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通三同”理念引领一带一路
(来源:《中国贸易报》 2018年6月5日第A3版 通讯员 谢雷鸣)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许多理念作为支撑。”近日,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志民在《“一带一路”的理念引领与五通推进》主题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丝路理念”须以“五通三同”新理念为引领。
王志民介绍说,中国是第一个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恢复落到实处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提出类似的构想,比如联合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但只有中国把‘一带一路’倡议变成了现实。”王志民认为,“一带一路”能够促成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推动全球的合作,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作为较早研究“一带一路”的学者,王志民认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模式。他说,“丝路理念”应包含“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三同”(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其中设施联通和产能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轮子”。
在王志民看来,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新理念、新思路,赋予“一带一路”新时代的新内涵十分重要。“应当深化环保、医疗、人才培养、安保合作,携手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 王志民说,“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合作性、共赢性,5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将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影响。
王志民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将对现有国际秩序进行创新和补充,现存国际秩序还存在诸多欠缺和空白需要新的规则和国际机制加以规范。他介绍说,作为“丝路理念”的国际机制,目前已建立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特别是亚投行的成立得到广泛响应,不仅意味着各国都看到其中蕴含的商机,而且反映了时代发展潮流,为“丝路理念”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带一路”的理念与机制规范具有非凡的意义。王志民总结了三点:一是开创了国际合作新模式,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二是弥补了世界经济的短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发展中国家产出和消费不足的短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背离的短板等;三是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方向发展,进而影响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附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epaper/content/2018-06/05/content_53193.htm
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4126/2018/0607/1014664/content_1014664.htm
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shangmao/201806/05/c21835.html
http://www.tbt-sps.ziq.gov.cn/portal/zxsd/276457.htm
http://fz.comnews.cn/n/2018/mycj_0605/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