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UIBE院长视频访谈

人民网:2017招生系列访谈之专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31日 编辑:

【编者按】近日,2017高考在即,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吸引更多考生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人民网再度合作,推出“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系列访谈”,邀请来自贸大12个本科学院的院长,进行主题访谈。通过对学院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详细解读,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贸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学院和专业。“招生系列访谈”将于近日陆续发布访谈视频,敬请关注。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系列访谈之国际关系学院

视频访谈网址:

http://vblog.people.com.cn/index/playvideo/contentid/92734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的嘉宾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戴长征院长。戴院长您好,欢迎您!首先请您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跟我们的网友也打个招呼吧!

戴长征:各位网友好,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戴长征教授,现在是这个学院的院长,谢谢!

国际关系学院发展历程

主持人:好的戴院长,再次欢迎您来!今天我们请到戴院长来,主要是要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我们希望通过您的一些分享和介绍,向我们更多地展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我的第一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宏观一点。我想要问您的是我们学院从历史到现在发展的整个情况,以及我们现在发展到哪一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戴长征: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特别好,以这个问题开场比较合适。通常人们了解的对外经贸大学,首先从它的名字来说,汉语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文叫做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从这个名字你很难看到经贸大学可能与外交、国际关系、中外政治、全球治理这些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讲经贸大学不但有了覆盖这些学科的学院,叫国际关系学院,而且国际关系学院在业内美誉度越来越高,认可度越来越高,认可的程度,接触的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学院从招生到现在,今年招第十一届本科的学生,招生是从2007年开始招第一届,我们是2006年有这个学院,2007年招生,去年是建院十周年,我们做得还是比较低调的。从整个学校的发展来看,因为过去我们有国际贸易,有国际法,有外国语言文学,有国际工商管理这样的学科,后来学校推动发展,与经贸大学特色密切契合的国际政治专业,实际上是对整个学校办学格局的改善,是对它的一个优化。

贸大除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统计学这样的学科以外,还有一个政治学学科,覆盖了六大学科,我们所讲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都属于政治学的二级学科,都在政治学的门类里面,国际关系学院的建设,等于是又给经贸大学增加了社会和国家所必须的这样一块专业,实际上是对贸大其他学科的协调、配合和支持,谢谢。

学科建设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国际关系学院是一个体量非常庞大的一个学院,它里面既包括着政治、经济,甚至包括着地理、社会等非常庞杂的人文学科,面对如此体量庞大的学科,我们学院是怎么进行课程设置的。您能给我们详细谈一谈吗?

戴长征:我们这个学科确实是二级学科比较多的,但是可能稍微给你修正一下,庞杂可能是说他们内容确实很多、很丰富,但是,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是在整个学科框架之下的学科,它是互相之间有配合和有联系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个门类里面,就有六个二级学科,像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比较中外政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党建,这六大二级学科,实际上我们都包含了,都覆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选择性地先把一些特别与贸大办学特色联系的一些专业先建起来。

现在建得是比较全的。另外,我们有两个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简称科社与共运,还有党建,也即中共党史党建,这个是与我们整个思想理论教育,与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放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中。实际上我们可以重点建设这五个二级学科,就是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外交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这样的五大学科。另外我们单独设置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我们将来要重点建设六个二级学科的专业。

特色专业与办学理念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的这些学科里面,我们贸大的专业它的特色和优势地方在哪里?

戴长征: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我们做这么多学科,都是是在政治学一级学科门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它们互相之间是有着特别深入的联系的。比如说学国际关系与外交,如果没有政治学的理论,比如说政治学理论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后来的霍布斯、马基雅维利,一直延续到中国从孔子、孟子到中国现在,这些人类最深刻的思想的精华,它都应该被我们这个学科,所有二级学科吸收,

这样的话才能转化成老师的知识,融入老师的知识体系,最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起来,所以它需要深厚的基础。我们贸大是国际关系学院最新的一所学院,学科覆盖面这么广的一所学院,所以必须寻找和别的其他高校同类的政治学专业、政治学学科,包括同类的国际关系学院,和他们所具备的。比如我们国家有专门的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家安全部属的学校,这两所学校专门是做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我们一定要和他们有所区别,一定要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人大、北大、复旦老三家,包括现在的清华都有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专业,我们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所以,我们讲,一定要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要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比较优势就是,我们第一要和贸大的学科它的取向联系在一起,把政治和经济深度的融入,把经济学的、管理学的、外国语言的这种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对学生的培养中来,我想这样突出我们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其次是说,我们的学生也是中国最好的学生,本身素质也特别高,我们想在国际化方面,一定要比其他学校走得更好,更加突出。这一块也是我想讲的一个特色。

