组合,是他所见的最生动的方法。张冰姿的实验证明:中国的外语教学并不逊于外国。当时的部领导评价这一外语教学实践说,这个试点路子正,方向对,效果好。

正当张冰姿在教育园地里创造性地耕耘,收获劳动果实时,“文革”开始了。美好的实验田被摧毁,她本人的健康受到摧残,她从此再也不能自如地活跃在讲台上了。但她的乐观,她所独有的激情从未因各种政治的风暴,生活的逆境而泯灭。“文革”结束后,她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们成为国家改革开放时代外贸战线的优秀骨干,她感觉欣慰和充实,她从更深的意义上感受着教师这个职业的欢乐:“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她这时的写照。拖着病体的她决心继续耕耘!失去了谈判桌,又失去了讲台,但多年从事谈判和英语教学的经验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她要把国家给予她的这笔知识的财富再回报给社会。当时类风湿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几乎没希望了,但她用特殊的意志和乐观压倒了生理上的病痛。她的事业之舟将再次起航,哪怕今后的路途更加艰难,她不惜付出加倍的努力和代价。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使各行各业焕发了生机,张冰姿迎来了她事业的新机遇。受学校委托,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业务人员的帮助下,她与几位外国专家编写出商业英语教材《温哥华来客》,用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商报》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的英语广播节目,她本人担任主持播讲。

这回张冰姿要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的大课堂,她柔美纯正的英语由电波传送到东西南北。她看不见学生,但她时时像在教室一样感受着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教师的幸福感又回到了她身心。这是一片新时期英语教学的新天地。当时外贸英语与改革开放的联系之紧密,它的舞台之广阔,可以说得天独厚,它是经济贸易专业与外语专业的结合,而这两个方面在文革前我国几十年高等教育中都相对欠缺。她的讲座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教材中,张冰姿着重介绍了建国初期涉外工作的每个重要环节,并把英语学习寓于其中。她还不忘边传授业务知识边介绍我国老一代外贸工作者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风范。这个节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年就收到听众来信万余封。这个节目荣获经贸部一等奖。

1987年,她有机会被派往英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当年她已57岁。她回忆说:“在这所大学的讲演结束后我问旁边的人‘我说的是英语吗?’因为我在这之前还从未到过英语国家,不能肯定人家是否能认可我的英语。”她想告诉今天的年轻人的是:不出国也照样能学好外语。

 

这一年,英国BBC公司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他们推荐一位制作教育节目的外语顾问,他们将开辟对中国的广播。中央台回答说:“你们需要的这个人就在英国。”他们推荐的正是张冰姿。张冰姿被请去主持了79个英语节目,而当时在BBC的门口站着一长队的求职者。她的节目缕播不衰,她还做了现场直播。西方人对刚刚开放的中国抱有很多疑问,她在直播中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也不让别有用意的提问者从她嘴里听到一句不利于中国的话。一些英语听众打来电话说:您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回国后,她以访英的这段经历为线索,写下了又一部新教材《出访英伦》,并再次在中央台播出。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5年的统计,《温哥华来客》和《初访英伦》两本书共播放了11次,收听人数达几百万。该台科教部主任评价说:张冰姿教授的《温哥华来客》和《出访英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教学的“主打”和“保留节目”。英国BBC教育部主任来华时,特地向电台索取这些教材,他希望这个节目对他们制作商业英语有所借鉴。这也说明中国也能做出好的英语节目。

张冰姿不愿停顿,因为时代的脚步总在向前。九十年代的对外经贸比八十年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外贸英语的教学当然应与时代同步。1991年,张冰姿看到,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深入,全国各地很多企业拥有了外贸经营权,但他们大都缺乏做外贸的经验,他们渴望学习;而她有责任让他们少交“学费”,较快地学到各国在贸易、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她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件工作,即:把在中国的外国客商经营管理上成功的经验介绍给中国人。



