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财新网:(丁隆)内外隐忧倒逼沙特“戒石油瘾”转型 中国企业机遇何在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27日 编辑:

内外隐忧倒逼沙特“戒石油瘾”转型中国企业机遇何在

(来源:财新网 20170817日 记者 王自励)

改革已过一年半的时间,沙特经济“去石油化”的布局进展如何?改革“破局”遭遇了哪些难点?外交战略上“向东看”的沙特,瞄准了哪些中国机会?

在阿拉伯语中,沙特阿拉伯(下称沙特)意为“幸福的沙漠”。这个西濒红海、东临波斯湾的中东大国,虽有约一半国土由沙漠占据,却因石油储量和产量位居世界首列,而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坐拥石油财富的沙特,既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还给予国民大量的粮食和燃料补贴。沙特皇室不仅在国内建造了奢华的宫殿,在海外置产同样挥金如土。也因此有人调侃称,生活在“石油王国”沙特,“想不幸福都难”。

  但如今,以石油立国的沙特,却想努力“戒掉”对石油的依赖。2016425日,沙特政府公布了一项旨在“去石油化”、实现经济多元发展的庞大改革计划。

  这项名为“愿景2030”(Vision 2030)的国家战略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出售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约5%的股权、建立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提高沙特私营部门占GDP比重、提升沙特本国人就业率和妇女参与劳动的比例等。

  “事实上,这种‘摆脱石油依赖’的改革想法,沙特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过了,只不过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丁隆对财新记者表示。

  作为中东头号产油大国,沙特50%GDP70%的财政收入和90%的外贸收入均来自于石油产业。但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走,页岩气等新开采技术不断崛起,沙特经济转型的迫切性正变得愈发明显。

  丁隆指出,由于低油价压力,沙特近两年的年度财政赤字直逼1000亿美元;而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沙特的外汇储备已下降了三分之二左右,仅剩不足5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就曾警告称,沙特的外汇储备或将在五年内消耗殆尽。

  身处中东变局下的沙特,可谓内外交困。据沙特统计局数据显示,沙特国内失业率在2016年底已达12.1%,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其中,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21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放眼中东,美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约束伊朗的核协议前路存疑,也门战争日渐加剧,都让沙特在外交上受到牵制。

  “这一切都关乎稳定。”谈及沙特寻求经济转型的目的,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中东经济课程的Bassem Snaije对《华盛顿邮报》表示。

  他说,“‘愿景2030’听起来是一个积极的项目,但我称之为‘义务2030’(Obligation 2030)。持续多年的极高油价,让沙特得以建立起一个财政支出体系。但当油价回落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时,他们燃烧资本的速度会比呼吸还快。”

  沙特内部的经济调整,也为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机遇。20168月,时任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ad bin Salman)访华期间,一场旨在宣介“愿景2030”的特别商务论坛也在北京举行。会上,沙特多名关键部门大臣亲自上阵,介绍了中沙开展双边贸易的机会,并向中国企业公开发出了投资邀请。已在今年6月升任沙特王储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是“愿景2030”蓝图的主要设计者和负责人。

  在地缘位置上连接亚非欧三大洲枢纽的沙特,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环节。多名海湾事务专家向财新记者表示,由于中沙两国产业互补性强,经济发展的利益契合点多,沙特“愿景2030”的推进和实施,将对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十分有利。

  在“愿景2030”提出后的内阁改组中接任沙特财政大臣的穆罕默德·贾丹(Mohammed al-Jadaan)曾表示,这项全新的改革计划旨在回应沙特“中长期面临的挑战”,以及回应“寻求更好生活方式的沙特年轻人”的诉求。

  如今,改革已驶过一年半的时间,沙特雄心壮志的“去石油化”计划进展如何?改革“破局”遭遇了哪些难点?近年来在外交战略上持续“向东看”的沙特,又瞄准了哪些中国机会?

沙特转型的中国机会

  沙特所在的阿拉伯半岛,自古就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沙特《中东报》时介绍,2016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期间,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其后沙方专门提出了“一带一路‘西部规划’”同中方对接。8月,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两国合作提供指导。

  沙特阿拉伯投资总局(SAGIA)是沙特负责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机构。该机构负责招商引资的副总裁苏丹·默夫提(Sultan Mofti)向财新记者介绍说,目前共有192家中国企业在沙特开展业务,其总投资额约为24.5亿美元。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工业、石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中较突出的有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谈及中国企业在沙特的投资机会,默夫提称,沙特投资总局结合中国企业的优势和沙特“愿景2030”的优先发展部门,专门确定了中沙合作的重点发展领域,它们包括能源和石化产业、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交通和物流、旅游和医疗旅游、购物和娱乐中心等。

  对外经贸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丁隆认为,在投资、融资领域,中沙两国合作潜力较大。他向财新记者指出,沙特的“愿景2030”计划提出要筹建2万亿美元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以管理石油财富并分散投资;但沙特本国缺乏项目和相关技术,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能建设正好能弥补沙特的不足。

  “中国和沙特可以在非洲、南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联合投资,中方出技术和设备,沙方出资金,这种模式完全是有可能的。”201512月,中国和沙特的海湾邻国阿联酋成立了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阿联合投资基金,用于在全球进行战略投资;丁隆指出,类似的模式可以为中沙两国合作提供参照。

  提及中国企业在沙特遭遇的挑战,丁隆说,由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走,以及沙特投入也门内战中的花费节节攀升,沙特近年来的财政状况并不理想,导致沙特国内的一些大型投资项目一度被叫停,“这种情况下,中资在沙特当地的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丁隆看来,沙特“愿景2030”改革“目标太高”、“步子太大”、“缺乏深思熟虑”,但改革的总体方向没错,“不管能实现多少,都代表着沙特进步的方向。”

  他说,“就像邓小平当年提出中国要改革开放一样,沙特改革需要冲破重重障碍,需要领导人的魄力。能提出这样的改革计划,本身就勇气可嘉。”

  对于沙特的改革雄心能否实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瑟茨内格表示乐观。他强调称,提出并负责实施“愿景2030”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背后,是一批焦虑并渴望改变的沙特年轻人,“毫无疑问的是,年轻人正在接管这个保守的王国,那些陈旧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和做法,正在逐渐被扫除。”

  和丁隆的看法类似,瑟茨内格也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石油将对沙特“失去吸引力”。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上均极度保守的沙特,如今已是“非改不可”。

  瑟茨内格对财新记者表示,“对沙特的决策者而言,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摆脱作为收入来源的石油资源,而在于如何将它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让沙特从依靠单一产品的石油生产国,转变为向世界各地出口商品的工业大国。所有这些出口商品,都将得益于沙特能源的低成本,这也是沙特天然具有的优势。”

原报道链接:

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7-08-17/101131785.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