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新浪财经:(董秀成)从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说起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5日 编辑: liyuqing

来源:新浪财经-市场咨询 2022-07-21

董秀成

在过去17年间,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推进,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最终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全国碳市场,初步建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2021年7月16日,中国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经运行了一年,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到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达到84.92亿元,可见成效初显。

一、碳市场概念源于西方理念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演变和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上,欧美等西方国家以不断创新为特征,在各个领域不断推出创新思维、技术和管理,其中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约束碳排放行为,并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进行交易,这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各类生命的源泉,如果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那么就意味着对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构成难以预料的损害,甚至可能危机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空间。

人类衣食住行始终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既然人类可以将衣食住行如服装、粮食、房屋和出行等作为商品进行交易,那么从理论上讲,人类同样也应该可以将生态环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也就是可以建立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价格。

对于某个国家来说,环境生态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与政府和公民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具有高度认识和责任感有关。

人类从来不担心有思想或想法,担心的是缺乏科学、成熟的思想或想法,也可以这样说,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时机已经成熟的思想或想法,这正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不断演变和前进的根本原因。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人类问题层出不穷,但是人类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不断纠正自我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问题,人类必须有意识、有决心、有信心和有能力解决这一事关人类道德伦理的复杂问题,逃避问题肯定不是人类的聪敏之举。

人类很聪明,解决问题不宜被局限于某些具体措施或具体困难,尤其不能受到困难约束而裹足不前,进而出现自我内耗和分散时间和精力,反而应该采取渐进式方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在这个世界上,稀缺资源都是由价值的,因此就必须为稀缺资源标出价格。

任何一种资源,只要设计定了价格,拥有了价值,那么消费者或相关者为了降低成本之处或减少代价,便可自然而然地珍惜这种资源,不会轻易浪费这种资源。

任何一种资源,如果价格高了,那么就会对其消费或使用产生了约束力,反之,如果价格低了,那么就会产生消费需求或廉价使用,这种资源便可能消耗过快,消费者难以珍惜其拥有。

有了思想,便有可能产生一种假设,如果光是论证假设,那么这种思想不过就是一个假设而已。

如果你投入了财力、物力和人员,人们才可能认真对待你的假设,重视你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才真有可能成为现实,思想的价值便可有得以体现。

如果生态环境没有价值理念,没有价格,那么整个大自然或许便进入一个无序状态,自然界或许就成为免费的自助餐。

生态环境商品的所有权其实很难定义。

不过,可以借鉴土地权,比如某一块土地或属于农民,或属于政府,同样可以推断,必须定义一种产权,就是碳排放权利。

比如,通过可以限制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才能限制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

建立碳市场,客观上需要解决如下问题,比如谁拥有排放权?如何分配排放权?如果有些人被赋予特殊优势,那么是否会损害市场系统?是否会产生不合理财富分配?如此等等。

市场有时候很简单,可以将那些可公度的商品赋予市场价格,但有时候似乎又很奇妙,也可以将那些似乎不可公度的资产赋予市场价格,包括环境价格、生态价格、能源使用权和温室气体排放权等等都赋予了市场价格。

从市场买卖关系来看,“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其实与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从全球范围来看,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局势、能源供应和安全保障、新冠病毒等诸多因素可能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也可能减缓进程,但是从未来趋势上看,应该不可能阻止基于市场机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持续进步,因为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将自身后代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试错”对象。

目前,要建立一个同时适合所有国家的碳交易制度,可能并不实际,因为各国国情差异性实在太大,经济发展、社会观念、传统文化和气候意识难以协调和统一。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在酝酿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期待最终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预计将会异常艰难,或者说,不可能很快成为一种现实。

从目前来看,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尽快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制度和全球统一的碳市场,因为这种想法与现实存在脱节,并不符合国际贸易中政治、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因此必须从区域和国别开始。

可以想象,当西方人首次提出碳市场概念时,当然会面临公众审判或批判,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力也可想而知,也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理解和接受。

然而,西方人提出了这个概念,而且付诸于实践,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已经逐渐接受了这样概念,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持续接受这种概念。

但是,解决问题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碳市场建设基于制度创新

中国向来具有学习精神,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不断探索和试点,最终建立起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碳市场,并且已经取得重大成效。

中国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本质上就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对于任何行业或产品,建立市场体系,必须考虑或处理好四个维度的问题,如此才能确保交易的收益具有成本效益,而一旦没有成本效益这种基本关系,市场便成为无效的工具。

第一个维度是法制,包括立法和政策制定,本质上就是为市场交易相关者,包括买卖双方和相关主体等制定游戏规则,作为一个玩家,你如果想加入这个游戏,那么你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

第二个维度是监管,也就是要有专门机构,比如监管机构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管,确保市场游戏者不能脱离第一维度,如果不按照规则行事,那么就是违法或违规,必须接受惩罚或约束。

第三个维度是交易模式设计,这对于任何一个交易平台来说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关键是必须在法制基础上设计交易的公开、公平和透明,绝对允许“黑箱”作业,不能歧视任何交易主体。

第四个维度是交易合约设计,这也是每一个交易平台必须做的事情,核心是将交易标的“标准化”,规范市场交易过程和执行过程,明确市场交易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当然也要便于市场监管。