在几个总公司及贸促会的推荐和帮助下,她与在京的19家最大公司的总裁和首席代表进行了交谈,让他们介绍各自的经营诀窍。根据这些谈话,她整理汇编成册,在《国际商报》刊登的同时在中央台播出。这个栏目和节目又产生了较大反响,听众和读者纷纷来信说从中了解了如何让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如何从小公司发展成大企业,等国外的经验。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外经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张冰姿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趋势,将影响中国外经贸的发展,看到中国在最惠国待遇、复关、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反倾销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她感觉经贸领域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应该具有一种大经贸的视野。她借外经贸部国际司、中国贸促会等提供的方便,借外国专家和外交界人士来访的机会,参加各种研讨会,向他们索取经验、看法和观点,精彩处直接录相采访。根据采访内容,陆续登在《国际商报》上,并汇编成册出版了《国际贸易热点话题》一书。时任经贸 部部长李岚清同志为这本书写了序。

这本书轰动了经贸界,很久后,大家仍在谈论张教授这本书的价值:“复关”好比是一场战役,早在战役开始几年之前,张冰姿就为此制造了锋利的武器。

一掬馨香化春泥

 

从身材苗条、青春蓬勃的青年翻译、青年教师,到银丝缕缕、身染疾患的知名教授,在张冰姿的事业道路上,人们看到的是“成功”、“成功”、“成功”;而她自己写下的却是“努力”、“努力”、“努力”。两个词,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张冰姿辉煌的结果,而很少看到她奋斗那艰辛的过程。

1994年,经贸大学要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一部30集外贸英语教学片,这对我校是第一次。张冰姿那年已经64岁。由于多年生活道路艰辛,多种疾病缠身,体质虚弱。但她还是担当起这个任务。她想,她还可以编写剧本,做主讲人,利用朋友请人来做演员拍摄。

张老师由于多年的劳累和生活道路的艰辛,身患多种疾病,体质非常虚弱,类风湿常年折磨着她,可是她不服老,不向疾病低头,勇敢地挑起教材编写、电视脚本的编写和节目主持人的重任,她不为名利,看重节目质量,目的只有一个:为国这培养更多的懂外语的外经贸人才。但积劳成疾的她在74岁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只留下我们这些热爱她的学生,对她表达爱戴和怀念,她教英语泛读课时的陶醉样子,至今仍时时闪现在我眼前。

 

拍摄高质量的外贸英语教学片,选定拍摄场地很关键。1993年冬,摄制组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焦急。张老师主动带摄制组找场地。她顶着寒风,忍着双腿的疼痛,带着摄制组四处奔走,登门求助,先后到过国贸大厦、京广大厦、IBM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信大厦等,直到导演满意为止。看到播出后节目的漂亮背景,谁又能想象到张老师在人们掺扶下爬楼梯找场地的另一个画面?

在选择节目的演员问题上,张老师说,我们要找那些口齿好,发音纯正,而且本人从事过外贸工作的外国朋友来担当,这样才会使节目更真实。她主动承担起选演员的工作。她人缘好,朋友们都非常愿意帮助她,而且都不要报酬,外国朋友对她更是信赖,他们还主动找到别的朋友来帮忙。在情景会话中,这些演员动作自然熟练,语言纯正地道,受到观众的好评。在节目第三十讲--模拟仲裁厅的表演中,三位仲裁员都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在职仲裁员,而且就是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厅拍摄的。节目真实可信,使参加学习的人实地参加了一次国际贸易仲裁活动,许多电视同仁也都为这场精彩的仲裁活动叫绝,在称赞中只有导演和摄制组的同志们知道,这个节目浸透了张老师的心血。

 

节目制作完成后,张老师又将全部节目字幕逐句审看,提出了十多处修改意见。她说,我们要教学生们规范的外贸英语,不能有错字,发音和语调要标准,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她的认真,深深打动了制作组,将错误细心改过来,保障了节目的高质量。

录音过程中,张教授家的小保姆因病离去。她失去了帮手,身体状况更差。录音完成后,她已经十分疲劳了。在录音室到电视台东门口一百多米的距离,她是扶着导演艰难走完的,中间休息了三次。

