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2025-07-20)
7月2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蓝庆新教授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围绕“雄安新区数据要素创新‘三领域全覆盖’ 数据要素资产化还需多方发力”发表观点,相关内容发表在《北京日报》京津冀版面。以下为文章内容。
“雄安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一些现实挑战仍不容忽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蓝庆新认为,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挑战:第一,雄安新区拥有超330亿条的海量数据资源,但数据资源红利释放不足。第二,通过专业化、市场化交易获取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导致数据资源化在雄安新区仍面临较高壁垒。第三,数据要素资产化的进程亟须提速,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等资产化程序是实现价值化的关键,但平台交易规模有限、确权模式单一、交易规则不明确、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痛点,显著影响了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抑制了数据资产化潜力的挖掘。第四,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尚在持续发展阶段,教育医疗资源、生活便利性以及“烟火气”等与成熟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客观上削弱了对顶尖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等核心人才的吸引力。
蓝庆新提出四点建议:持续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深化数据场景应用,激活公共数据价值,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细则出台,清晰界定数据开放共享边界,为数据流通奠定上层基石;依托雄安新区城市综合数据平台,搭建业务系统、行业数据平台和新区级公共数据资源池三级数据共享架构,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与有序流通交易领域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安全高效模式,以此全面激活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有效核算,进一步完善雄安新区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立数据确权机制,分类分级对原始数据、脱敏数据和标准数据的权属界定和流转进行动态管理;加强与京津冀地区数据交易所合作,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并逐步形成全国性的数据交易生态体系,连接京津生活圈,完善生活配套,打造友好型的公共服务特区。
附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5/20250720/20250720_004/content_20250720_004_1.htm?storyId=s687bef27e4b0bd64e2e1227a&userID=17f0e6a86d44f5d9,0&isshare=1&channelId=5b165687a010550e5ddc0e71&columnId=5f094d18e4b086b26e065134&originalId=CO687bef27d5defd3bbd88e690&time=1753335045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