第三个方面,我们也会着眼于国家的需要,要培养更加复合的人才。比如说我们有这么多学科做支撑,与前面两个特点连在一起,学生要更加复合,也要把贸大学生的特色化发挥出来,贸大学生有个特点,他们脑子特别灵活,特别聪明,是中国最好的学生,他既然是中国最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至少培养成中国最好的毕业生,特别体现在他们的升学和找工作上,要让他们真正有竞争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复合方面来培养学生。

我想这是我们第一把学生培养层次和质量保证了,至少是不比所谓的顶尖的、最老的学校差。第二,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国际化特色,我们动手能力强,我们实践水平高,这样的特色。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去升学还是就业,都是会有自己的竞争力的。

国际化优势:国际交流项目

主持人:没错,我觉得您刚刚的回答里面包含了很多很有用,对大家很实用的一些信息点,比如您说到我们的办学的理念,我们就要融合,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有复合型人才,加上我们自己学生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所以我们培养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了。可能有很多考生也会关注到,说您提到的“国际化”这三个字。作为我们贸大这样的一个非常开放和融合的包容的依托的基础之上,我们学院有哪些比较深度的国际的交流合作的项目吗?

戴长征:国际化对经贸大学来说是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对我们国际关系学院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本身就叫国际关系学院,我们的专业无论是经济外交、公共外交这两个本科专业,无论是我们讲的,本科生有一个比较政治这样的专业,也是需要国际视野和国际的比较方法。国际化必须融入到整个学院的办学的整个过程中间来,所以,他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我想严格来说,涉及到学院师资的国际化,涉及到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国际的交流和合作。这些方面都要跟上。这样的话,才能够培养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人才。

我想国际化就是说,第一是说你这个学校和学院办学的要求,其次是整个国家的大形势,走到现在,中国不但是国际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国际治理的倡导者,积极的践行者,是推动者和建设者。它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化是整个对大学生的普遍的要求,对经贸大学的同学更是如此,我们挂的是对外经贸的牌子。所以我们也从各个方面来推动国际化,比如说我们的师资待会儿会谈到,

一些学生,除了学校的项目以外,和美国的一些学校,都有联系,比如哈佛大学,比如说芝加哥大学,比如说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些比较好的学校,亚洲的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这些都有联系,欧洲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都有联系,通过学生的交换,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推出去。我们还和阿拉斯加、肯塔基这样的学校有院系的交流项目,这样学生可以第一选择从学校去,第二,我们自己还有自己的渠道,第三,学生自己也会,我们学生特别灵活,能力特别强,包括夏令营短期、长期的都有,自己还通过老师推荐就可以出去,所以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路子是很宽阔的。

还有一个国际化的表现,我们的同学毕业,毕业以后通常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出国,这是特别高的一个比例,如果是说我们本科生一年毕业60个学生,大概有十七八个,将近二十个是到国外去留学,我们现在经贸大学的同学留学已经在全球范围之内,得到各个名校的认可,我们的学校学生一般都会去常春藤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还有去哈佛大学的,哈佛的硕士项目需要工作的经历,所以,我们有的同学毕业一年后再去,也有经验了。另外欧洲的学校更多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这可能涉及到学生的就业。

另一个国际化是不但走出去,还有请进来。很多老师到我们学院来做长期的外教,另外还有短期的一个月的暑期项目,一年大概有七、八个外国的教授到我们学院来授课,这是进来的老师。另外进来还有学生,就是我们学院一年有一百人左右的留学生,他们到我们这边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学比较政治,学外交学,比如今年有一个全英文的项目,就有四个美国人进入我们用英文教授的项目,他们来学国际关系,他们拿我们国家的国际关系专业学位,到美国去就业,这些都是我们国际化的体现。我们留学的学生,学历不是短期的学习。这一块它有一个环境,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可以在一起上课。

主持人:他们是在一起上课?

