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2023-9-22)
徐雷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基础前沿研究愈发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部”,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做好“选育护”体制机制设计,让更多有潜质的“好苗子”破土而出,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厚植根基。
在“选才”上,应拓宽识才赛道,增进聚才黏性
基础研究发展至今,要在“无人区”做出颠覆性创新成果,第一步就是选才。
一要多元选鉴,拓宽“识才”赛道。目前基于“英才计划”“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等,我国已总体实现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整体布局,接下来应在优化识才辨才机制上下功夫。要发挥专家力量,推动顶尖专家和导师广泛参与选拔推荐的全过程,鼓励优秀“伯乐”涌现;要拓展选拔机制,增设面向“偏才怪才”的特殊赛道,探索分类制定选拔方案,挖掘更多“千里马”;要完善鉴才标准,破除唯分数单一导向,综合考察申请人品质、价值观、思维能力、学术兴趣等因素,选拔情怀、素质、天赋兼具的未来领军人才。
二要加大科普,增进“聚才”黏性。当前,全社会对基础学科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应通过广泛宣传,破除公众对基础学科固有的“冷板凳”“冷门”等刻板印象,凸显基础研究对人才成长的有用性,尤其在创新思维方式、夯实底层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上的独特优势,涵养从事基础研究光荣高尚的价值观念,吸引有志向、负责任、甘奉献的优秀青年积极投身,汇聚力量。
在“育才”上,应注重价值塑造、氛围营造与机制锻造
倾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的基础学科育人平台,着眼长远,加强谋划,夯实根基,多链联动。
一是价值塑造,树立“志趣为先”的育人理念。在“志”的方面,加强价值引领,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式,激励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推动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求真之志,涵养为民情怀。在“趣”的方面,依托重大科研任务,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基地,为学生拓展进阶式科研体验,激发研究兴趣和探究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投身基础学科的内生动力。
二是氛围营造,发挥“书院养成、大师引领、导师指导”的多维链条育人优势。书院制是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全国现已有200余所高校在推进书院制改革。应继续充分发挥书院制学习与生活空间共享、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融、素质育人与环境育人共促的特点,进一步统筹优质资源,拓展学生间社区园区型交流渠道,构建朋辈共同体意识,培养具备“整合-复合-聚合”能力的前沿基础研究人才。大师引领旨在提升境界,满足学生精神需要,可探索组织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专家为基础学科学生系统授课、开设讲座,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大师声音、感受大师风采,以大师的言传身教强化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导师制重在打造协同育人机制,满足学生的科研实践需求。应优选导师及团队,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带领学生接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前沿,助力实现学科的打通、知识的融通、角色的变通、生活的贯通。
三是机制锻造,打造“课程建设、贯通培养、国际交流”的一体育人平台。在课程建设方面,应以宽口径厚基础为主基调,提供模块化的课程选择,如设置以“难、深”为特征的基础课程、以“广、博”为特征的通识课程和以前沿为特征的专业课程,加强启发式、探究式、递进式课程建设,强化能力锻炼与素养培育,聚焦提升学生的思辨力、专注力和前沿感知力。在贯通培养方面,目前高校多采用衔接本科阶段、贯通硕博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难点在于不同层次知识体系的重构整合。应避免“拼凑式”和“重复式”贯通,而要结合学科特点,明确知识体系的层级、关联性和先后顺序,系统梳理课程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形成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学习、思维训练、能力提升的整体协同,保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道路的连续性、高效性。在国际交流方面,要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培养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多方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完善中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邀请境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在地国际化,着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
在“护才”上,应健全科学评价,提供多维支持
要想让“好苗子”留得住、立得好、墩得实,还需要辅以坚实的护才机制作为保障。
其一,要健全科学评价,完善动态进出机制。在评价考核上,不应简单“唯成果论”,而要坚持长周期评价、系统性评价,综合评判学生科研天赋的展现度、兴趣的持久度、工作的勤奋度、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定力等。对于确实不适合并对应用学科感兴趣的,可以向应用学科分流,在应用学科中表现出基础研究特殊天赋的,也允许遴选转入,进一步完善基于多阶段审视、多角度考察的动态进出机制。
其二,要提供多维支持,为人才潜心科研保驾护航。首先是提供科研专项资助支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虽有“慢变量”特征,但在素养训练、科研参与、团队协作等环节仍要“快步走”,以便“早进阶”。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启动优秀本科生资助试点,并加大了优秀博士生支持力度。高校也应探索向学术志趣坚定、科研天赋突出的高年级学生提供专项科研支持,鼓励其尽早感知学者身份,锤炼领军能力,为今后挑大梁、担重任奠定基础。其次是提供未来应用场景指导支持。学生若对基础学科应用前景缺乏认知,可能动摇“静待花开”的耐心。应运用实例讲解、现场观摩等形式做好“基础-应用”转化场景的演示指导,帮助学生真实体验基础知识的有用性、先导性,切实感受基础学科对个人、对社会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坚定基础研究远大志向,汇聚服务国之所需的“强磁场”。最后是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基础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厚积”中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慢工出细活”“功到自然成”的信念,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要配套增设心理类、美育类、体育类选修课,以德启心、以美润心、以体强心。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院副院长。)
附:原文链接
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3-09/22/content_36849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