这个片子拍摄成功。拍完时,她一下不能动了,不会走路了,下不了床,不能翻身了,只能坐轮椅了。校领导,各同事们都打电话问候,来家看望。最让她感动的是她的学生们也千里迢迢地来了,他们都非常心疼她,有的立即去街上买药,有的马上拿出上万元来并且说要养她一辈子。这些,让她感到非常温暖,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教师,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可是精神上却是如此地富有。看到当年的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她更是感到由衷的高兴。精神的力量支撑着她,她觉得自己不能躺下,她还有余热可以发挥。在医生帮助下,在先生的护理下,1995下半年,她甩掉轮椅和拐杖,可以自己走路了。

张老师学术精深,思想品德高尚。她多年来从事外贸英语教学,虽因身体原因无法站在学校的讲坛上直接面对她深爱的学生,却用另一种方式通过电波远距离地为全社会做着贡献与奉献!

 

 

关闭

感念师恩传承精神--商务英语的探索者张冰姿

日期:2021-09-16   编辑:黄海宁

感念师恩传承精神--商务英语的探索者张冰姿

撰稿人:江春教授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图片:张玉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

 

张冰姿先生的故事



1995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电视外贸英语”节目正式开播。银屏上的主持人--一位已年过花甲的女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气质雍容典雅,声音甜美温柔,英语标准地道。不少观众猜测她肯定长年生活在国外,而且有着不一般的生活背景。

张冰姿教授既不一般也一般。说她一般,是因为她确实没什么背景,她只是一名生长在中国,受教育于中国,执教于中国的普通的英语教师;说她不一般,是因为张冰姿确实是名人,在外经贸界,可能很少有不知道她的。她的不一般还在于她确实走过了一段曲折的人生道路,她用毅力和韧劲创造了成功的事业。当然,她确实也有着不一般的气质,她即使年已花甲,仍有着少女的天真,她的声音也是少女般地甜润。外在的气质来自内心的充实,来自永远年轻和单纯乐观的心态。

她是英语教授,但因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症,不能长时间站立,她不得不告别她所热爱的课堂。疾病夺走了她的健康,却夺不去她的精神。她在另一个更大的讲台--电台和电视台--履行着教师的职责。

新蕾初绽显风骨

1952年8月,刚刚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张冰姿,被抽调到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担任翻译工作。这是新中国首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因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有16位来自中南美国家,而新中国当时还没有建立起西班牙语的翻译队伍,张冰姿和另外几位英、法语翻译便被挑去培训西班牙语,两周后便上岗为中南美代表当翻译。张冰姿用聪明和顽强的毅力记住了1000句西班牙常用语,(意思是她没有西班牙语基础,而在两周内通过背诵而当了翻译,那么一天就要记背一百句,两周后就记了1000句)。在这另一种语言的白纸上描出了娴熟的线条和漂亮的色彩。她要通过语言让外国人从她身上看到整个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看到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的风貌,看到东道国真诚的友好与热情。她第一次感到了从事翻译工作的自豪。她决心为国家担当好和平使者、经济文化使者的重任,她圆满完成了这次西班牙语的翻译任务。她也向自己证明了:只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目标总能实现。

会议结束后,22岁的张冰姿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中国进出口公司的一名外事秘书兼英文翻译。中进公司是当时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唯一对资的进出口公司。建国初期,面对西方的封锁禁运,每一笔生意的谈判都相当艰巨,接待每一个代表团和业务谈判都包含了严肃的政治斗争。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她开始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外交外贸政策、地区国别政策、外事纪律,学习外贸英语。她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在很短时间里,她就熟练担起当时公司的主要翻译工作。做为公司谈判的“首席翻译”,她在谈判中以熟练的外语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条,准确地表达了我方谈判者的意图。为此,她多次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获奖,被评为外贸部三八翻译竞赛红旗手。

 

