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人才强校 > 正文

人才强校

黄戈林:做学生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配角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19日 编辑:

黄戈林:做学生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配角

记者 李雨晴

黄戈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2013级、2015级本科生辅导员,立德精英人才实训营班主任。20138月至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任专职辅导员,兼任学院分党委党务秘书(兼职至20164月),于20163月获第四届北京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4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华北赛区)一等奖,将代表我校参加5月底的全国赛。

图一:招生宣传册上给学生的第一个阳光般的微笑

因为身后是整个贸大学工大家庭

要在华北赛区和北京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连续斩获两个一等奖,这可不容易,我校辅导员黄戈林却做到了!获得这样的荣誉,黄戈林把它归功于我校学生工作队伍领导老师、辅导员前辈和同仁们的一路支持和帮助,“感谢学工部领导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在前几届比赛中获得佳绩的前辈们——李彦、曲小杰、秦东方对我赛前的指点,感谢英语学院领导和同事们为我出谋划策,这两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学工大家庭的。”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在近年来不断提升,“通过大赛我深刻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辅导员这个职业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看到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比赛之初,黄戈林获知职业能力大赛有很多即兴环节而一度陷入焦虑,最终在赛场上打败焦虑的,正是她与学生在近三年来亦师亦友相处中的点滴日常。“因为有了平时在‘戈林有约’中和那么多学生、那么多次的深度辅导,在谈心谈话环节,心里就没那么慌了……像一个‘全科医生 ’似的,把辅导员的“治愈性人格”在比赛中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再加上对学生案例有意识的积累和梳理,才能够在赛场上有真实的故事可讲,有真实的情感输出,最终才能感人、服人。”黄戈林对比赛这样体会到。

图二:获第四届北京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最初的梦想

黄戈林坦言,在2013年硕士毕业时也曾面临过“职业多选题”,但最终决定从事辅导员工作,是源于自己的支教经历。20108月至20118月,她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召,赴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第三中学支教。回忆起那一年与16个班、近1300名初中学生朝夕相处的难忘岁月,她不禁回味道:“那是一次灵魂的涤荡和职业价值观的洗礼,正是学生赋予我对于生命的热爱反哺,这种反哺的实现方式就是做一名高校辅导员。”黄戈林接着说,“网上确实有很多‘吐槽辅导员这个职业的段子,比如工作时间是‘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地点是办公室、课堂、学生宿舍、活动中心、会议室、操场、医院,甚至是派出所……是学生在哪里就去哪里的真实版‘中国移动’。但反过来想,也许正是跟学生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相伴相知相助,最终才有可能让 ‘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生关系水到渠成,这个生命与生命彼此影响的过程应该充满挑战和收获,我真的想试试。”

图三:迎新当天为学生耐心讲解

用爱浇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黄戈林说辅导员是一个“良心活”,是需要以爱为内驱力的,还得有点 “笨”和“轴”。“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真正的‘专业’,这种专业素养的外化不同于课堂上的讲授,它更隐形、更不易量化,融入的是平日里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比如,为了让学生养成准时的职业精神,她开会、办活动总会提前到场,准时开讲,因迟到未听到的部分由学生自己负责;为了让学生感受年级凝聚力和归属感,她指导学生自创记载大学生活的年级刊物,至今已经刊出两本;为了让学生多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她和学生们玩起了漂书之旅,开出了一张在她看来对自己学生时代有助益的近百余本书的书单,供学生借阅。

谈到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最难忘的事,黄戈林坦言,“和学生之间难忘的事太多,就说一件我刚刚入职半年时的事。2014年生日那天,有学生跑来说会议室有人等我,推开门看见整个会议桌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日卡片。”说到这里她双眼难掩泪光,“13157名学生,每个人都给我写了一张生日卡片”。能够收获这样的惊喜,源自黄戈林在辅导员工作中的点滴付出——她在每位学生生日时都会送上一张自己写的生日卡片,“现在13级已经写到第三年了,15级写了半年多了……哇,让我算算,得有500多张了吧!”说到这,她也很惊喜。“其实,当初写卡片,念头特别简单,就是想让学生感受到我在或明或暗地关注他们、陪伴他们,并没有期待得到他们的回馈。”亦师亦友的关系就是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中渐渐形成的,慢慢地有学生会在收到卡片后回复她,其中她记忆里最难忘的一个回复是——原来我都不记得的事,你都记得;原来我身后一直有你的注视。”

在忙碌的日常学生工作之余,黄戈林一直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工作近三年,发表论文3篇、主持课题2项、参与课题6项、接受辅导员专业化培训8次,累计333学时、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1门,为能向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辅导,她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

图四:同学生班委开展年级学情调研

不忘初心,持续耕耘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对黄戈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不仅是一个以赛代训的平台,更是一个好契机,提醒我不忘初心,不负党和国家对这个职业、不负学生和家长对我的期待,努力将今后的学生工作做得更好。《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的职业要求就是12个字——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并依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行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分级,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和对应的理论和知识技能要求做了9大分类。对比起来,很惭愧,我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等;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成长成才是学生的核心关切,我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思想引领和教育服务工作,让学生演好‘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我,做他们大学生涯里最重要的‘配角’就好了。‘励耘树人,风雨一生情;豆灯润梦,明月百年心。’——这是我当初的参赛宣言,也是我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更是我继续奋斗的初心。”结束访谈时,她平静的语调中充满了坚定。

图五: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华北赛区)一等奖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