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尼特族:学会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盘活家庭社会资源
(来源:《南方都市报》2021-12-06)
近日,南都民调中心发布《尼特族现象调查报告(2021)》,深入分析研究尼特族的群体特征以及现实困境等方面。调查中不少受访尼特族都希望改变现状,摆脱困境。那么,如何才能摘去“尼特族”帽子,尽快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南都民调中心采访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负责高校招生就业、社区服务领域的专业人士,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提供建议。
专家表示:尼特族个人应调整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正确归因,多进行正念训练可缓解焦虑情绪,避免受到消极就业心态浸染,自身更要做好为职业付出长期努力的准备;家庭方面,父母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代际补偿”心理,不要对孩子过度溺爱或苛责,营造放松、平等的氛围;学校方面,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群体特点,提供求职技能、职业心理和就业压力疏导;社会方面,社区应主动对辖区内的尼特族进行摸排登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必要时提供情绪辅导、就业资源链接、技能培训等相关支持。
个人层面:
正面心理暗示可缓解焦虑情绪,自身应做好为职业付出长期努力的准备
对于尼特族的出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学者杨婷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她表示,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普遍鼓励大家追求高学历、高地位、高层次、大城市等工作特征。这种“趋同性”就业偏好使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愈发“稀缺”,加剧了高学历人群之间的竞争和就业难度。从角色预期理论来看,当个体抱有过高的角色期待,并且短期内难以实现时,个体有较大可能选择自暴自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成为尼特族的原因是“未找到理想工作”,其中高学历者占比更多。
面对尼特族“易焦虑”“易脆性”等群体特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彩琦及其团队成员农莹从心理学的角度作出分析。从气质的四大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来看,该群体主要属于抑郁质,他们对情感的体验比较深刻、持久,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具有行为孤僻、多愁善感、行动迟缓、思考谨慎、优柔寡断等特点。在遇到困难时,他们的痛苦感受比其他人强烈,在经受了身心的折磨之后,他们会选择逃避。此外,从众心理也可能诱导尼特族辞职或放弃升学的机会。
那么自身应如何调节,改变现状?陈彩琦和农莹表示,首先要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正确归因。如今就业形势紧张,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会碰到挫折,不要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初入职场感到恐惧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压力,而压力主要源于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我们应多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多进行一些正念训练,缓解自身焦虑情绪,比如“能走到职场这一步,说明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每个问题肯定都有它的解决办法”“我一定能慢慢适应职场生活”等等。
其次,对于尼特族害怕面对的职场人际关系,陈彩琦和农莹还表示,可以从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跷跷板互惠原则”来看待该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才会有趣,既要有原则又要敢于低头。从人际交往心理距离效应来看,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与同事相处时不要拒人千里之外,也不要彼此亲密无间,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此外,对于曾步入过职场的尼特族,杨婷认为,首先自身要尽可能避免受到身边负面情绪影响,拒绝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消极就业心态浸染。其次,个人应端正职业心理,不盲目攀比,要对自身专业和职业之间的联系、区别有清晰且正确的认识。可结合自身专长和兴趣爱好,多元化发展自身就业方向。更重要的是,自身要做好愿意为职业目标付出长期努力的准备,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和资本。
家庭层面:
避免溺爱型或苛责型的教养方式,多给正面反馈提高子女的自我效能感
除了自身原因外,家庭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调查中,受访尼特族表示成为尼特族是因为“父母对我就业要求高,不知如何实现”(13.61%)、“家庭经济充裕,允许我不工作”(9.86%)。
对于尼特族家长过于溺爱保护或严厉苛责孩子的态度,陈彩琦和农莹认为父母可能存在“代际补偿”心理。从格式塔心理学来看,人存在完型趋向,即“未实现的愿望”会驱使人们做更多的努力去实现,比如自己曾被中断的教育,未能从事的工作等等。因此,尼特族群体的父母会竭尽全力投资子女的教育,来弥补自身不完整的心理图形,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后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无形的期待”让孩子选择用“家里蹲”的方式去等待理想工作。另一方面,“代际补偿”还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包容,不希望孩子吃苦,一旦孩子受挫,父母会产生护犊心理。
陈彩琦和农莹表示,溺爱型父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蛮横无理、过度脆弱、缺乏自理能力甚至做出违法犯罪行为;责备型父母会导致孩子胆小怕事、自卑、抑郁、追求完美主义的性格,甚至患上精神疾病。