做一个好翻译,就是她当时朴素的信条。而一个“好”却绝不抽象。1956年,正在中国驻匈牙利商务处工作的她,经受了一次考验。那年10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周总理身肩重任来到布达佩斯。张冰姿要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她跟随总理的车驶过布满坦克和荷枪实弹士兵的街道,这时的她只有一个念头:保卫总理,翻译决不出半点差错!那天晚上,几千名记者和外国驻匈使节云集,世界几亿双眼睛注视着中国总理周恩来。总理镇定自若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张冰姿把各国记者中友好的、怀疑的、甚至挑衅性的提问迅速地翻译给总理,当中有俄语、英语、匈牙利语和西班牙语,再将总理的回答忠实准确无误地翻译给在场所有人。世界听到了新中国正义的声音。她为有机会为总理当翻译感到非常激动和神圣。亲身感受到总理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她将所有的业务技能全部发挥出来。回国后,周总理对张冰姿的工作大为赞赏,要求驻外使馆的翻译们都能像她那样业务精湛,掌握多种语言,适应外交的需要。

1960年,张冰姿从匈牙利回国。由于出身问题,她离开了工作8年她深爱的翻译岗位,被调到北京外贸学院任教。但她却再一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执著毅力,在一个神圣的领域开拓出又一片令人羡慕的肥田沃壤。

梅有暗香冰有姿

 

失去谈判桌,走上讲台,30岁的张冰姿发现自己所面对的已不是唇枪舌剑的谈判对手,而是一张张年轻、求知的面孔,她立刻就爱上了她的学生们,爱上了她的新岗位。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爱,把他们造就成为国家的又红又专的人才,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发瑞,校园对于她同样大有可为!性格中充满激情的她这时似乎发现自己拥有了最合适的事业舞台,她立志做个好教师。

一个好教师绝不抽象,要有奉献精神,要一切为学生,要一步一脚印去做,不要想今天刚浇了水,明天就收获果实。一个班20人,让每个人都能把外语说好,掌握好,这是她要完成的任务。她感到教学与翻译的不同在于,虽然都是说英语,但谈判时不考虑语法、语调是否标准,而教书却特别需要规范和地道,她感到了自己教书基本功的欠缺,于是又开始在干中学习。她重视向校内外专家学习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强的性格,使她决不满足于一般,而是做什么都要最好和更好。

 

1964年初,北京外贸学院开始外语教学改革,院领导在她的班蹲点。她采用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年半的时间里,初步摸索出一条中国人较快学习外语的新路子:她的实验班学生进教室不能说一句中国话,一律讲英语,念书时嘴里不能打一点儿磕绊,背书要掐表,一分钟背250个字,500字的课文要在2分钟内背完,凡是没有背完的重来,直到合格为止。在学《格林风》教材时,她要求学生每篇课文至少要听300遍,直到熟烂于心口为止。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实验班成绩突出,二年级去广交会实习做翻译,外商以为他们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外交部、外贸部、对外友协、驻外使馆的优秀骨干。

 

张冰姿的教学法引起中外专家的极大关注,北京的各院校组成专家团来观摩。美国教学专家亨利·柯恩先生专门撰写了长达万言、题目为《张老师的教学法》的论文,赞誉张冰姿教学实验班是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集各种教学法的优秀组合,是他所见的最生动的方法。张冰姿的实验证明:中国的外语教学并不逊于外国。当时的部领导评价这一外语教学实践说,这个试点路子正,方向对,效果好。

正当张冰姿在教育园地里创造性地耕耘,收获劳动果实时,“文革”开始了。美好的实验田被摧毁,她本人的健康受到摧残,她从此再也不能自如地活跃在讲台上了。但她的乐观,她所独有的激情从未因各种政治的风暴,生活的逆境而泯灭。“文革”结束后,她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们成为国家改革开放时代外贸战线的优秀骨干,她感觉欣慰和充实,她从更深的意义上感受着教师这个职业的欢乐:“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她这时的写照。拖着病体的她决心继续耕耘!失去了谈判桌,又失去了讲台,但多年从事谈判和英语教学的经验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她要把国家给予她的这笔知识的财富再回报给社会。当时类风湿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几乎没希望了,但她用特殊的意志和乐观压倒了生理上的病痛。她的事业之舟将再次起航,哪怕今后的路途更加艰难,她不惜付出加倍的努力和代价。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使各行各业焕发了生机,张冰姿迎来了她事业的新机遇。受学校委托,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业务人员的帮助下,她与几位外国专家编写出商业英语教材《温哥华来客》,用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商报》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的英语广播节目,她本人担任主持播讲。

