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毕业生专访

青春榜样 | 郑隐桐:与世界交手 与自我和解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02日 编辑: 采访部1

【编者按】明知年华终将老去,而我站在青春的笔尖静静眺望,记录着风的微笑,记录着岁月的静静划过,我明白,我与青春不止是遇见。即便疫情将你我分隔,我想,总有重见惠园的一天。也祝愿贸大人未来可期,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在此,党委宣传部与招生就业处联合推出“2020优秀毕业生专访”专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郑隐桐:与世界交手 与自我和解

记者 王淇

郑隐桐,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班长,研马班优秀宣讲员。国家奖学金、国家留基委奖学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立德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公派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实习,并在联合国开源期刊发表论文;协调参与举办2019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等活动。毕业后入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障“一带一路”,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

32BEF

郑隐桐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春告白祖国”报告会上

勤读勤思 与理论过招

由于本研专业的不一致,入学之初,郑隐桐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引经据典,讲述“马言马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常常会觉得头疼,要在众多的理论著作中找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并将所学融会贯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郑隐桐要补学很多经典原著和学科理论。为了鞭策学生多读书,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开学初期,学院为每位同学都购置了一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当时学院老师说的一句话让郑隐桐记忆深刻:“工科学生的实验室是在建在外部世界的,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来说,也要建立自己的思想实验室,不能停止思考。”

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郑隐桐一部一部地“啃”下去,在经典中浸润自己,与理论知识“过招”,同时也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实验室。经过一学年的努力,他终于补足学业短板,能够在课堂上和老师同频共振,并以学业、综测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两年的专业学习时光能获得如此荣誉,郑隐桐并不满足于此,依然觉得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相较于学院老师在这个领域日复一日的精耕细作,他自嘲只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套体系的一点皮毛。

马克思主义专业,在外界看来是又红又专,但当郑隐桐真正地走进学科体系中去了解,他才跳出了以往大众的认知误区,发现这其实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能极大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郑隐桐说:“我常常有一种感觉,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所学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基础上做出的实践,这些知识对我有一种导向和指引作用。”

重在实践 与世界交手

作为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郑隐桐特别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和参与全球治理,曾公派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实习。在联合国实习期间,郑隐桐积极参与志愿,组织和协调由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主办的2019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国家民委主办的各项活动和扶贫成果展览等活动。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郑隐桐通过亲身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另外,在工作之余中,郑隐桐还游历了众多东欧国家,实地调研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时时不忘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结。

A3FC

郑隐桐在布拉格共产主义博物馆

他心系基层,曾前往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宣讲,将“十九大”报告中的先进理论和最新思想带入基层,被评为研马班宣讲团优秀宣讲员。研工部每年都会举行研究生寒假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郑隐桐和他的同伴们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扶贫上。他谈起这段经历时说:“关注扶贫,就要去关注扶贫的起点。中国精准扶贫的故事起点是“三西扶贫”(三西指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这曾是中国最为贫瘠的地区,而我的家乡就在定西。”这次带着朋友们回到家乡进行调研,他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拿定西的支柱性产业马铃薯产业来说,该产业在郑隐桐的记忆中一直是粗放经营,但在实际调研中他发现,这些年仅这一项产业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粗放的种植模式转为上下游产业链打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建立了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当地的马铃薯种植企业还将技术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模板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是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的,郑隐桐惊讶于家乡的发展,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认知与现实的脱节,他感慨道:“我的家乡只是中国扶贫发展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多么巨大。”

身在这样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中国,郑隐桐奔赴家乡为基层扶贫贡献力量,前往联合国传播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治理,他始终心系大家,尽己所能为这个社会散发自己的那份光和热,努力诠释新时代中国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10C03

在维也纳联合国万国旗下

找准定位 与自我和解

郑隐桐却并不喜欢用“家国情怀”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这种精神应该是当代中国青年共有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中国有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只是恰好遇到了展现自我的时机。”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的家国情怀,就是力所能及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巴菲特说过:“没有人会从做空自己的祖国中获利”,郑隐桐从认清自己的国民身份出发进而认清自己,始终在问:“我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踏踏实实地向前。

郑隐桐一直恪守着这样的准则——认清自己的位置,圈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去做实事。在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他努力找准自我的定位,发掘自我的长处,承认自我的不足,并尝试用长处弥补不足,而不是在不足的点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本科在经贸院学习时对经济类学科不来电,于是他发挥自己喜欢读书的长处,在研究生阶段选择攻读纯文科类专业。“天资不行,努力来凑,但有些差距确实是很难弥补的,一定要在自己专长的事上挖掘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太累”。他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追赶上别人的事实,在陷入自我怀疑时没有失掉悦纳自我的勇气,最终达成了自我的和解。

在和解的过程中,郑隐桐也在不断地突破自我。他善于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播音、骑行、攀岩等等,并希望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更好。他在喜马拉雅平台成为认证主播,电台总播放量超3000万;和朋友一起完成了21天骑行G318川藏线(成都-拉萨)之旅……郑隐桐坦言,西藏骑行之旅对于自己的人格有巨大的磨砺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他锻炼了自己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曾经20天翻过10座山,生活中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靠着这股劲儿,郑隐桐能更加坦然地去直面生活中未知的困难。

这些爱好让郑隐桐的生活多了一些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让他能够在主线之外发展一些支线剧情。同时这样的支线,也是生活的调节剂,让他能不断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进而刺激自己的成长。郑隐桐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不断地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做的更好,比如骑行去西藏、立志成为能赚钱的主播等等。说起兴趣爱好让自己成长,他还举了个例子:“几年前我肯定也想不到,秋招面试一家国企的时候时候一个面试官因为恰好听过我的电台,后来就给了我Offer。”

在贸大的这些年里,郑隐桐始终对自己有较为清楚的定位,他在剖析自我的过程中,达成自我的和解,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我的突破。


在维也纳和最爱的乐队相遇

你当像鸟 飞往你的山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常常在遇到选择时陷入纠结和恐惧的情绪之中,甚至落入自我否定的境地。郑隐桐对此感同身受,他说到,在低年级阶段的迷茫和纠结皆可归因于对自我认知的不清晰,“我们常常纠结于过去的种种选择,导致在现实中眼高手低,从而低陷入情绪低迷的状态,而消除眼高手低的办法就在于认清自己”,不必急于向外探求自己的价值,更加重要的是向内探索自己,与自我和解,找到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如果每天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伤春悲秋,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种狭隘的比较会让人的眼界变得短浅和粗鄙。” 郑隐桐一直坚信着自己的四字法则“少想多做”,少想遇到选择时的纠结和恐惧,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一点一点地沉淀自我,一点点地化解纠结迷茫。他始终相信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生活在冥冥之中自会为你指明方向。

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学生,郑隐桐还鼓励大家用金融思维去反观自己的性格。 对于财富的认知常常体现出个体对于人生的概念。“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有的人会用60%的资产用来获得确定收益,40%用于不确定性投资,每个人的配置比例都会不同。这种配置比例往往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知的表现。”在大学里,每个人性格能力背景的配置都不一样的,这时候,保持好奇心,保有成长的不确定性尤为重要,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很大程度地弥补不足并实现自我突破。

白岩松曾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郑隐桐的座右铭和微信签名“风物长宜放眼量”或许正有此意。我们都应学会 “登高望远”,放大格局,放宽眼界,以自己的节奏活在当下,在与世界的频频交手中达成自我的和解,努力飞往自己心中的那座山。

16237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