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环球时报》:(丁隆)沙特王储亚洲行,没必要过度解读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0日 编辑: 外语学院

丁隆:沙特王储亚洲行,没必要过度解读

(来源:《环球时报》2019年2月20日)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在进行其就任现职后的首次亚洲之行,其间先后访问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西方媒体多将沙特王储此行与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联系起来,认为他此行主要目的是纾解沙特外交困境。这样的解读有其道理,但显然并不全面。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卡舒吉事件,沙特王储早晚也要开启类似的亚洲之行。

因为访问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反映的是沙特正在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调整对外战略,通过“向东看”“向东转”甚至“向东行”,实现盟友多元化、经济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的多重目标。对中印等亚洲国家来说,巨大的能源需求、与沙特的经济互补性,也奠定了双方伙伴关系的基础。因此,沙特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具有战略性。可以肯定,即使没有突发事件,此行也在双方日程之上,超出正常双边关系的解读并无必要。

众所周知,建立在“石油换安全”基础上的沙美同盟关系,一直是沙特外交和安全战略的基石。然而,新世纪以来,沙美同盟关系不断遭遇挑战。“9·11”事件、“阿拉伯之春”使沙美关系大幅降温;美国实现能源独立,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沙特石油,更是动摇了两国关系的根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也让沙特感到失去安全上的倚重对象。卡舒吉事件虽未撼动两国关系的大局,但也使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此,寻求盟友多元化成为沙特的必然选择。

其中,“向东看”,发展与亚洲主要能源进口国的关系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亚洲已经取代欧美,成为沙特的最大能源出口市场、进口商品来源地,其70%的出口原油销往亚洲国家。2018年中沙贸易额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沙特最大贸易伙伴,沙特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以来,沙特在大多数年份是中国排名第一的进口石油来源地,中国也是沙特原油的最大买家。2018年中国每天从沙特进口的原油达160万桶,约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15%。沙特石油对中印等亚洲国家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在全球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局面下,沙特也需要维护亚洲的“大买家”。新世纪以来,每任沙特国王和王储均访问中国、日本和印度,大有“拜访客户”的意味。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年来俄罗斯在中东的地位不断上升,沙特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持续升温。沙特国王萨勒曼去年对俄罗斯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双方在原油限产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这些都说明,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沙美关系,沙特开始分散风险,在大国间两面下注,甚至多面下注,以对冲单一依靠美国的风险,这从战略和外交层面诠释了沙特王储亚洲之行的逻辑。

促进经济多元化是沙特王储此行的另一重要目标。沙特正在按照“2030愿景”规划,推动经济多元化,以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最近,沙特政府公布了工业化战略,拟投资4000多亿美元发展工业和物流业。“2030愿景”规划的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红海新区和其他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沙特王储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吸引中国投资,助力沙特经济转型。除了在发展战略对接框架下的双边合作,王储此行的一大亮点是中沙开始探讨在巴基斯坦等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沙特对巴基斯坦的巨额援助,投资瓜达尔港的大型炼油厂,有利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市场、投资和出口商品多元化也是此行的重要目标。沙特以往投资对象多为欧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单一,王储此行旨在开拓新的投资目的地和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沙特史无前例地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投下巨资,中沙开始在科技、制造业、渔业、核能等新兴领域开展合作。2018年,中沙双边直接投资增速超过300%。同时,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市场多元化考量,沙特无疑是它们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穆罕默德王储的亚洲之行反映出沙特对外政治和经济战略调整趋势。虽然,沙特在外交和安全上依靠美国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向东看”“向东转”甚至“向东行”,将是未来这个国家的长期战略,这为沙特与亚洲国家互利互惠的双赢合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链接:

http://www.sohu.com/a/295794107_162522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