这回张冰姿要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的大课堂,她柔美纯正的英语由电波传送到东西南北。她看不见学生,但她时时像在教室一样感受着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教师的幸福感又回到了她身心。这是一片新时期英语教学的新天地。当时外贸英语与改革开放的联系之紧密,它的舞台之广阔,可以说得天独厚,它是经济贸易专业与外语专业的结合,而这两个方面在文革前我国几十年高等教育中都相对欠缺。她的讲座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教材中,张冰姿着重介绍了建国初期涉外工作的每个重要环节,并把英语学习寓于其中。她还不忘边传授业务知识边介绍我国老一代外贸工作者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风范。这个节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年就收到听众来信万余封。这个节目荣获经贸部一等奖。

1987年,她有机会被派往英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当年她已57岁。她回忆说:“在这所大学的讲演结束后我问旁边的人‘我说的是英语吗?’因为我在这之前还从未到过英语国家,不能肯定人家是否能认可我的英语。”她想告诉今天的年轻人的是:不出国也照样能学好外语。

 

这一年,英国BBC公司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他们推荐一位制作教育节目的外语顾问,他们将开辟对中国的广播。中央台回答说:“你们需要的这个人就在英国。”他们推荐的正是张冰姿。张冰姿被请去主持了79个英语节目,而当时在BBC的门口站着一长队的求职者。她的节目缕播不衰,她还做了现场直播。西方人对刚刚开放的中国抱有很多疑问,她在直播中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也不让别有用意的提问者从她嘴里听到一句不利于中国的话。一些英语听众打来电话说:您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回国后,她以访英的这段经历为线索,写下了又一部新教材《出访英伦》,并再次在中央台播出。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5年的统计,《温哥华来客》和《初访英伦》两本书共播放了11次,收听人数达几百万。该台科教部主任评价说:张冰姿教授的《温哥华来客》和《出访英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教学的“主打”和“保留节目”。英国BBC教育部主任来华时,特地向电台索取这些教材,他希望这个节目对他们制作商业英语有所借鉴。这也说明中国也能做出好的英语节目。

张冰姿不愿停顿,因为时代的脚步总在向前。九十年代的对外经贸比八十年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外贸英语的教学当然应与时代同步。1991年,张冰姿看到,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深入,全国各地很多企业拥有了外贸经营权,但他们大都缺乏做外贸的经验,他们渴望学习;而她有责任让他们少交“学费”,较快地学到各国在贸易、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她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件工作,即:把在中国的外国客商经营管理上成功的经验介绍给中国人。



在几个总公司及贸促会的推荐和帮助下,她与在京的19家最大公司的总裁和首席代表进行了交谈,让他们介绍各自的经营诀窍。根据这些谈话,她整理汇编成册,在《国际商报》刊登的同时在中央台播出。这个栏目和节目又产生了较大反响,听众和读者纷纷来信说从中了解了如何让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如何从小公司发展成大企业,等国外的经验。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外经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张冰姿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趋势,将影响中国外经贸的发展,看到中国在最惠国待遇、复关、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反倾销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她感觉经贸领域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应该具有一种大经贸的视野。她借外经贸部国际司、中国贸促会等提供的方便,借外国专家和外交界人士来访的机会,参加各种研讨会,向他们索取经验、看法和观点,精彩处直接录相采访。根据采访内容,陆续登在《国际商报》上,并汇编成册出版了《国际贸易热点话题》一书。时任经贸 部部长李岚清同志为这本书写了序。

