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韩贞烈)11月29日晚7点半,诚信202,“名聚惠园”系列活动开幕,这次活动请到了一位具有丰富人生经历,带着一丝传奇色彩的人物——现任国际小额信贷金融组PLANET FINANCE(沛丰)中国区首席代表Ms.Gabrielle Harris。
Ms.Gabrielle Harris 是英国人,但在中国26年的经历使她增添了一份东方的气质,她也为自己起了一个颇古色古香的名字——夏黛柏。
夏女士在伦敦读大学时修的是历史专业,她既是历史学家,同时又是首饰设计师,她曾任联合国同声传译,香港的财经杂志记者,出版商,定居中国的26年里,她长期从事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1997年在北京创办首饰品牌“西东之西东”,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首饰结合的研究。而她的现任职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是沛丰的中国区首席代表。
面对按捺不住好奇的听众们,夏女士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把她的创业,她的思想和我们一起分享。
夏女士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早在文革时期就来到了中国,学历史的她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这些年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巨变,她体会最深的是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但在这些背后,最吸引她的还是古老的图腾和悠久浓重的历史气息。
“这里有太多太棒的图案了!”夏女士毫不掩饰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欣喜之情。平日里她接触到了很多清末的文物、雕栏玉砌、陶瓷、景泰蓝,但她觉得,这些东西只是博大中华文明的一角,而且并没有突破创新,这种想法驱使下,她开始了自己的首饰生涯。
恢复历史古味、提倡设计新颖,本着“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思想,夏女士设计出了她的第一个图案——两条上下的龙,灵感源自商朝器皿。未学过专业设计的她意识到只凭对美的感觉是不够的,于是她找到了三位高级的手工艺师傅,与自己合作,这些人一直为她工作到现在。
起初的顾客面对主要是定位在来华外国人身上,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但有浓厚的兴趣。作为试验,夏女士选取了一个休闲场所——游泳馆,她把自己的首饰工艺陈列在旁边的沙发上,结果不一会儿,便吸引了好多围观问价的外国人。有了这次的成功,夏女士迈出了更为勇敢的一步,她把顾客定位扩大到中国人身上,既古色古香又具有实用性的首饰也很受中国人欢迎的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想,不久,中国顾客便成为了主流。
2001年,公司正式注册,为减小成本选址在昌平,注册名是“Things Of Jing”,同时,设计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商标,粗看是中国繁体字,细看是“东”、“西”二字的结合,涵义宣传“西东之东西”。“在中国呆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英国人,但也不能说是中国人,我自己本身,就是‘西东之东西’。”夏女士笑着说。本着每一件成品都要让看到的顾客发出“Wow!~”的感慨的信念,她的首饰在中国一路走好。
当这个工作步入稳定时,又一个机会找到了她,沛丰中国区的负责人前来邀请她加入,觉得她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夏女士是个喜欢挑战的人,尽管之前没有相关的金融经验,她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次挑战。
沛丰协会是一家国际性的非赢利组织,主要是通过对小额信贷行业的支持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1998年在巴黎设立总部,它已在66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2002年进驻中国。夏女士主要负责的,就是小额信贷的项目。
小额信贷就是“穷人的银行”,是给那些通过正规银行系统得不到贷款服务的人提供小额资金贷款的服务。主要向小额信贷行业提供以下五方面的服务:政策咨询、培训、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服务、评级及融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夏女士的原则,比起慈善的募捐,她更支持如何教会贫困地区的人脱贫的方法。
在贫瘠的农村,信息流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沛丰与移动通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采取了向农民派送手机和话费的方法。当有新的信息,如某种农产品或化肥等的价位行情时,便会通知他们,使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得到利用。这样一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建立了信任感,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更有效的进行。
很多人都很关心这种看似有些入不敷出的经营,资金是如何运作的。实际上,8%到12%的利息只够持平,夏女士强调,他们的目标不是赢利,而是教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依靠自我,展开资金量较小的项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有着很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它的姊妹公司则是把投资回报作为重点,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由于小额信贷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在中国发展壮大,而是一直处于发展中,但对于它的前景,夏女士还是持一种乐观的态度。
演讲以后,许多感兴趣的同学纷纷就一些更具体的问题提问,并表示愿意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去,夏女士笑着表示欢迎。
最后,校学生会向夏女士赠送了彩泥的“黛玉葬花”,活动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