家长应怎样与子女相处?杨婷认为,“爱而不溺爱,批评而不苛责”是父母对子女应有的教养方式。“给子女一方空间还自己一方天地”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良性相处模式。父母应主动适应角色转换,厘清“小家”和“大家”的边界,积极成为参谋者、建议者,而非干预者、介入者。
而当子女已成为尼特族时,家庭应该提供怎样的帮助?陈彩琦和农莹针对尼特族的心理特征,强调了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的重要性。家人应多给尼特族子女正面的反馈,从言语说服中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或是引导他们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获得的直接经验中提高自我效能感。
此外,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服务总监龙晓芬也结合多年社工服务经验给出了建议。
首先,父母要调整个人心态,要有同行意识。当孩子社会功能弱化后,这段时光意味着父母与孩子有更多相处的时间,父母要放下焦虑心态和催促行为,接纳和肯定孩子已付出的努力。
其次,定期开展家庭会议,营造一种放松、平等的氛围,了解子女的想法。比如引导孩子说出成为尼特族的真正原因、对日后生活的态度和期待,父母鼓励孩子作出相应改变。双方之间应保持“不打骂、不溺爱、鼓励、陪伴”的相处方式。
再次,父母可以与子女讨论家庭现有的社会资本和身边的社会资源,以及孩子可以如何运用这些资源,并给孩子赋能,协助他们成长和重新走入社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甚至可以和孩子去共创一些社会活动,例如小型营商,帮助孩子保持自己的社会功能。这些都有助于尼特族摆脱焦虑、自卑、无动力、无方向的状态。
学校层面:
结合本校专业和学生特点提供职业指导,延长就业率统计周期让毕业生从容就业
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社会的“第一关口”,怎么让大家从学生的角色过渡到职场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松提供了以下建议。
首先,树立全周期人才培养质量观。人才培养不应仅局限于校内,可从更长期、更全面的角度来考量,比如形成高考招生、毕业生就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连贯追踪周期。
第二,建立全周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能力需要系统性培养、引导和训练。高校可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群体特点提供全面、多样性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开展自我认知和探索职业世界,逐步开展就业能力训练,积极参加优质实习实践机会。同时,高校职业发展指导机构也需要和学生心理机构合作联动,关注学生的职业心理调整和就业压力疏导。学生不仅需要提升求职技能等硬实力,也需要提升解决求职焦虑、职场压力等软实力。
第三,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和针对性培养。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研究生就业主动性、竞争力、就业质量较高,出现尼特族现象较少;而本科生年龄偏低,心态不够成熟,就业竞争力较弱,毕业去向以继续深造为主,选择就业比例不高。而近年来考研压力不断增加,选择“二战”甚至“三战”的本科生更有可能成为尼特族。因此需要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和针对性培养,比如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发更多硕士培养项目,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延长就业数据统计周期。按照目前教育部的相关工作要求,对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毕业当年的8月31日。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校招时也对应届生身份有明确要求。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时间都被压缩在本科或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他们要在这一年里要完成课程学习、毕业答辩和求职就业。面对学业、毕业和就业等压力,对于无法进行多线任务或处理好多重压力的学生而言,很容易放弃就业或产生逃避、自卑心理;逃避状态会导致毕业生错失好的就业机会,或无法进入好的求职状态;也有学生迫于同辈压力或者家庭压力,为了就业而选择匆匆进入职场,他们更容易怀疑自己、受挫后一蹶不振。
可考虑将就业率统计周期延长至三年,采用“三年周期就业率统计指标”,通过“初次就业率”、“中期就业率”、“最终就业率”来统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更长的择业期,从容地进行职业选择。
社会层面:
社工中心可提供情绪辅导、就业资源链接、技能培训支持
除了尼特族个人、家庭、学校的努力,受访专家均认同社会营造积极、包容氛围的重要性。陈彩琦和农莹认为,每个岗位都有它的价值,只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也能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工作就是一份好工作。
对于调查中受访尼特族希望参加社会实践,多位受访专家提到社区的作用。比如提供公益性和半公益性的就业岗位,作为尼特族的就业过渡期。其次,由于尼特族缺乏主动求助,因此社区主动对辖区内的尼特族进行摸排登记、提供帮助十分重要。
龙晓芬表示,大多数尼特族不会主动联系社工寻求帮助,通常是其父母在社工走访过程中,讲述孩子的情况并求助。社工每年年初调研时会和村居了解辖区内失业青年的情况。但由于这类青年与社区接触较少,村居也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导致社工较难确认服务对象。
目前社工中心可提供情绪辅导、就业资源链接、技能培训等支持。如遇问题,大家可向当地社区服务中心求助,也可致电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求助。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文轶然
专家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彩琦及其团队成员农莹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学者杨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松
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服务总监龙晓芬
附原文链接:
《南方都市报》《专家谈尼特族:学会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盘活家庭社会资源》
https://m.sohu.com/a/504769880_161795/?pvid=000115_3w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