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社会科学网:(赵鸿燕)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14日 编辑: 朱向峰

中国社会科学网:(赵鸿燕)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2023-04-06 作者:赵鸿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进一步展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全球文明倡议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注入强大正能量。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的提出,可被视作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转向风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从国际社会的融入者、参与者转向国际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围绕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成果日益丰硕、耀眼,为国际社会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全球文明倡议从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框架范畴,可被视为是其中的一个子范畴,和其他两个子范畴共同服务于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繁荣稳定,形成互相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关系。

   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的能力,通常是一国公共外交政策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成果,以及这些“中国方案”后面的公共产品理念,说明中国国家战略思维的系统化、国家战略理论的范畴化,也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能力加深的体现。从“全球发展”到“全球安全”再到“全球文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方案日益完善。作为一种文化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对世界的又一大重要贡献,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所做的又一基础性储备。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比如,在国际商务交往活动中,总有一些因为跨文化障碍而导致的失败案例。全球文明倡议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及其中蕴含的非“零和博弈”思维,将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克服文化的成见与偏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异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

   全球文明倡议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从文明维度出发,通过文明对话解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时代命题。从文化层面上讲,全球文明倡议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大道”“大同”等思想内涵,与世界人民崇尚和平的愿景相结合,在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予以创新和发展。“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源自中国先秦的《礼记》。当时的“天下”并不是“全球”“全世界”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发展,这个概念也随之不断发展,“天下”的外延扩大到了“全球”“全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守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文明特质,弘扬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智慧”,为世界各国民众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方向。

   全球文明倡议展现出来的价值观不同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的明显区分:一是价值观导向不同。西方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主、自由、人权、良政”等,其价值观导向是个人导向、利己导向。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内容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兼容并蓄、互学互鉴,其价值观导向是集体导向、共荣共享导向;二是传播理念和方式不同。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价值观外交”,呈现出“自推式”甚至有时是“强推式”的价值观输出方式,利用“民主叙事”或“人权叙事”等方式,甚至渲染“文明冲突”或组建“价值观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挑起意识形态对立,控制全球媒体议程和国际传播话语权。而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理解文化的不均衡性和复杂性,强调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不将一己价值观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呈现出“海纳百川”这种“吸纳式”的传播方式。可以用一句诗来概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发挥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就是要做到“乱中求稳”、“乱中求变”。要“乱中求稳”,需要认识“乱局”的根源之一,即美西方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往往使世界陷入“文明冲突”的陷阱。“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唱衰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多重挑战与全球性危机叠加,严重妨碍正常的国际交流,阻碍全人类的安全、合作、发展与进步。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将使人类最终走向持续和平、合作共赢的光明前景。“乱中求变”即求“秩序之变”。当今世界,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文明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民众之间国际交流的范围也在扩大。文明是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和精华沉淀,以“文明”为倡议,在“乱局”频发的形势下能够起到去伪存真、吐故纳新的作用。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从文明层面为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繁荣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独特的中国贡献。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