戴长征:直接在一块上课,很多活动在一块。我想这一块也是咱们国际化的体现。这些我们将来必须进一步来推动。

师资力量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这个学院的国际化、乃至学校的国际化的发展,最受到好处、实惠的是学生,学生可能会从中获取更多的国际的资讯,以及扩展和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对于我们学习这个专业可能会更加深入,它本身是一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其实我们还有一种,我们自己配备的一个资源优势,那就是我们的师资。那我们学院现在的师资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戴长征:学院的师资,我刚才讲的,为什么十年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就是我们十年不到,本来我们2007年才开始招生,到2011年,第一届本科生没有毕业我们就破格取得了政治学一级学科,覆盖所有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的授予权,这样学生的升学、就业都有了更好的渠道。

他为什么那么快,我想最主要的是办文科,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而人力资源最主要体现在人才上,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一,我们选人的时候,主要是从国内外最顶尖的学校挑博士生、有些成熟的学者该引进的引进,特别是博士生进来以后,首先北京有一个区域优势,无论是清华、北大,还是人大,社科院这些,最好院所的博士都愿意留在北京工作,我们可以挑到最好的师资,另外,北京是国际化的都市,他们见多识广,也有这个能力。其次,我们在师资引进的过程中间,特别注重他有没有国际化的经历,比如你有在海外联合培养的经历,你在哈佛待过,在芝加哥待过,在耶鲁待过,在伦敦政经待过,可能优先考虑。

这样我们整个学校学院现在专任老师,不讲工作人员,总共30个,30个老师中博士化率达到96%,就是我们30个老师,28个是博士毕业,有4个是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还有一大批是在海外待过一年的,我不讲短期的,短期是经常的。加上我们的海归,海外毕业的博士生,进入我们学院来当教职。加上出去留学过一年的老师,有16个。这样国际化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做这些专业和做这些学问都需要每天去关注这些国际的信息,如果不掌握,我们也很难把学问做好,把学生教好。现在我们每天坚持听BBCVOA新闻,抓那些最新的,这种能力必须有,这也是老师的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刚刚听到戴院长在讲述师资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师资团队不算大,但是却个个都是精英。我相信,一般了解高校师资状况的人,博士化率达到96%,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了。

戴长征:对,这也是后发优势。

主持人:这个优势其实真的是能保证我们的学院能够进行长足发展的一个非常必要的优势。

戴长征:我们学院国际化师资的优势,我们老师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6岁,非常年轻的队伍。他们都是受过最严格的系统的训练的这批学生。从本科到博士。有的一直到博士后毕业。学术、学科的培养训练,保证了他们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非常新。这和老的学校就不同了。另外,虽然绝对规模上,我们学院在整个国际关系学院中不是最老的,比如说复旦、人大、北大,其他我们算高的了,和任何其他的学院比,我们做国际关系、做比较政治这一块,我们算大的,虽然绝对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已经很强了,已经不错。主要是质量,师资质量高。

毕业去向与就业形势

主持人:刚刚听您讲,我们在学生质量上也很注重,在老师的质量上也更加注重。现在有了那么我们现在有了这么高质量的教与学的团队之后,您刚刚讲了一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继续深造,那么没有选择继续深造的那一部分同学的就业情况是怎样的?

戴长征:我想我们和整个经贸大学最早可能是我们办这个专业的时候,校内外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在经贸大学做这样一个学科,他也不是搞政治的,外交这些也都没有经验,实际上过去外交部和商务部从我们这里录用的人最多了,外语能力都很强,不是说没有这个基础,这一块还是有这个基础的,只要我们把这个基础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办起来以后,第一届毕业生,令我们特别眼前一亮,因为我们每年学校就业都有一个红绿榜,红榜就是排后半部分的学生,排后半部分的学生,学校马上就跟你谈,你怎么样提高你的就业率,我们从来没有过,我们有的年份还在前20%,就是绿榜里面,就是就业非常好的。基本做到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三分之一去出国深造了,第二是三分之一在国内读研究生,比如说清华、北大、人大、复旦,读研究生,这是深造,大概就占了三分之二。