就中国的碳市场而言,目前的标的物主要就是“碳排放权”,第一维度“法制”需要立法机构(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和政府(国务院或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来完成,第二维度“监管”由市场监管机构(如证监会等)负责,而第三维度“交易模式”和第四维度“交易合约”由交易市场平台机构(全国或地方各大碳交易所或交易中心等)负责制定。

对于企业或金融机构来说,上述交易标的物形成了有成本效益关系的资产,也就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碳资产”概念。

同样,一般商品市场建设需要基础设施,而碳市场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易平台软硬件建设等。

中国政府通过相应机制为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并将这种碳排放权作为交易标的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这就是中国目前碳市场的主要框架,但是随着未来发展,交易标的可能还要增加。

在目前中国碳市场中,交易双方都是企业实体,如果有企业买,那么就需要有企业卖,否则就没有市场而言。

卖方形成过程很简单,政府为企业发放或分配碳排放配额,如果某个企业实际碳排放额小于政府发放额,那么多余部分就可以在市场上去卖,这就形成了卖方。

相反,如果某个企业实际碳排放额超过了政府发放额,那么不足部分就可以在市场上去买,这就形成了买方。

三、中国碳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有5个,分别位于欧盟、美国、韩国、新西兰和中国。

中国碳市场建设始于2011年,先是从地方试点起步,逐渐摸索经验,进而为建立全国碳市场奠定基础。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行周期履约完成率达到99.5%。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数据,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了52周,既242个交易日,累计参与交易的企业数量超过了重点排放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

全国碳市场在第一个履行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从成交量来看,自开市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

碳市场启动一年来,各月成交量差距较大,而且交易量随着履约周期变化明显。

2021年12月成交量最高,为1.36亿吨,成交额58.14亿元。

2022年3月成交量最低,为70.9万吨,成交额3996.9万元。

在成交价格方面,价格逐步上升,启动首日开盘价为48元/吨,目前已经达到60元/吨左右,最高曾达到62元/吨。

2021年10月,成交价最低,为38.50元/吨。

2021年12月,成交价最高,为62.29元/吨。

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与启动当日相比价格涨幅20%左右。

碳市场概念虽然源于西方,但是中国借鉴西方经验,并将自身文化和专业知识与西方理念相结合,创造性的建立了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碳市场,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重大创新。

在这个试产过程中,似乎看起来比较缓慢,但是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已经走在碳市场建设的前沿。

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在碳市场的开户率达到100%,说明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与碳交易已经成为排碳企业的重要经营成本,合理安排碳排放与生产计划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经营活动。

四、中国碳市场运行问题

虽然,中国碳市场目前平稳有序运行,但是发展存在市场交易整体活跃度较为有限和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仅仅包括控排企业,而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暂未允许入场,因此市场流动性比较低。

在交易量方面,显然面临交易量过小问题,除启动首日成交了410.4万吨以外,其他时间日交易量基本维持在数十吨左右,比如在2022年7月4日,交易量仅成交10吨。

在行业方面,全国碳市场目前仅仅纳入了电力行业,而其他行业还没有被纳入市场,交易主体过于单一,风险偏好比较相似,进而影响了交易的活跃度。

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造成了多种消极影响,比如碳价信号的权威性不足,难以有效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和决策。

如果碳价不具有强大的权威性,那么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也十分有限,市场机制在实现减碳目标上作用便十分有限,国家整体“双碳”目标的实现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过,必须认识到,解决碳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并非容易,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解决这个问题,预计还需要一定过程。

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后,国家将逐渐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碳市场还存在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因此应该适时引入风险管理工具,防范交易风险。

国家应该加强碳金融相关研究,适时上市碳排放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高交易活跃度。

五、中国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气候危机将危及人类后代,危机我们的子子孙孙,某些沿海城市比如上海、深圳、天津等都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危机,波及成千上万的人口,因此中国“双碳”战略不可能发生逆转。

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的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展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了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作用。

从现实来看,中国碳交易市场从初期的起步建设到目前的运行稳健,可谓进步不小,这为进一步扩大其他涉及排碳企业加入其中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202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交易监管机制,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今后几年之内,如果中国政府逐渐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之后,那么预计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增加到70亿吨,大体上可以覆盖60%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可以想象,随着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未来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潜力值得期待,规模庞大,交易活跃,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未来市场不断健全,更多投资主体进入市场,在碳中和目标引导下,预计未来两到三年交易量可能实现指数级增长,中国有望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引领者。

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学者、政治家还是企业家,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尝试各种可能,希望将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的东西,或者说,每个社会精英受试图让自己都领先于时代,其唯一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谁希望自己落后,而是希望领先于时代。

中国企业家应该具有敢为天下先之精神,而企业家精神本质上就是领先于时代的精魂,一旦你落后于时代,那么你就将无法维系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满足现实需要不是企业家的重要选择,而贡献于未来社会需要才是关键。

在整个中国大地,机遇从来不匮乏,匮乏的是掌握机遇的人,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对于企业家来说,除非你提前做好了准备,否则一旦未来碳市场快速兴起,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你或许就已经被淘汰出局。

 

 

附:视频新闻链接

燃油附加费上调创新高,董秀成:航空公司机票价格不会涨太高_手机搜狐网 (sohu.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