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正文

国际交流

黄宝印书记出席2024年全球国家评估能力大会“包容性评价”全会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8日 编辑: 于璐

校新闻网讯(国际交流合作处供稿)10月14-18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在北京延庆区共同举办2024年全球国家评估能力会议(National Evaluation Capacities Conference, NEC),主题为“响应式评估:助力政府决策、推动包容和谐、引领未来发展”。此次大会是NEC2009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聚焦评估体系建设等领域,目标是利用评估的力量塑造更加可持续、公平公正的未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UNDP署长施泰纳以及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科技部等有关中央部委、国家高端智库以及企业负责同志出席并发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代表、国际评估领域专家学者等500多名中外方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研究院院长黄宝印研究员受邀出席第二次全会,主题:包容性评价:多元视角如何在问责制度中推动公平与可持续性。

黄宝印书记结合长期从事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学科评价的工作经历和研究,在发言中指出,自己在几年前提出并研究大学“包容性评价”问题,包容性评价特别重要,体现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包容性评价目的是为了体现多样性的实际特征、促进包容性的个性发展。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和群体有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的发展诉求,包容性评价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体现尊重和差异,促进个体的充分发展。包容性评价有几个方面很重要,一是价值导向,为什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二是政策驱动,政府在包容性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长期性、系统性、协调性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三是资源配置,要有与价值导向相匹配的资源配置,行动与目标要一致;四是方法和方式,需要多样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黄宝印书记以中国高等教育为例,强调中国高等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多年来实现了包容性、和谐性、跨越式、可持续性的发展。中国持续增加高等教育供给能力,不断增加高等院校数量,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提高到60%以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十几年保持在4%以上。中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促进学生更好就业。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积极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发展提供服务和平台。同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特别是加大国家奖助体系构建,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就学机会。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价值导向、政策驱动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因此,任何评价应该反映和有利于世界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发展。

在交流环节,黄宝印书记指出,评价指标和权重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社会需要在包容性价值理念上形成共识,体现促进共同发展和公平秩序的精神。应加强各方合作,包括发挥大学、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工具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黄宝印书记的发言在与会中引起积极反响,中外嘉宾报以热烈掌声。来自非洲评估和结果中心等外方嘉宾在后续发言中,高度评价中国在高等教育等各领域评估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愿与中方一道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会议举办期间,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张海森参与主题:通过合作建立强有力的证据基础-全球伙伴关系的平行会议,分享了有效的发展合作——系统化的监测和评估的中德联合研究成果,强调了三方合作是提高评估能力全球合作的新方式。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霍媛、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周禹彤与参会的中外政府官员、OECD、UNDP等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国内企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NEC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以国家和政府公共政策评估为主题的全球性专业会议,主要通过汇集各方公共政策评估战略、工具和实践经验,推动建立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的评估体系,为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撑,是全球评估界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自2009年开始,在南非、巴西、埃及、意大利等国家已举办7届。此次NEC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发展理念和道路的理解与支持,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话语权和影响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