另外,二十几个人,我们那些毕业生的规模,过两年可能更多,现在是60个毕业生,20几个人去就业,这个就业现在质量也是非常好。比如说去国家机关,与我们的办学方向越来越契合了,去年去中联部的几个,外交部的几个,今年有去中联部的,刚刚雄安新区建起来,马上雄安新区的政府部门就过来招学生,这样是和政府部门契合。另外,我们又和经贸大学特色联系起来,很多同学也要到大的国企、外企去就业,比如说银行,大的银行总部,另外还有奔驰、宝马等大的外企,都有我们的学生,世界五百强。这也反映了学生培养的复合,并不是单一的我只能去干自己专业的事情,都是宽口径的,和整个学校,整个国家的需求是衔接的。并不是因为说你戴了那个帽子,我戴了政治学的帽子、国际关系的帽子我就就不了业,或者说我不是学金融的就到不了银行。而是说现在你有了国际化视野,有这种潜质和能力,就能去干你过去想象不到你能干的事。而且很多用人单位也通过他们回馈的信息,觉得我们的毕业生特别好用,这也说明了我们培养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素质教育工作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教育当中老在探讨一个问题是对口教育和素质教育,对口教育可能就是技术性工种,但是素质教育可能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比较全方位的。我觉得我们学院肯定也是很注重素质教育方面的,我不知道咱们学院都做了哪些工作?

戴长征: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探讨,问得确实很专业,问到我们教育很多本质性的东西。教育首先并不是一个技能的培训,如果是技能培训,我们都办职业学校去了,办个中专就可以了,技校就可以了。教育本身是立德树人,首先要使你人格是完善的人、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人,然后你才能够为社会去做贡献,去做工作,有这样的基础。你本身的这种素养,文化的、历史的、国际的,这样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素养,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它的支撑是最重大的。我们很多专业,虽然我们戴了专家的帽子,我们学校一直讲宽口径,不是说因为你戴了会计的帽子、金融的帽子、贸易的帽子你就只能去干这这些事情,而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对大学培养的认知,大学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是一个复合的,是能适应将来形势,具有领导力的,在社会,像我们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社会的精英,是领导者,是引导社会发展的精英,这样的人从胸怀、知识面,从本身各方面的素质,你都不能太低,都不能太窄,都不能太浅,我们要把它做得更好。学生将来后劲就会大起来。另外,他们在职业发展中间,会做得更好。

主持人:他上升空间就会变得更大。

戴长征:对,会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主持人:我们在做教育这一行,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培养人才要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挂钩。我们个人的发展要和国家的发展同步起来,协同起来,那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我们国际关系学院,可能跟我们政治,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学科建设也都是同样的。那么在我们现在国家建设当中,您认为我们国际关系学院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您能跟我们详细的谈一下吗?

戴长征:我想机遇是大的,机遇现在太大了。我刚才讲的全球化、国际化,中国要做世界的全球化的引领者,要做全球治理的倡导者和积极的建设者。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一个大的机遇。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有两次在学全球治理这样的问题,这就是对我们是一个机遇。比如说我们中国现在不但在倡导“一带一路”,另外,今年“一带一路”的会,峰会马上要开,去年G20的会,这些都说明中国现在跟过去它有大大的不同,是一种巨大的改变。我们每个学校跟上这个时代的要求。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科、国际政治学科,越来越变成显学了,过去不是说我们讨论讨论,在网上评论评论时事就完了,现在有许多问题需要你解决,比如“一带一路”的国家,这么多国家,这个状况是什么样子,我们怎么和人家打交道,我们出去以后碰到什么样的政治经济问题,能不能拿出对策和方案,那这就显示出我们的学科,它不仅仅要有理论,更多的可能是说,需要与实际结合起来,整个世界发展的形势,中国本身发展的阶段,向前发展的势头,都引导着我们学科建设,引导着我们把教育、人才培养做得更好,朝这个方向,来把他往这个方面带,这样的话就跟上国家发展的快车道,我想这是国际关系学院和我们政治学下面的这些学科都遇到一个新的机遇。那挑战,我想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把它做好,这么好的机遇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让机遇转化成为我们的优势,我们的胜势,我们从培养、研究,从合作这些方面,都需要去做进一步探索。

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主持人:您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好,可能这是我们都面临的一个问题,面临着机遇,我们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把它做好,能不能落到实处。其实我们都知道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真的是政策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喜讯,刚刚我们也谈到了,这项政策下,我们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学院在未来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规划?

