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专题

[特稿] 刘建萍:播种春天,播种力量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15日 编辑:

播种春天 播种力量

2014年度师德先进个人刘建萍老师专访

【编者按】新学期伊始,伴随着一批年轻学子进入惠园,第30个教师节也如期而至。在贸大讲坛上,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本学期惠园之声广播台推出《TO SIR,WITH LOVE,吾爱吾师》系列专访,讲述这些老师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心路和足迹,分享贸大精神、凝聚贸大力量。本期专访播种春天,播种力量——2014年度师德先进个人刘建萍老师。

惠园之声:Hello, 大家好,这里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播台,我是今天的主播温馨晨。在今天的9月10号教师节特别节目《吾爱吾师》中,我们请到了思政部的刘建萍老师来为我们一起访谈,谈一谈她对思政课,对于贸大,对于学生的真切感情。

播种理想:从事思政 激发热情

我对这个职业比较喜欢也比较有激情。”——刘建萍

惠园之声您在对外经贸大学教书这么长时间,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在北京市也取得了很多荣誉,担任着很重要的职务。那么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对外经贸大学从事这样一个思政课的教学工作的呢?

刘建萍:我200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的,当时就想选择一个文科类的学校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因为我以前就是在高校里面从事这样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我对这个职业比较喜欢也比较有激情。来到咱们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呢我特别喜欢咱们学校的氛围,学生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又容易与老师形成互动。我就特别喜欢然后就呆下来了。

惠园之声您觉得在对外经贸教书这么长时间以来,学生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变化是什么呢?

刘建萍我教的学生呢,从大一大二一直到研究生这样一个层次,也有一些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直读到研究生。刚入学的同学是充满了期待,期待你给他怎么样的知识与思考。等到大二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可以质疑,可以进行独立的判断。大四包括考上研究生以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变化太大了。还有一些工作了的,他们回来,包括用电子邮件的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对于政治的认知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惠园之声老师您看这几年我们学校的思政课一直在改革,包括取消考试改为微电影,团队调研等形式,那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什么,目的又在哪里呢?

刘建萍: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我们的同学多多少少都带着社会上的质疑和偏见来到大学。那我们这门课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这门课的教学与思考当中,真正意义上获得人生收获。所以我们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参与教学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在让他们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提升了他们的价值观。

播种力量:思政课堂 畅所欲言

对于一个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来说,塑造这样一种道德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刘建萍

惠园之声:您是如何让学生乐于接近你,向你倾诉心中最淳朴的想法呢?

刘建萍:我觉得我上这个课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上这个课的时候我会提出热点问题摆在台面上让大家进行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引导大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一些同学就会觉得在这门课上我可以畅所欲言,在与老师的观点碰撞中豁然开朗,那么他们就会喜欢我这门课。并且他们觉得既然刘老师可以在课上将热点问题提出来,那么我也可以将心中的困惑告诉刘老师。刘老师也很和蔼,也可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包括同学宿舍之间的关系,包括学业考试的困惑。而当他们与我进行一些包括谈心、交流,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他们就会觉得刘老师是值得交流的,刘老师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对于一个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来说,塑造这样一种道德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在平常的交流中能够重塑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惠园之声:您是如何看待在思政课中可能有些偏激的观点看法的呢?

刘建萍:可能这样的观点是比较“非主流”的。这个问题我也关注过,因为现在的网络媒体很发达,大家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很多观点也会在同学之间传播。有些同学在课后可能也会提问类似的问题。我认为这种问题,在目前是有一定“市场”的存在,因为我们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问题的存在,也不可能立马解决,所以使得这种错误的观点拥有某种市场和土壤,但是从另外的层面上看,如果我们把思路放开,放到整个世界历史的角度上,思考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角色,这种(偏激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看待这种问题,确实是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进行的,不能断章取义。这样看来,所谓这种质疑是并不科学的。所以对待这种尖锐的观点,我们应当引导舆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问题,而不应该断章取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认识世界的态度。

播种春天:贸大30载春暖花开

“老师同学的风貌越来越好了,积极乐观的状态越来越好了,就是心气儿是顺的。”——刘建萍

惠园之声:那么在贸大这么长时间,贸大哪里是您最喜欢的,哪里最吸引您呢?

刘建萍:最喜欢的地方呢,我觉得应该是诚信楼前面的那个绿色的草坪,我觉得那个地方特别好,有的时候还会有鸽子飞起落下,那个景色非常之美,十分和谐。那么自然,坐那儿你可以想一些问题,你可以随便的看看同学们在上面聊天、游戏、背英语单词,我觉得特别和谐,也愿意到那个地方散散步。

惠园之声:那您觉得贸大在这30年中变化最大的一点是什么?

刘建萍:最大的变化,我觉得咱们的校园环境更美了。老师同学的风貌越来越好了,积极乐观的状态越来越好了,就是心气儿是顺的。

惠园之声:很多同学关心一个问题,网上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贸大学风比较浮躁,贸大学子偏于功利,您怎么看待?我们又应该怎么去扭转这种现象或者想法?

刘建萍:对于贸大的浮躁,在我入校的时候其实我是感受到了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的商业气息特别浓,毕竟我们是一个财经类学校,这也打下一个烙印,我们跟人大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人大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来了贸大之后,确实可以体会到我们的文化底蕴比较弱,这种“弱”跟我们想要培养一种国际化的儒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从商、从经济的方面做了很多培养,但随着国家对于国际化儒商的文化底蕴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去打破现有的浮躁,融入更多文化的东西,毕竟中国很多传统的文化对于经商、对于我们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层面,我们学校的确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我希望咱们在未来的培养中增加一些人文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部分应该增加养分增加基础,这样我们的学生底蕴会深厚一点,让我们包括老师都能沉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

惠园之声:咱们说“六十一甲子”,咱们对外经贸也走过了六十年,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您对咱们学校新的六十年有怎样的期望?

刘建萍:六十年走过来风风雨雨,下一个六十年,我希望咱们外经贸校园更加美好,老师的待遇更高,学生更有学术的气质,更加符合国际化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贸大人都能更美丽。

惠园之声:好的感谢刘建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惠园之声的访谈,也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刘建萍:谢谢!

附:音频链接

http://radio.uibe.edu.cn/content/?247.html

《吾爱吾师》专题第2期团队

总策划:张小锋 齐天翔 策划:汪握青 雨竹

外联:王瑀 采访:温馨晨

监制:刘诗豪 文字:刘诗豪 古璇

美术:王瑀 推广:韦腾博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