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社会科学网:(赵崔莉)增强全民体魄 建设体育强国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08日 编辑: liyuqing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4-08)

赵崔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事业稳步推进,取得诸多显著成就,体育健身场馆数量不断增多、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快速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仍存在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实问题。2022年3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的体制机制、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保障措施9个方面系统提出29项改革措施,在各个方向给予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体意见和工作导向。《意见》旨在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充分协调我国人员、场地、设施、服务等体育资源以促进全民健身的事业,不断完善有关保障全民健身的制度,有力推进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应以《意见》为导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夯实重要基础。

优化资源布局,确保共建共享

(一)统筹城乡体育均衡发展

《意见》提出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基础薄弱区域和群众身边倾斜力度,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完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统筹城乡体育均衡发展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不仅要注重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要关注乡村体育的发展和进步。首先,国家在政策方面高度重视乡村体育发展,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发展指引,将乡村体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的战略,提出打造农业与体育产业结合的田园综合体。《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推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程、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明确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价值定位。其次,新时代乡村体育发展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矛盾,表现在城乡体育以及乡村区域之间设施资源分配不均衡。最后,乡村体育发展还存在着政策推进缓慢、执行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意见》的提出,使得乡村体育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引擎:一是乡村体育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赋能乡村旅游发展,从而带动农村产业振兴;二是乡村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的规划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助力生态宜居;三是乡村体育可以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农民风采和精神风貌。

(二)构建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意见》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其中包括培育赛事活动品牌,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立足球、篮球、排球业余竞赛体系,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为主的体育赛事体系,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支持打造群众性特色体育赛事,引导举办城市体育联赛等等。首先,全民健身赛事体系的构建具有人本价值。有益于个体强健体魄、放松精神、愉悦身心、体验到竞技的快乐,通过体育比赛加大与他人的交流。其次,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系的构建具有社会价值。在体育赛事的举办中让更多城市的元素和文化得以体现,营造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增强民众对城市归属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最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具有经济价值。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快速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引领上下游经济的增长,通过品牌赞助、广告投放、文创开发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突出关键问题,狠抓重点任务

(一)打造全民健身便捷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存在场地设施使用难题,体现在缺乏足够的体育设施资源,和现有体育设施资源难以使用的困境。对此,《意见》提出明晰的解决方案和相关规定。一方面,在体育设施新建方面,规定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资源建设共享健身空间。另一方面,在体育设施使用方面。《意见》提出要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场地全面开放共享,支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实行全面开放共享。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推动体育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设施资源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加大现有设施的使用安排,使全民健身战略推进速度更快、实施水平更高、效果更加显著,人民健身满意度更高、参与度更广。

(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意见》提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赛事,公开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及承接标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承办赛事,体现《意见》的包容性。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政府为此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实施过程当中引入社会力量,如企业、行业协会、俱乐部等参与其中,让全民健身战略更高效地推广和落实。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全民健身战略大有裨益,一是社会力量长期在基层活动,了解全民健身工作的基层难点,了解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二是社会力量的参与会使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更丰富,避免政府包办产生的“同质化”问题。三是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减小政府的压力,实现社会力量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带动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岗位。

紧跟时代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把握大型赛事举办机遇

《意见》强调要开展全民健身国际交流,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际赛事为契机,加强全民健身领域国际合作,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合作平带,共同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2022年有三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中国举办,其中包括已经闭幕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到来的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杭州亚运会。大型赛事对全民健身有着显著的推动,例如,北京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愿景变为现实,让更多人民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家门口”的国际体育赛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体育的精彩,激发运动的激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会有更多的大型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大型赛事对全民健身的推动效果会进一步增强。

(二)对接重大发展战略布局

《意见》从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出发,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民健身与经济发展具有互动性。一方面,体育运动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全民健身势必带动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教育的培训、运动保健的服务、体育旅游的推广、体育用品的销售等。另一方面,高质量经济发展战略将会建造更多的专业体育场馆、加强全民运动的硬件设施、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打造现代潮流的健身场景,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意见》面向未来、描绘蓝图,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事关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势必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这与共同富裕的理念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相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相一致。

 

【本文系北京市教工委高校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习近平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教育”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原文链接

http://www.cssn.cn/whjs/whjs_bwyc/202204/t20220408_5402660.s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