戴长征:第一,还是说把国家这种需要融入到我们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间,比如说我们的培养体系,怎么加强,怎么完善,课程哪些需要增,哪些需要减,怎么来适应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求,对外事业发展的人才的要求,这可能是需要做的几件事。第二件是对我们老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如何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获取新的能量和信息,以便把学生培养得更好。第三,我们的研究,我们学院可能跟一般的学院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学生比我们的老师多,学生不是那么多,要精英化培养,老师要适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国家重大战略是什么样的,要和它进行对接,才更有机遇,更能把自己发展好,我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网友提问环节:

硕博培养:加快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和输送

主持人:您刚刚从我们的学科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到未来的发展,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分享。非常感谢戴院长为我们网友的一个分享,我们相信,通过戴院长的详尽的解释和阐述,我们对于我们的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来就进入到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网友提问的环节,有网友想向戴院长提问,他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快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倡议,想问一下我们国际关系学院,要怎么样应对和迎合这样的一个提议。尤其是在我们的博士和硕士的培养当中。

戴长征:问题特别好,现在确实是,我们和我们国家的体量,和我们国家迅速发展相比,我们在国际上的声音,我们在国际上,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和治理中间,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匹配的。我们要更多的人进入国际组织,更多的人到国际舞台上,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这样习近平总书记讲这个是特别有意义的。我们学校也特别重视,所以,我们整个学院的水平还是要配合的,顺应大趋势,适应国家的要求,在整个学校的指导之下,来研究怎么样推进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我们将来可能会办一些试验班,把本硕博连接起来,比如说所谓的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首先是语言,人沟通的工具是语言,现在学生英文都很好,至少两国通用的六种语言,你得会一种,比如中文、英文不用说了,阿语、法语,小语种得学一门。我们还要根据需要,因为本科,国际组织是不录本科生的,至少是硕士毕业生才能进入国际组织去做全球治理,到这个平台上工作,我们可能将来会更多地改革现在的一些课程,一种培养的体系,我们现在的课程是学术道路,按照我们的专业要求去做的。现在我们未来的方向,可能是专业的方向,全球治理。

这个全球治理就要适应,国际公务员要求什么知识,要求什么技能,你必须跟上。未必是我们老师来讲这个课程,我们要请外面的,要在北京一大堆的国际组织,我们还可以请国际的,在国际组织平台上工作的人来讲课,就是课得他们来上,我们设计很多课程,直接与它的国际公务员的技能和它的知识要对接,这样我们就更有机会把我们人才输送过去。这些我们都在设计之中。我想我们一定要做这个事。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必须彰显自己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应该去做的事。

院长寄语

主持人:再次感谢戴院长的细心分享。当你打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网站里面,你会发现这样一句话,用知识托举世界,用智慧造福人类,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受到触动的,尤其是在今天通过我们戴院长的讲解之后,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开放、民主、求真、务实的学院,可能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前来加盟。最后我们想请戴院长给考生或者是有志于报考我们学校,我们专业的考生,一些寄语。

戴长征:首先感谢各位网友关注,也希望各位网友继续关注对外经贸大学,关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关注我们学院的各个专业的发展,我们师生的状况和情况,我们这个学院的院训、校训,院训是开放民主,意思是说学院绝不能封闭起来办学,应该是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取,就是学院一直要在前进中间获得发展。求真,就是我们是追求真理,不仅仅是学一种技能,我们要有一个高智慧在里面,要追求真理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去做的事情,我们还有诗和远方,不但要获取面包,还要获取诗和远方。务实就是我们脚踏实地,所有前面讲的都是我们要脚踏实地去做。最后他和我们整个经贸大学的校训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博学、诚信、求实、笃行,我们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包括考生,你们对我们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去关注它,去研究它。

欢迎大家来报考我们学院的各个专业,我相信,你们选择这样一所大学,选择这样一所学院,选择我们国际关系学院的各个专业,是没有错的,是最好的选择,是个best choice,谢谢!

主持人:好了,我们再次感谢戴院长,也欢迎大家的报考。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附:视频观看链接

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518/c120141-29284858.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