这本书轰动了经贸界,很久后,大家仍在谈论张教授这本书的价值:“复关”好比是一场战役,早在战役开始几年之前,张冰姿就为此制造了锋利的武器。

一掬馨香化春泥

 

从身材苗条、青春蓬勃的青年翻译、青年教师,到银丝缕缕、身染疾患的知名教授,在张冰姿的事业道路上,人们看到的是“成功”、“成功”、“成功”;而她自己写下的却是“努力”、“努力”、“努力”。两个词,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张冰姿辉煌的结果,而很少看到她奋斗那艰辛的过程。

1994年,经贸大学要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一部30集外贸英语教学片,这对我校是第一次。张冰姿那年已经64岁。由于多年生活道路艰辛,多种疾病缠身,体质虚弱。但她还是担当起这个任务。她想,她还可以编写剧本,做主讲人,利用朋友请人来做演员拍摄。

张老师由于多年的劳累和生活道路的艰辛,身患多种疾病,体质非常虚弱,类风湿常年折磨着她,可是她不服老,不向疾病低头,勇敢地挑起教材编写、电视脚本的编写和节目主持人的重任,她不为名利,看重节目质量,目的只有一个:为国这培养更多的懂外语的外经贸人才。但积劳成疾的她在74岁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只留下我们这些热爱她的学生,对她表达爱戴和怀念,她教英语泛读课时的陶醉样子,至今仍时时闪现在我眼前。

 

拍摄高质量的外贸英语教学片,选定拍摄场地很关键。1993年冬,摄制组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焦急。张老师主动带摄制组找场地。她顶着寒风,忍着双腿的疼痛,带着摄制组四处奔走,登门求助,先后到过国贸大厦、京广大厦、IBM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信大厦等,直到导演满意为止。看到播出后节目的漂亮背景,谁又能想象到张老师在人们掺扶下爬楼梯找场地的另一个画面?

在选择节目的演员问题上,张老师说,我们要找那些口齿好,发音纯正,而且本人从事过外贸工作的外国朋友来担当,这样才会使节目更真实。她主动承担起选演员的工作。她人缘好,朋友们都非常愿意帮助她,而且都不要报酬,外国朋友对她更是信赖,他们还主动找到别的朋友来帮忙。在情景会话中,这些演员动作自然熟练,语言纯正地道,受到观众的好评。在节目第三十讲--模拟仲裁厅的表演中,三位仲裁员都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在职仲裁员,而且就是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厅拍摄的。节目真实可信,使参加学习的人实地参加了一次国际贸易仲裁活动,许多电视同仁也都为这场精彩的仲裁活动叫绝,在称赞中只有导演和摄制组的同志们知道,这个节目浸透了张老师的心血。

 

节目制作完成后,张老师又将全部节目字幕逐句审看,提出了十多处修改意见。她说,我们要教学生们规范的外贸英语,不能有错字,发音和语调要标准,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她的认真,深深打动了制作组,将错误细心改过来,保障了节目的高质量。

录音过程中,张教授家的小保姆因病离去。她失去了帮手,身体状况更差。录音完成后,她已经十分疲劳了。在录音室到电视台东门口一百多米的距离,她是扶着导演艰难走完的,中间休息了三次。

这个片子拍摄成功。拍完时,她一下不能动了,不会走路了,下不了床,不能翻身了,只能坐轮椅了。校领导,各同事们都打电话问候,来家看望。最让她感动的是她的学生们也千里迢迢地来了,他们都非常心疼她,有的立即去街上买药,有的马上拿出上万元来并且说要养她一辈子。这些,让她感到非常温暖,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教师,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可是精神上却是如此地富有。看到当年的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她更是感到由衷的高兴。精神的力量支撑着她,她觉得自己不能躺下,她还有余热可以发挥。在医生帮助下,在先生的护理下,1995下半年,她甩掉轮椅和拐杖,可以自己走路了。

张老师学术精深,思想品德高尚。她多年来从事外贸英语教学,虽因身体原因无法站在学校的讲坛上直接面对她深爱的学生,却用另一种方式通过电波远距离地为全社会做着贡献与奉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