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助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03日 编辑: 采编部

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助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21-12-02

今日,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守望未来 智教之道”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开展,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知名高校书记校长及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寻解决之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迈向新征程的过程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如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要全力抓好高校教育教学“新基建”,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学习技术方法、抓教师,通过这“五抓”来托起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他强调,我们要把专业作为教育教学“新基建”的首要抓手。“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改革改到最要紧处是抓好专业。专业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

“教师教育体系就好像是一个传动链,一头挑着基础教育,一头挑着高等教育,教师培养的学生,长大后又回到初中、小学当老师,接着又去培养人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表示,教师在这个传动链中地位关键,教师队伍自身的师德师风、素质品质影响着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是教师能否更好地为国育才、为党育才的重要因素。宋磊表示,教育部正在加快构建满足人民“上好学”愿望的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圆桌对话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小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谢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玉方围绕“强化思政引领 培养堂堂正正的时代新人”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郑水泉认为,“推进课程思政的基础还是课程,不能脱离课程、脱离学生来推进。”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夏文斌强调,如果思政课程解决的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高度,那么课程思政就要全覆盖在专业当中,解决世界观、方法论如何落地、如何接地、如何化为课程学习的收获感的问题。“如何把冷冰冰的数字和鲜活的、富有生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需要做的重要的工作。”

谢辉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秉持“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文化知识是主要食材,思政元素是调料,二者不能割裂,这样才能做出学生喜欢的大餐。”刘玉方表示,培养守正创新人才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课程思政不应是单纯的“课程+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思政,思政当中有课程,把思政的价值导向,润物无声地嵌入专业课教学,这是课程思政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方法。在王小梅看来,课程思政最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信念的问题,通过课程思政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方法上,要润物细无声;在方向上要旗帜鲜明;在行动上,要务求实效、久久为功。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热议的问题。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我国,对基础学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应该如何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的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道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走出去,引进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能力。”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北京工商大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通过在思政上培养学生世界观、方法论;在专业上打牢学生知识基础;在国际化背景下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校园中获得成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认为,想要培养拔尖的基础学科人才,高校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要在学生的本科阶段,就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他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举例,“我们的课程设计强调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有所涉猎。”

在解答“一流的基础学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时,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表示,创新的人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献身科学的劲。他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知行,虽然短,但内涵丰富。“知”包括基础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行”就是要肯钻研,有独立原创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认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各有特点,但通常拥有一些共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以下三方面作为指导思想,一是觉察与反思。觉察,即敏锐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和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实现是通过反思,这是创新人才共同的特点。二是跨界和混搭。现在教育部推进交叉学科的建设,就是跨界和混搭。三是回归和原始化,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华网教育论坛自2010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多年来,论坛持续聚焦当年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前瞻教育发展之势,研判教育改革之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入、全面、前沿的观点。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