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际经济成分逐渐增加,全社会对信用、信用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信用问题频频出现在党和政府的会议上,成为电视和报纸的热门话题。党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做出了“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决策。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已进入推进实施阶段。信用管理行业进入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各类信用征信机构100多家,资信评级机构近80家,信用担保机构2000多家,市场调查及其他专业信用服务机构500多家。同时,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活动的需要,全国已有2万多家企业设立了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人员。随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务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壮大,预计5年后,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信用专业人才呈供不应求的状况。此时,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以及各大高校陆续加入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特别是200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率先开办了全国首届“信用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教育,使信用专业人才培养从职业资格培训到硕士研究生系统教育进行了一次重大飞跃。
为解决信用市场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各种类型的信用教育与培训也应运而生,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
1、专业讲座
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纷纷举办以“信用”和“诚信”问题为主题的论坛、会议和讲座。较著名的有 “第一届中国市场信用论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首届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论坛”,“中国信誉论坛”和“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等。
2、职业资格培训
劳动部保障部推动的(信用调查师、信用分析师、信用评估师、商务调查师和商账追收师)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各信用管理专业机构和培训机构举办的不同科目和类型的培训班。如信用担保业系列培训,资信评级类培训,公务员信用知识培训,“商账管理与追收技巧”培训和“企业信用管理应用与实务”培训等。
3、学位教育
信用管理专业是我国短缺而急需的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类中的一个新专业。教育部2002年批准首次招生,主要培养信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人才。中国高校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生,200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办的全国首届的金融学(信用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项目(credit administration program 简称CAP),该项目系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最高层次教育项目,被业内成为中国的“信用黄埔”。项目借鉴英国利兹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合作模式,课程分为三个板块:经济学理论基础、金融学课程以及信用管理课程。邓白氏、标准普尔、联合资信、科法斯、中国信保等机构纷纷派出最强阵容登台授课。茅于轼教授也曾于2005年初给2004级学生就信用、道德与经济发展问题做过专题演讲。为满足国家对信用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CAP课程进一步优化,推出金融学(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方向)研究生课程班,专门培养通晓金融管理、风险控制、信用管理、投资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四年来,大部分CAP学员反映,他们对自身职业价值都有所提升,目前部分学生就职国内各大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主要信用管理公司的业务骨干以及部分在华外资企业的信用经理,即随着专业视野的开阔、经验、人际关系的丰富,他们的年薪只会越来越高。少数在学术上取得突出成果的同学,其年薪在三年间上涨了五倍,这种升值速度是MBA学员望尘莫及的。
总之,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为信用专业人才提供越来越多的岗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