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让爱使死亡黯然失色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15日 编辑:

让爱使死亡黯然失色

新闻网记者 王芳

“我珍爱并尊重所有的生命

我会陪伴他们,紧握着他们的手,送他们最后一程

让人生更美好,我热爱我的选择”

——李松堂《每天拥抱死亡》

2007414日,天气晴朗,阳光耀眼。我跟随信息学院一行48人准备到松堂关怀医院看望那里的老人。那里是信息学院设立的爱心小屋。这次的出行也是信息学院学生会组织部每年都会办的志愿活动。

松堂关怀医院是由院长李伟(又名李松堂)先生一手创办的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这里照顾着那些即将走完生命的老人。松堂医院自1987年建立以来,已有10年的历史。在这10年当中,从曾经的被社区、居民抵制,带着几百名老人辗转搬家七次,到现在得到社会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李院长陪着松堂医院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现在在松堂医院生活的老人有300余名,平均年龄达82岁。20年来,松堂医院已经累计照顾了2万名老人。

我们到达医院后,李院长亲自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讲述了一些有关于松堂,有关于生命的故事。李院长对他所讲的内容都已经十分熟悉了,因为只要他在医院里,就总会被志愿者们邀请来给大家讲讲松堂的故事,他本人也会开心应邀,一遍一遍的讲述他和松堂的一点一滴。就像他自己在书中所写,“我热爱我的选择”,正因为热爱,所以他可以不厌其烦,把别人甚至坚持不到一个月的慈善事业一做就是20年。李院长的讲话很富有激情,他告诉我们,在1996年,美国洛杉矶日报就曾报道:世界上没有一所医院能像松堂医院这样有196所大学设立爱心小屋,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得以在这里传扬。而到现在为止,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312所,累计20余万人次志愿者到松堂医院慰问过老人。 “你们正在参与一项世界纪录,这个纪录就算到下个世纪都不会被打破!来到松堂医院,你们会有很大的收获!”

院长李伟

李院长给大家讲述他和松堂的一点一滴

一走进松堂医院,我们便发现,这里像极了明清年间的王府宅第。虽然院子里的修建工作还在进行中,但整体的王府风格依然清晰可见。后来李院长告诉我们,建造这些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他搜集来的古砖、古物。“每次只要我知道北京的哪儿又要拆了,我就去搜集那些古砖啊,门敦儿啊什么的。哪儿有拆老房子的,哪儿就有我的身影。”本来李院长还专门为这些古物建造了一个“北京松堂斋博物馆”,但由于亏损严重他只得先将博物馆关闭。“我这些玩意儿都能恢复一条东单大街了,这可一点都不夸张。”李院长骄傲的说。但同时,他的口气中还带有些许惋惜:“这么好的古迹啊,都不重视。我的博物馆政府不给一分钱。这个医院也是。我这两个事业都是公益的,我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啊。”

王府宅第般的松堂

创建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其实源于李院长的一个梦想。曾经李院长在蒙古插过队,在那里,作为赤脚医生的他认识了一名改变他一生的老教师。老师姓张,他曾经是一名大学教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定为右派分子,遭受多次批斗,后来被下放到农村——也因此与当时还是知青的李伟相识。张老师在农村给孩子们教书,人和蔼、亲切,后来他得了重病,李伟经常去看望他。一次,张老师回忆着往事,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听老人说人死了以后,好人是会到天堂的,坏人是要下地狱的。我在回忆自己的一生,真的想不起来自己做过什么坏事,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我知道我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连下地狱的资格都没有……地狱也是坏人去的,可是我现在连人的称号都没有!他们都叫我‘牛鬼蛇神’!”这是一段李伟终身难忘的话。他心里想着让老人在临终前能了无遗憾,所以一生从未说过谎话的李伟在张老师面前编了一个美丽的谎言:隔天之后,当他再去看望老人的时候,他对老人说:“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昨天我去公社找了领导,讲了您的情况。他们都说您不是坏人,他们一定给您平反,给您恢复人的称号!”

“我这句话刚说完,张老师停在空中的手突然紧紧攥住了我的胳膊。三十多年了,每当我想起那个场面,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攥住我胳膊时的刻骨铭心。”李院长在回忆时如此说道。

当晚,老人去世了。他微笑着,带着对天堂的期盼,安静的走了。李伟陪在他身边,看着他安详的面孔,心中突然闪现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有可能,将来我一定要从事为临终老人提供帮助的工作。整整20年后,回到北京的李伟才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1987年,松堂关怀医院成立了。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关注着松堂医院。这里是全国收费最低的医院,这里是对老人照顾最好的一家医院。我们来到这里,或许更多的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重新审视生命。人在死亡面前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事实。

这次的志愿活动中,同学们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活动时间。所谓自由活动,就是自己去寻找病房,看望老人,陪老人聊一会儿天。当然,聊天也不能随便,由于老人们的身体脆弱,有不同疾病和禁忌,所以聊天时不能随便喂老人食物,最好不打断老人的讲话,跟每位老人聊天最好不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听着那些条目繁多的注意事项,有位同学在私下小声说:“生命真的是脆弱,到了这个年纪,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这正是松堂医院希望传递给我们的意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在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医院中有位徐爷爷,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李院长特意提到了他。徐爷爷很有文采,一辈子写了很多散文、诗歌,却未能发表一篇。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有人帮他发表他的创作。所以,在这里,我们新闻网决定帮老人实现他的梦想,为他发表两篇诗歌。

题红叶

落木萧萧易水寒,

燕赵悲歌不一般。

秋风秋雨严霜后,

西山红叶血痕斑。

8911

浪淘沙.登陶然亭

西望云绘楼

白云悠悠

隔岸观望垂杨柳

陶然亭上独把盏

一醉方休

家事使人愁

病人堪忧

煮汤熬药何时休

一年常忧等闲渡

又屈晚秋

58年旧作

徐爷爷的手稿

大家围在徐爷爷身边听他读诗

医院里还有许多老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就像院长所说,这辈子他们为祖国做出了太大的贡献,应该安享晚年。在我们和老人聊天时,他们都喜欢给我们讲述他们年轻时的那些故事,或坎坷,或传奇,或平凡,或幸福。也许每位老人都是一本书,一部真实的历史印记。

志愿者们陪伴着老人们

在我们即将离开松堂之时,又有一所大学的志愿者来看望老人们。虽然互不相识,但我们都默契的朝着对方微笑。因为,我们都是带着爱心而来。院长说,每年的春季都是志愿者到来的高峰期,相对来讲,秋冬季志愿者就会少很多。其实大多数老人们都喜欢志愿者来陪伴他们,只要聊聊天,唱唱歌,他们,就很开心了。

离开松堂后,同学们都还依然谈论着那些老人,就像院长所说得那样,每一份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看到这些年迈的老人在即将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之时还能在爱的包围下如此安详,如此开心,我们,也都很高兴。

爷爷奶奶,再见,我们会再回来看您的!

我校信息学院爱心小屋

大家在松堂医院门前的合影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