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曾瑞) 11月15日,校辩论赛半决赛第二场圆满落下帷幕。在此次二强相抗的激烈对决中,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巧胜金融学院,晋级决赛。整场比赛中,两支队伍各展所长,辩才滔滔,唇舌烽火中贸大学子的才学一览无余。
前传:辩论未始战火先燃
本次辩论赛于7时在宁远526教室拉开序幕。比赛正式开始前,赛场就已座无虚席,此次比赛是半决赛的第二场,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两个学院的学生都积极地为自己的代表队鼓舞士气,而金融学院更是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为四名辩手加油。
7点20分,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此次大赛的评委――来自法学院的教师孙莉、刘燕南以及英语学院的教师张利华,并宣布辩论的开始。此次比赛,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持正方立场,金融学院执反方。双方就“一段旅程走向何方和与谁同行孰轻孰重”的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驳。
正传:双方“针尖对麦芒”
首先是自我展示环节,双方选手亮相并做自我介绍。金融学院的队伍可谓才思敏捷,慷慨陈词的同时亮出了“一路坎坷,只愿与你同行”的口号,在点燃现场气氛的同时巧妙扣题。
在接下来的立论环节中,双方一辩陈述观点。正方一辩准备充分,旁征博引,选用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论点;反方一辩从容不迫,在立论的同时为对方辩友设置了辩论障碍,以强调“与谁同行才是重中之重”。赛至此时气氛已相当浓烈,八名选手沉着应战,尽显风采。
攻辨环节中,正方展开了小范围的进攻战术,紧抓“方向是决定同行者的标准”这一论点,向反方抛出“重磅炸弹”――志同者为朋,道合者为友,正因有了;然而反方并未正面回答,而是另辟战场,论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问题。在攻辩环节,两方辩手都未完全从正面回答对手的提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辩论的规则,但也不失为一种防守的好方法。
接下来的自由辩论更是硝烟弥漫,双方皆是使出浑身解数,针峰相对。然而两方辩风明显不同,不论是重论理还是重气势,不论是主进攻还是主防守,各有千秋。正方大打逻辑牌,从司马迁独自撰写史记说起,再谈到共产党党史、马列主义与方向的关系;反方更是反戈一击,运用归谬法,从家人关系说到大学选择,气势丝毫不逊对手。论至精彩之处,辩手们的发言一度被掌声打断,以至主持人不得不示意全场安静观战。

正方: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代表队

反方:金融学院代表队
不得不提,自由辩论中,双方选手都出现了辩论中较严重的失误,如金融代表队在情急之下,竟然说出了“有时是方向比同行者重要,有时同行者比方向重要”这样的句子,为对方的立论推波助澜;而正方经贸代表的辩手对也出现了逻辑上的失误以及语句的顺序颠倒,另全场观众扼腕。
进入观众发问环节,气氛稍许缓和。然而在场观众中也是卧虎藏龙不乏辩论好手,不少问题极具挑战力,辩手们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而一位来自金融院的男生更是博闻强识,不仅在选手辩论的过程中记录分析了经贸代表队资料引用的偏差,更是用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给正方上了一课。
后传:评委妙语生花
此次大赛的另一个高潮可谓是由评委刘燕南带来。
“这个题目确实很难,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很难辨析出明确的结果;但是这样的题目又很巧妙,既给正方发挥的空间,又给反方辩论的机会。”刘燕南表达了她对辩题的看法。
随即,刘燕南老师对两方辩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对于陈词部分,正方一辨的女辩手声音纤细而缺少力度,在气势上来说就不敌反方一辨。“他的声音可以当播音员了!”刘燕南幽了一默。
接下来,刘燕南提出了一些辩论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如正方二辩手势过多、反方二面出现了用语禁忌等,但综合来说,双方八名辩手均是字字珠玑、辩风各异,很让评委佩服。刘燕南老师的点评风格很是开放、自然,观众不自主地为其鼓掌数次。
纵二强相争,需有胜负。点评之后,评委孙利宣布了比赛结果――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代表队胜出。同时由于比赛精彩程度以及选手表现难分伯仲,经过与主办方协商之后,评委为校辩论赛开了先例――评选出了两名最佳辩手,分别是来正反四辩严哲铭与反方一辨王奎。对此,孙利老师做出了评判解释:正反四辩言辞精辟,智慧过人,所以评给他“最佳智慧奖”;而反方一辩气度不凡,辩风沉稳,仪表大方,所以评给他“最佳辩风奖”。

赛后辩论双方及评委合影
比赛不过输赢,辩论启迪心灵。两场半决赛之后,辩论赛终极挑战的双方已经产生——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法学院。狭路相逢勇者得胜,巅峰对决谁主沉浮?决赛即将开战,敬请关注新闻网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