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箐箐校园

同在蓝天下,我们心连心――记人文学社支农部支农活动

发布时间: 2006年12月04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过群)

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流动儿童,据调查显示,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儿童中,有9.3%的儿童处于失辍学状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随着亲人从祖国大地的四方聚集到京都寻梦,生存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各方面条件极差,尤其是处于他们这个亟需接收教育,可塑性极强的黄金年龄,都不能享受到公民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然而,他们又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有了同心实验学校。这里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长年战斗在一线,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中青年教师;有来自于政府机构,社会活动家的提携关注;有在京多所名牌大专院校学生热心的投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同心实验的命运与这里的每一个人,面对很多的机遇和挑战。 --同心实验小学校长 田永国

122,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同以往的周六一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社支农部的学生早早的从学校出发,来到了朝阳区金盏乡皮村。但今天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上午他们将开展一台葛渠流动儿童大联欢活动,作为他们这个学期支农活动的总结。

这个学期,支农部的学生主要负责同心实验小学的葛渠(其中有一个大型外来民工聚居区)外展社区活动。同心小学是一个由志愿者建立起来的专门为来京民工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学校。

在同心实验小学的协助下,每次学生们把葛渠的孩子聚集起来,在草地上带他们做游戏、跳舞、打军体拳,每个周六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欢乐时光。

今天是他们这个学期最后一次支农活动,他们和打工艺术团、同心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场精彩的联欢表演,将要呈现给葛渠的民工和孩子们。

上午十点,学生们来到了表演的场地,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宣传,找表演节目的小演员,准备场地,打工艺术团播放歌曲、试音……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记者跟随学生去通知有节目的孩子。

这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表演场地设在一个小卖部的前坪,处在十字路口。一眼望去只是黄土的颜色和光秃秃的树枝的褐色。风起时,便黄土漫天。我们走进一个狭窄的小路,路上、院子里到处堆满了一堆堆庞大的垃圾,风一吹就乱跑,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垃圾中翻拣着什么。大多数门边都放着一个大大的汽油灌,里面装满了泔水,空气中弥漫着猪粪的臭味,这些房子都是建在猪场边的。路上学生们招呼看到的乡亲们去看节目,他们都很爽朗的答应。走进人家里,看到的是一张张看上去饱经风霜但充满热情的脸庞,他们的家简陋但温暖。

上午十一点半,小卖部前挂起了红色的横幅,飘着大大的蓝布旗帜,前坪上铺了一层红艳的地毯,打工艺术团带来了音响设备和乐器,在学生的发动和宣传下,已有很多乡亲们在演出的地点等候观看。顿时,小小的前坪上音乐飘扬,洋溢着红的喜悦,人声沸腾。联欢准时开始。

节目主持人是支农部的林晨笛和两个可爱的小朋友:扎着红色羊角辫,手上戴着银花的冉芳芳和口齿伶俐,聪明外向的男孩彬彬。第一个节目是只有四岁的小女孩蒲婷婷演唱的《挥着翅膀的女孩》。小姑娘只有四岁,但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是最好学而勇敢的一个孩子。蒲婷婷手拿着麦克风,可能是看到这么多人,她有些怯场,盯着前方,不太放松,但完整的唱完了这首歌,而且好像意犹未尽似的,接着要求再来一遍。观众都乐了。接着是打工艺术团的女声独唱:《站在东山顶上》,声音优美婉转,令在的观众陶醉。支农部还请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为观众拉了一曲二胡《赛马》,悠扬的二胡声飘扬动听。孩子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三人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独唱《四季童趣》,集体舞《娃哈哈》,儿歌串烧:《上学歌》,《小燕子》,《数鸭子》,《新年好》……孩子们天真的声音和可爱的舞蹈让在场的乡亲们面带笑容,不时爆发出掌声。打工艺术团还和两个孩子合唱了一首《打工子弟之歌》。这是他们专门为民工子弟创作的一首歌曲。“我们远离自己的家乡,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歌词道出了打工子弟渴求像其他城市孩子一样有着幸福的童年的心声。而一曲《北京,北京》唱的在场的乡亲们眼里泪花闪烁。“北京好大好大,北京好冷好冷,北京没有我的家。”也许这歌词勾起了乡亲们离开家乡,来北京打工的失落。最后支农部的志愿者们表演了手语《感恩的心》。

在欢笑声和掌声中,联欢结束了,乡亲们带着微笑离开了,支农部的同学给这个学期的支农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想起这个学期的支农活动,他们感受很多。

“开始我参加支农,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而支持我一直做下去的是支农精神。在支农的过程中,我收获到了和乡亲之间的一种很朴实的情感。我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真的希望他们以后有更好的生活。”支农部副部长李佳晋如是说。

支农部的干事也有很深的体会和收获:“在支农活动中,我学会了很多:锻炼了策划能力,学会了积极参与;和各校的支农同学加深了交流;还认识到社会上有一群这样热衷于支农事业,甚至为其牺牲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的人。我觉得自己能给那些孩子的很少很少,但可以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开展支农活动,不像表面那样简单,其中也充满了快乐。支农部的干事们深有感触。“第一次去支农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说话,他们都不回答,甚至没有反应。当我们一再的动员他们,和他们聊天,终于有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跟我们走的时候,我们心中真的充满了说不出的成就感。”“和孩子们熟了以后,他们对我们很尊敬,一起玩得很开心。彼此之间有了纯真的感情。记得有一次,当两个小女孩看到我时,她们各采了一朵小黄花,帮我插在头发上,笑着喊我姐姐……”

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一群大学生接触,也倍感欣慰。他们说孩子需要大学生这样有知识的人来引导。家长们对支农部的志愿者的工作很满意,说他们对孩子非常关心。孩子们也很喜欢“哥哥姐姐们”,喜欢他们教的舞蹈和游戏。

在同心小学,更多的志愿者在行动着。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学校的志愿者们开办了英语、体育、舞蹈、课业辅导、小主持人等等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班。每到周末的时候,小小的学校里热闹非凡。你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有模有样的读英语单词;看到小主持人们站在操场上大声的练习朗诵;看到孩子们手握着彩笔画下稚嫩的线条;看到女孩子们围着小老师翩翩起舞……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同心小学的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机会来之不易。支农部副部长韩明轩说:“我小时候也是在一个小地方长大的,没有条件和资源去学乐器、舞蹈等特长。我不希望孩子们失去这样的机会,愿意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很多志愿者都是像她一样抱着帮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初衷来到了这里。

对大学生参加支农活动,同心小学的负责人金花表示:“大学是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一个阶段。虽然很多人大学时都有为支农献一份力的想法,但进入社会以后这种思想都很容易因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复杂的现状而被打击而消失。趁大学阶段来做一些实事是很有意义并且锻炼人的。但是大学生进行支农活动时不应抱着过多的个人意愿,要多去从服务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要给予他们什么。”她也强调了孩子需要有正确的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孩子的家长不能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若能和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朋友,就能和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与泪水。志愿者能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给他们做出了榜样,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的人格成长和生活,带来了好的习惯,并和家长沟通教育问题。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学会和别人交往,锻炼了沟通能力。”

这一次的支农活动结束了,但同心小学的活动将一如既往的继续下去,同心的志愿者们和把解决流动民工子弟教育问题作为一份事业的人们将继续努力下去,愿同心小学的孩子们将在这一片蓝天下快乐的成长,愿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流动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同心小学网址:http://www.tongxin.org.cn

同心实验小学博客:http://tongxin181.bokee.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