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箐箐校园

青春讲坛开新篇 分享感受音乐剧

发布时间: 2008年12月11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刘小洁)1210日晚7点,校团委组织部和保险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青春讲坛系列讲座之“音乐剧是什么”在宁远楼224教室顺利举行。

青春讲坛是由校团委组织部创办的活动,意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文学、艺术见解的平台,主讲人大多为对某个艺术门类深感兴趣同时颇有研究的学生,通过他们举办的讲座,给更多志同道合的学生分享兴趣爱好、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机会,同时为校园增添一抹文艺的气息。

当晚举办的讲座“音乐剧是什么”主讲人是来自我校金融学院06级学生徐成。徐成曾任英语话剧社社长、导演及演员,长期进行音乐剧排演和探讨,对音乐剧情有独钟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讲座一开场,徐成先向大家介绍了音乐剧的概念。他引用理查德·罗杰斯的话“音乐剧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它有音乐”简单地解释了音乐剧的定义,即音乐剧是一种以音乐和舞蹈代替普通话剧对白和动作的戏剧形式。他将音乐剧的起源概况为两个方面的融合:高雅的歌剧与普通民众演绎的民间歌曲碰撞结合,最终形成了音乐剧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常人们公认诞生于1866 912的《黑色拐杖》标志着音乐剧正式的开端。

本场讲座主讲人徐成

之后进入了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部分:音乐剧的发展史。徐成将音乐剧的发展大致概况为以下几个阶段:一、20世纪20年代从音乐喜剧向音乐剧的转变。在这一阶段中1927年科恩和哈姆斯坦二世及P.G.沃德豪斯创作的音乐剧《演艺船》是代表作品,音乐剧逐步从简单地逗乐发展为一种正式的音乐形式。同期,叙事音乐剧的诞生也为音乐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叙事音乐剧的发展和鼎盛。从大萧条时期Ethel Merman主演的波特作品《万事皆空》到音乐剧的黄金时代( 1943—1968)中著名的叙事音乐剧的大师罗杰斯和哈姆斯坦的几部经典作品CarouselSouth Pacific The King and I The Sound of Music,从50年代的《窈窕淑女》《西区故事》到60年代的《梦幻骑士》《追梦女郎》,徐成用生动的语言,变换的音乐剧图片和经典的音乐剧作品片段给现场观众再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音乐剧发展史。三、欧洲大音乐剧的时代到来(1970s-1990s)。欧洲大音乐剧的典范是兴起于60年代的英国音乐剧,不论是《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贝隆夫人》还是《猫》《剧院魅影》,都将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不断推动向前发展,也为音乐剧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作品。

在介绍音乐剧发展史的同时,徐成还穿插介绍了音乐剧大师桑德海姆的经典作品以及他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现代技术化艺术手法,让大家对这位音乐剧泰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他还讲述了概念性音乐剧的兴起和发展以及音乐剧在英美以外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整场讲座,徐成将他个人对音乐剧的理解和研究都毫无保留地与现场观众分享,观众们在了解的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中也感受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魅力。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举例,令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同步展示给大家的经典音乐剧片段也紧紧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激发了观众对音乐剧的热情。

现场观众仔细聆听讲座

晚上9时许,主讲人以一张展示了各个时期音乐剧海报的幻灯片作为收尾,青春讲坛系列讲座之“音乐剧是什么”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