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路径
(来源:《北京高等教育》2021-5-11)
夏文斌
摘 要:新文科建设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着力深化对学科交叉、服务国家能力、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有机结合、人文精神传承与弘扬等新文科学科内涵的认识和提升,通过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抓手,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以协同联动为原则,不断优化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提升新文科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人才培养; 创新
【作者简介】: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当代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面对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的背景和需求,而做出的一个重大学科调整、变革和优化。判断一个学科价值的标准是多维的,但把脉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势,把脉社会发展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则是学科建设价值的核心要义。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所在。在当今社会日益竞争的大背景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的世界格局变化中,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打造一代又一代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青年英才,必将成为我们应对世界发展的挑战、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新文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新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下产生的。目前,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新文科建设都特别关注,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设想,赋予新文科以许多新的功能和寄托。笔者认为,无论对新文科有多少设想,都不能忽略新文科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回顾改革开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可以总结的成功之道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成果,就是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正是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创造性劳动,才整体带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应当看到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全方位地影响着世界发展的格局,随着中国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的人才能力恐慌、创新恐慌、综合素质的恐慌已经十分突出,“钱学森之问”给我们以极大的震动,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反思,但我们尚未系统地拿出应对之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的提出,绝不是在文科学科建设上的技术性修补,而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正本清源并创造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进行把握:
一是新文科建设要明确将理想信念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激荡,无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样的方位,只有夯实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基础,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植根于青年心中,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报效社会,他们就一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新文科建设需要在增强学生综合实力上下功夫。当今世界的诸多实践问题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和系统性,解决这些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正是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导向之一。三是新文科建设需要持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背后就是创新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创新的思想、能力和体制机制,才能于世界竞争的新格局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教育之大计。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新文科的新不是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面对当今世界创新之大势及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把握学科创新规律和导向,不断丰富拓展新文科内涵、提升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1.构建资源共享、学科交叉的新文科建设格局
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既要求专业精准、精细分工,更要求各专业的相互交叉合作形成整体系统。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任何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仅仅依靠一个学科和专业是难以解决的。例如: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从学科导向和应对来说,我们当然需要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的支撑,还需要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的支持,并且这些学科在解决上述问题中不可能单打独斗,需要的是各学科的知识共享、方法共享、数据共享等。要指出的是,新文科建设倡导的跨学科的交流交融,并非简单地对各学科进行各种物理组合,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各学科在应对实践问题中的优势,充分借鉴各学科的学术和实践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建设数字经济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院、数字贸易、涉外法学等研究平台和专业,其目的正是通过跨学科的有机整合,达到解决重要实际问题之目标,进而构建系统化的新文科建设格局。
2.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一流的国家才有一流的大学。从世界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走势来看,国家实力与大学实力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强、世界影响力大,这个国家的大学才有上升的空间。当然,大学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和所积累的知识创新成果也在源源不断地推进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测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学是一个权重很大的测评单位。具体来说,建好新文科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提出重要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是由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铸就了我们时代实践的新辉煌。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正确的理论引领下,聚焦现实问题,能于理论创新,敢于并善于提出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解读和引领。
第二,培育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任务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之所以强调新文科的新,新在何处?就是要面向实践需求进行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内容更新。应当承认,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和内涵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例如:一些学科内容和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实践,有些时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进入社会时发现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又如:我们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学历很高,但进入市场和社会时,因为实践能力缺乏而变得水土不服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学科建设与现实实践需求的对接,通过各种方式,统筹各类资源,以就业为导向,使我们的学生在了解国情、提升解决实践问题能力方面有新的提高。
