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宣讲家:(夏文斌)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2日 编辑: lhh

夏文斌: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来源:宣讲家网 2019-12-2 )

摘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对于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9 1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这里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

一、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一)全球化引发意识形态的交融和冲突

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推动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但也引发了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其核心就是价值观的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从未停歇,而且愈演愈烈。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他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上的意识形态冲突已经终结,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都统一到以西方民主自由为普世价值的轨道上来。这个观点在世界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与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念、所谓的普世价值并轨。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我们知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阵地失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也就是说,苏联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所谓的全民国家”“全民党,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也通过意识形态领域撬开了苏联的大门,使得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在苏联社会甚嚣尘上。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必须引以为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我们全党、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听之任之。

(二)经济社会转型带来文化价值多样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就价值观而言,随着人们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的不断增强,功利化、世俗化、个人主义倾向也更加显现。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说过,如果贪污贿赂横行,把经济搞上去还有什么意义?的确。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要是不能正确引导,则可能出现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个人功利主义,给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化价值传播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习借鉴不同文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也将意识形态的斗争引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我们看到,错误的价值观在网上不时出现,虚无主义的历史观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判断,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特别要注意,一些事件在网上经过别有用心的解读,可能会成为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话柄。可以说,信息网络已成了不同文化价值都最为看重也最想占领的平台。这也给我们的意识形态斗争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难题,必须高度重视。

(四)三股势力影响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三股势力,主要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总的来说,先靠宗教极端思想,歪曲相关宗教思想,自行提出一套企图对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社会、反人类的宗教极端思想,以各种方式给普通信教民众洗脑,通过制造一幕幕血腥的暴力恐怖活动,以达到他们所宣传价值观的目的,最后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从而使他们所左右的宗教极端思想大行其道。三股势力的出现,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我们同样要高度重视,必须及时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特别要消除其对各民族青年学生的影响,维护好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

二、警惕四种社会思潮所带来的风险

(一)普世价值

1.何谓普世价值

所谓普世价值,西方学者认为,从横向上看,它具有普遍适用性,超越了一切阶级、民族、国家的界限,为普天下所有人能共同接受的价值;从纵向上看,自产生以后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有任何的改变,即是永恒存在。这是普世价值的两个重要支点。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普世价值是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中国进行价值渗透、改变中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警惕一些由普世价值引申出的错误观念,比如: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等——孕育出了普世价值;人权、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就是普世价值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也在倡导普世价值;甚至马克思主义,因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更应归为普世价值;等等。这些观念都是明显错误的,其背后就是要我们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说普世价值是错误的?从理论上看,普世性是排斥阶级性的,某一价值观,一个阶级赞成,另一个阶级反对,那就不能说是普世价值。也就是说,不同阶级、不同国家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也不同。西方的价值观念适合美国国情,但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使中国更加强大,也不能使中国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苏联的教训就是一个例证。由此,承认价值观念的阶级性,就必然要否定普世性

2.宣扬普世价值的目的

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他们的那套价值观念推崇为普世价值。谁符合他们那一套价值观念,谁就是好的国家、好的政府。谁不符合他们那一套价值观念,谁就是坏的国家、坏的政府,甚至被贴上邪恶国家”“失败国家的标签。这就是说,标准是他们定的。

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要借这个名头,抹黑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文化传统,要么以反对普世价值为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要么引导社会主义国家接受普世价值,成为西方的附庸。由此可见,西方宣扬普世价值的目的是触目惊心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价值观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观念都不是抽象的,都是有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的,也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识和解释是不同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西方国家就不承认;我们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西方就不会接受。世界上哪有什么普世价值。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都与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宪政问题

1.何谓宪政

宪政是资产阶级宪法或资产阶级法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宪法化法治化的表述,旨在以法律手段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制度形式。它的基本内涵归结起来就是三条:一是经济上维护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二是政治上维护以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为基本内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三是意识形态领域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统治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制度。由此可见,宪政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表面上看似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但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精英阶层对劳动人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专政。

列宁说过,不要忘记国家在君主制度和最民主的共和制度下都不过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资产阶级不得不说假话,把(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说成全民政权或一般民主和纯粹民主;但实际上,这种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剥削者对劳动群众的专政民主共和制、立宪会议、全民选举等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我们要对此充分认识,决不能被所谓的宪政所迷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欧美式的宪政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宪政,像现在的英、法、美等国,所谓的宪政,所谓的民主政治,实际上都是吃人政治

2宪政问题的本质

西方宪政民主的要害在于,把党的领导与宪法和法律对立起来,否定党的领导、取消人民民主。实质是要否定我国宪法及其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改旗易帜,把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搬到中国来。我国人民民主与西方所谓的宪政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一些人打出了宪政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同志讨论宪政,是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但是,也有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是要拿西方的标准框定我们,是想把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打入另类。有的人表示,只要不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承认中国是法治国家,就认为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宪法,还要制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都建立这么多年了,60年前就有了五四宪法,八二宪法也实施30多年了,难道我们才刚刚需要什么宪政’‘制宪吗?有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历史虚无主义

