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经济时报》:(屠新泉)反制“对等关税”升级 我们有足够底气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6日 编辑: 于璐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25-04-11)

进入4月,美国对全球开征无差别“对等关税”,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中国连续加征关税掀起轩然大波。

4月8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从34%提高至84%,4月9日继续对中国加税至125%,对其他各国高额“对等关税”暂缓90天。

中国对此予以坚决反制,出台包括对原产美国的商品从34%增加到84%在内的一系列有理、有力、有节、有效的措施,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执行。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的“对等关税”不断升级,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给美国、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损失与高度的不确定性,我国完全有底气进行反制。

美国升级“对等关税”自欺欺人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对中国加征关税125%,对其他各国高额“对等关税”暂缓90天,这种差异化的关税措施,是典型的极限施压、霸道霸凌、自欺欺人。从关税结构来看,虽然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125%,但是如果对东盟、墨西哥等国家只加征10%的话,等于重演了2018年的故事,我国企业会绕道或借道向美国出口,所以从美国贸易逆差或者贸易结构来说,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美国贸易逆差会继续扩大,只不过对象变了而已。

“美国对中国‘疯狂’加税,已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江林说,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的手段层出不穷,但美国种种做法都未能取得实效。如今又再次举起关税“大棒”,以负向博弈方式再次对中国产品实行全面封杀,美国试图以地缘政治思维处理对中国关系,只能距离解决问题的初衷渐行渐远。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孙立鹏看来,特朗普力推的“对等关税”,是其上台后对外发动的“贸易战2.0”的体现,其基本逻辑和理论完全错误,必然会受到贸易伙伴的反对和反制。而且,“对等关税”在美国国内也不可接受。美联储4月10日发布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等政策导致经济不确定性很高,通胀面临上行风险,因此美联储要继续暂停降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陈建奇指出,美国搞“关税墙”,主要是为了实现四个目标:解决外部贸易赤字、偿还美国国债、重振美国制造业、塑造保障美国利益的全球经贸新体系。“关税墙”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压力,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重大冲击,对全球经贸合作机制产生巨大破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指出,美国升级“对等关税”,本质上是一种蛮横无理、一意孤行的霸凌主义行径。这种没有任何法理依据的做法,其后果是除了对外贸产生影响以外,还直接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同时也会显著增加美国的贸易成本。比如直接增加最终消费品的成本、推高美国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的成本。这种损人害己的做法显然难以奏效。

短长期措施结合应对“对等关税”

屠新泉表示,面对美国一反常态的做法,中国应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一方面,开拓多元化市场,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保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稳定和运行。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坚持多边主义,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国际市场,共同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从‘对等关税’升级来看,中美经贸博弈、战略博弈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和新阶段。”孙立鹏说,虽然美对华加征关税已超过100%,但是中国完全有底气、有信心应对。从具体的应对思路来看,一是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美国“对等关税”的意图。二是加强地区间的经贸合作,扩大市场准入,拓展我国贸易发展新空间。三是做好反制手段和政策储备,除了关税以外,在金融、地缘经济关系等领域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四是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来中国投资兴业。五是加强对话沟通、拓展合作、化解分歧。

“继续采取有理、有力、有效、有节的反制措施,有助于重启双方对话的大门。”赵江林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早已具备足够的底气,能够睿智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任何挑战和压力。针对美国“对等关税”,短期看,一是不惧战;二是对美不关闭对话大门,随时欢迎美方加强沟通和交流;三是加强国际舆论引领,使国际社会更能清楚地认识到“对等关税”的全面危害以及美国“对等关税”缺乏公理和公正的一面。长期看,一是坚持中国既定的外交政策,用中国有关全球发展新理念继续塑造全球发展新格局;二是坚持做强自身;三是坚持改革。

陈建奇认为,中国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应对。一是坚持反制有理、有力、有效、有节。针对美国无理的霸凌要求,中国不仅加征关税反制,而且对特定企业制裁,体现不畏施压的大国风范,是有针对性的精准回击。二是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面对全球经贸金融市场的巨幅波动,稳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必须加快推动扩大投资、扩大消费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扩大内需的任何政策储备,都是丰富应对当前形势的工具箱。中国巨大的内需空间是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底气和信心,从这个角度讲,加快财政国债发行,推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很有必要。三是稳定国际循环。应对全球形势,应该更加重视全球市场,联合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快谈判形成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共识,形成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的共识,形成推动开放合作稳定国际市场的共识。

“应对美国‘对等关税’,关键是有效增强中国外贸的韧性,这种韧性是一种系统性、相互关联的韧性,包括直接从事外贸的企业和上游的供应链。”周密指出,外贸韧性的增强可以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有更强的话语权、有确定的全球供应链,使我国能够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有效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围绕供应链韧性提升,采取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举措。面对“对等关税”挑战,不是光靠企业就能解决的,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有效配合,减少资源重复利用,发挥中国自身优势,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与贸易伙伴的产业合作。

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建议,面对特朗普把对华关税提升到125%,我国必须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反对美国的霸凌行径,以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此外,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沟通协商,正常化对外直接投资,做好受“对等关税”影响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进一步开拓国内消费大市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开放对美国居民免签。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nVZ1vI1zb89P9HbCG1fiQ。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