第三,在推进产学研政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产学研政一体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产”或者说大产业的布局与高质量发展而言,就必须打通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各个环节,而这种打通仅靠产业部门自身是难以完成的;对于“学”或者说高校的人才培养大格局而言,不与产业挂钩、不吸取最新科研成果、不同国家和政府发展战略相对接是难以完成自身任务的;对于“研”或者说服务国家战略的整体系统研究对象和目标而言,如果不去研究消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升、国家和政府战略重心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目标任务;对于“政”或者说国家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而言,需要的是可持续产业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科研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和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从一流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将产学研政打通和相互对接,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第一次蒸汽机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更给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带来新课题。当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就高度关注新技术变化,积极关注国家和政府的战略导向,及时调整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标,由此奠定了世界高校竞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次电气化革命发生在德国,这同样也给大学赋予了新课题。柏林洪堡大学等有着高度的学术和社会敏锐性,关注并研究这一次革命的核心需求,及时调整并深化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既注重基础学科的研究,也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型新技术,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既具有创新能力又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对于第三次信息化革命发起者美国而言,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身在其中,并和这一新技术浪潮比肩同行,打开大门办大学,把大学办在产业中,把产业办在大学里,这两者的深度融合,使得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滚滚而来,这个以人工智能、石墨烯、基因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些前沿领域,中国已经在高铁、核电、装备技术、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有一席之地。对此,中国的高校需要抓住机遇,面向未来,通过产学研政一体化推进,不断提升学科特别是新文科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3.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有机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组成。对于新文科而言,强调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应当承认,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学术范式,尊重这两者的差异,特别是关注基础理论的历史价值和未来存在的意义,更是我们建设新文科必须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但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新文科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回应和解决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就是要体现在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基础理论不能回应社会需要和时代关注,就难以得到青年学生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我们的应用理论如果游离于基础理论之外,就事论事,就可能显出其短视和功利的色彩,青年学生也难以在这些具体实证的个案中得到深沉文化的提升。为此,我们要通过新文科建设,通过教育教学创新,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有机整合,并使两者整合的成果运用于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格局中。
4.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依靠市场和技术而建的新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目前的数字经济实验室、教育数据库、大型网络问卷平台等,都在按照市场化、项目化的经营策略,一改过去文科一支笔、一个本的个体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迁,无疑给新文科建设赋予了许多新的动能。但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无论我们给新文科建设赋予多少新的目标和光环,但有一点是千万不能丢弃的,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永远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意。中华人文精神是一批批仁人贤达,从中国历史和国情出发,不断积累提炼而成,它成为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成为激励中华民族愈挫愈坚、奋斗担当的重要精神动力。同样,世界各国的人文精神都体现并印证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都值得我们互学互鉴。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1.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抓手,推进新文科学科集群和交叉联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当代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先进手段,已经深深影响着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创新。新文科建设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各学科联通的路径和方法,注重在学科交叉中构建新的能够引领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学科新专业。近年来,许多学校通过“数字+”所构建的新文科专业方向,包括数字法治、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安全等,深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具体来说:一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学习效率。传统的大学教育教学,是教师以统一的、系统的、标准的方式授课,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出现,就可以全面精准地测试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包括个性秉赋,从而通过智能精准提升和信息对称式学习,强化场景式和体验式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会明显提升。二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学科科研质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通过智能问卷、大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的结合,推进学科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新文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改革创新
对于新文科建设而言,教育评价是“指挥棒”,关乎到人才培养的标准、资源的配置、学科平台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保障。在学科建设包括文科建设中,有段时间我们过于注重分数、论文、帽子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结果出现了教育评价本末倒置的现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新文科建设中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一是要做到从单一性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要改变仅靠分数评价学生、论文和项目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多元评价体系考评学生,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维指标评价教师。二是从等级评价改为绩效评价。要改变仅靠项目规格、刊物等级等作为考评唯一权重,坚持以绩效为导向,以解决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要权重,使真正有一批能够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人才脱颖而出,并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奖励。三是从工具性评价向具有人文精神评价转变。要改变从工具性标准化评价出发,转向从人的存在、发展和价值出发,从对人的成长性评价入手,不断激励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同向同行。
3.以协同联动为原则,推进新文科建设目标全面落实
新文科建设的新,就意味着要在更大格局中推进文科发展,要使新文科的成果广泛造福社会。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协同联动,不断提升新文科的影响力。一是校内协同联动。做到学校内各部门、各院系的联动。要从新文科整体目标出发,统筹校内的人才、资金、平台和制度建设,形成治理合力。二是校内外协同联动。学校与相关行业可以互聘导师、共建研究基地、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特别是要注重从现实社会实践中寻求新课题,多方联手,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国内外联动。要加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推进中西文化互学互鉴,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dYSRrrVaVsC4DlxUzh7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