1.何谓历史虚无主义?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贬损共产党的领袖、革命先烈以及英雄模范人物,通过歪曲丑化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等方式,达到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各种名目,采取各种手法,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歪曲否定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及人民军队的历史。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表现与危害

第一,以所谓告别革命”“还原历史”“重新评价等名义,攻击、污蔑、丑化党和人民的领袖、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毁灭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者,把虚无的矛头指向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向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这不仅严重败坏了党和人民的领袖、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名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崇尚英烈的真挚情感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历史、尊崇英雄的伟大民族。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向着光明大道不断前行。然而,有人认为,革命损失了那么多人和物,应该告别革命。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当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需要时,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新的生产力得到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最终推动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毅然举起了革命的大旗,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这段历史可歌可泣,我们决不能忘记。英雄模范的精神,我们必须传承下去。

第二,打着学术研究”“解放思想等幌子,有意模糊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问题,质疑或否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销蚀、瓦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这一类相对隐蔽,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曲折,也有过失误。对于这些问题,要正确认识,勇于反思,及时改正。但是,有些人却利用这些失误进行所谓的学术研究,放大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教训,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这些错误观点通过学术语言的包装,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第三,给西方的价值理念、社会制度包裹上普世价值的外衣,向中国推销。在否定马克思主义、诋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美化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口号容易迎合青年人追求自由独立的心理特点,诱使他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转而信奉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从而丧失理想,失去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历史虚无主义,有实有虚,一方面把我们的革命道路、理论实践空心化、虚无化,另一方面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思想美化、实体化。这一虚一实之间,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险恶用心。

总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任何人都诋毁不了、否定不掉的。70年来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得到广大人民衷心拥护的。

(四)新自由主义

1.何谓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极力主张经济全球化,特别强调推行由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其本质是主张全球资本主义化。20世纪90年代,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大多采用了新自由主义性质的休克疗法,其中,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就是经典之作。事实表明,实施了休克疗法的国家,基本上都出现了通货膨胀、外债大增、经济下滑等严重的经济问题,并出现了政府弱化、工会软弱、贫富悬殊、财团控制、腐败加剧、社会混乱等政治和社会问题。

2.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错误认识及其辨析

第一,主张土地私有化和国有资产私有化。历史证明,我们决不能颠覆性地搞土地私有化和国有资产私有化。一方面,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我国国情,只会给我国带来混乱和动荡。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历届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苦探索的成果,符合中国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腾飞。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我们全面实行所谓的土地私有化、国有资产私有化,我们的生产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可能会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政权。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

第二,片面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走出了一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之初,美国、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通过血腥的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即便是在其成熟发展的现代,也是由一些精英阶层在掌控市场,形成垄断。所以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市场行为。

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形式实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同时发挥作用。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低迷,而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关键在于我们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取得非凡成就。尽管现在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保持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保持高度警惕,要清醒认识到,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极力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前面的错误认识一脉相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历史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表明,尽管市场机制在把资源配置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和产业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干预——通过提供信息、协调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补偿自外部性——对于帮助经济体从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要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干扰,这也是意识形态斗争之一。

以上,我们对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四种社会思潮作了一个解析。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社会思潮或隐或现、时断时续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干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三、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一)坚持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面临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国际,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灵活,既要讲有理有据有节又要讲斗而不破。在国内,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斗争的本领和能力。而且,对于错误的社会思潮、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言论,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做斗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毫不含糊、毫不退让,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迈气势,义无反顾地去面对各种斗争,像海燕一样在惊涛骇浪中飞翔。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和解决重大实际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取得最终胜利,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这方面,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要注意避免两个误区。第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对于当今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来说已经过时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在当今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与国内极少数人遥相呼应,妄图把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搬弄到中国,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命运,特别是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命运。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也就是说,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马克思主义当年没有说的,我们不能越雷池一步,马克思主义当年说过的,不管如今形势如何,也要坚决执行。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主要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国外先进经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这样,既解决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又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强化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信心信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决不是本本或条条,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能靠照抄照搬,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如既往地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稳步推进,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典范,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三)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通过通俗易懂地阐释转化为思想信仰和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内在诉求和现实需要。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我们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原本本表达出来,不能跑偏,不能为吸引眼球而有任何夸大、歪曲和改动等。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

第三,要用现代传播语言和传播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用人民普遍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成百姓话语、生活话语,做到具体实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第四,要通过一些详实的数据、鲜明的事例,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要根据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的新态势,从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出发,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吸收、借鉴、运用好现代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段和方式,真正使马克思主义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参与性,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洗礼,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规范。

目前,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时时刻刻维护好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最后,我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面向未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www.71.cn/2019/1202/1068801.shtml

http://www.71.cn/2019/1125/1068063.shtml

http://www.71.cn/2019/1125/1068060.s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