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南方日报》:(蓝庆新)金砖有望“添砖” 世界期待“加瓦”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1日 编辑: wangzheng

《南方日报》:(蓝庆新)金砖有望“添砖” 世界期待“加瓦”

(来源:《南方日报》2023-08-20)

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下称“金砖峰会”)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为三年多来首次线下举办。

“一切准备就绪,峰会已进入倒计时。”南非政府官方新闻网站15日发文称,“全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在我们身上。”

媒体普遍预测,在本届峰会期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望实现“添砖加瓦”。日前,南非方面表示,超过40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23个国家已正式提出了加入申请。

“这具有象征性意义。”“金砖之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金砖国家需要更多关注可合作领域,如气候变化、传染病控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等。”

金砖“成色”如何?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五国GDP总和占比已超G7

金砖峰会时隔五年,将再次走进非洲。本次峰会期间,巴西、印度、中国、南非四国领导人将在南非参加线下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以视频方式全程参与峰会。

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和今年峰会的主办方,南非对本次峰会充满期待。南非政府官方新闻网站15日发文称,期待在今年加强同金砖国家伙伴关系,为南非、金砖国家、非洲和“全球南方”国家的人民带来福祉。

作为世界新兴市场,金砖国家一度面临增长放缓,不断有人提出“金砖褪色”。在奥尼尔看来,判断金砖“褪色”与否的核心指标,是它们个体和综合的GDP增长率。

事实上,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在金砖机制下开展深度合作,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根据英国宏观经济研究公司橡果宏观咨询公司整理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五国贡献了全球GDP的31.5%,已超过由发达经济体构成的七国集团(G7)所占的份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说,金砖国家取得的这些发展成就,说明新兴经济体具备强劲发展活力,也证明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下降,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正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智库主任冯兴科表示,金砖国家的合作从经济金融,到政治安全,以及到人文交流、气候合作等,这充分体现了金砖价值的丰富提升以及影响力的不断增加,为诸多全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金砖方案。

随着各国合作持续深入、领域逐步拓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涉及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数十个领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重要合作平台。其中,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自2015年新开发银行成立至今,已批准贷款项目近百个,总额超过300亿美元,保障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开发银行向成员国提供100亿美元的抗疫紧急贷款,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挥“金砖担当”。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对现有的国际秩序的一个有益补充、对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的有效探索。同时,该机制也是“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典范,为存在众多差异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合作机会和引导方向。

金砖能否再扩容?

大势所趋,但仍需更多协调

2017年,中国在厦门金砖峰会上开创性提出“金砖+”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联络。2022年6月,中国在第14届金砖峰会期间正式提出扩员倡议,获得多国积极响应。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娜莱迪·潘多尔8日表示,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孟加拉国等23个国家的领导人已正式表达加入金砖国家的意愿。此前,南非亚洲及金砖事务特使阿尼尔·苏克拉尔表示,超过40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各国缘何将热切目光投向金砖机制?

“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等西方主导的老牌组织中,这些国家得到的代表性不足。”奥尼尔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因此,加入金砖机制具有一定象征性意义。”

对此,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也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现有国际机制中的话语权普遍不足,亟须协调集体行动的平台。以金融治理为例,金砖五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50%,但它们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却都不足15%。

“与其他组织相比,金砖机制是新兴经济体大国的合作机制,集聚区域代表性和发展中大国代表性,其经济地位、国际以及区域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发声。”蓝庆新指出,金砖机制近年来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成为更多国家期待加入的重要因素。

王辉耀亦认为,“金砖+”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认可,说明金砖机制正在走向成熟,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而就本届峰会上即将讨论的金砖扩容议题,日前已有多个金砖成员国表达积极态度。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3日表示,金砖国家的扩员将有助于该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巴西总统卢拉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金砖扩容表示欢迎。卢拉说,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家加入金砖国家行列非常重要。从全球角度来看,金砖国家可以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金砖机制能否在本届峰会期间实现扩容?

蓝庆新认为,金砖机制扩容是大势所趋。不过,各国或持负责审慎的心态对待这一趋势。“金砖机制扩容后,其影响力将更大,也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不过,新成员的加入也需要现有金砖各国的共识。同时,各国也需要就经济发展、政治诉求等问题进行协调,同时还要面临发达国家的阻碍等挑战。”

王辉耀认为,新成员的加入,能够为金砖机制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要素禀赋,为金砖国家提供更多新的合作机会和经济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这可能也会让金砖机制面临更多风险的挑战。因此,金砖机制扩容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或难以在一次峰会上直接决定结果。

在徐秀军看来,金砖机制能否扩容,还有待观察。金砖扩员将增加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采取共同行动的难度,同时扩员标准也可能成为金砖国家分歧的来源。

“共同货币”能否成形?

各国可能会就该议题进行初步讨论

除了扩容外,本届峰会的另外一个重点议题是“共同货币”。

14日,苏克拉尔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本次金砖峰会期间,各国将讨论深化成员国之间在贸易中使用本币的问题,其中重点是建立共同支付系统等议题。同时,此次峰会可能还将讨论成立一个技术委员会,以考虑筹划潜在的“共同货币”。

推广本币结算或开发“共同货币”为何被纳入金砖峰会议程?蓝庆新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下滑,且美元霸权逐渐衰落,美元收割世界经济成果的做法日益引起各国不满。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7月2日在“世界和平论坛”上表示,美国滥用美元特权,体现在金融制裁、扣押主权国家外汇储备等行为中。在没有单一货币能够完全取代美元的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是建立一个适应能力更强的、新的货币体系。

就是否应开发“共同货币”,金砖国家内部已开展持续数月的热烈讨论。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支持金砖国家开发“共同货币”,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早在3月,巴西已同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

而在7月21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方的目标是更多使用本币进行结算,“共同货币”可能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冯兴科看来,俄乌冲突背景下,美西方将金融制裁武器化,动摇了以美元为核心的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目前,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推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王辉耀认为,作为在美元和欧元体系外的一个新选项,金砖国家建立的共同支付系统将增加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汇率和储备货币等风险。但是,金砖国家尚未达成共识,本次峰会期间,各国可能会就该议题进行初步讨论,就可操作性、技术和共识性问题,可能还需要更长的讨论周期。

金砖如何为全球“加瓦”?

中国应在金砖深化合作中起到引领性作用

苏克拉尔在日前的媒体吹风会上曾透露,本次峰会一共发出70封邀请信,其中包括54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以及“绝大多数”南半球国家领导人与会。此外,联合国秘书长、非盟委员会主席等20位国际及地区组织领导人也将受邀参会。

这足以令本届峰会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这次“超级峰会”,将成为金砖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秀军指出,金砖机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为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了创新实践,更为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作为一个全球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新型合作机制,金砖机制未来仍将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次南非金砖峰会将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看到金砖国家所具备的影响力,也将使更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看到解决本国贫困、就业、民生等问题的希望。”冯兴科说。

蓝庆新则指出,中国应在金砖合作中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金砖国家搁置争议,扩大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协同,维护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金砖深化合作中起到引领性作用。

“金砖国家需要更多关注可合作领域,如气候变化、传染病控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等。”奥尼尔说。


附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20/c8012942.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null&appversion=10300&firstColID=11268&enterColumnId=0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