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华夏能源网:(董秀成)对话董秀成:中东“火药桶”再次引爆,全球石油危机会重演吗?| 零碳鹏友圈②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17日 编辑: liyuqing

(来源:华夏能源网 2023-10-16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突然对以色列发动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袭击,当天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弹。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发起代号“铁剑”的军事行动对哈马斯展开打击。这一周以来,巴以冲突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每一天,都充满着令人压抑难忍的血腥味,大楼被夷为平地,无辜平民被残忍屠杀。人道主义灾难在蔓延,仇恨的种子越埋越深。截止当地时间14日,冲突已导致近4000人死亡。这还只是开始。在加沙外围,30万以色列大军完成集结,以军已通告110万巴勒斯坦人24小时内撤离迁往加沙南部,大规模地面战一触即发。哈马斯则回应称:已为以军任何地面军事行动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一场更大规模的血雨腥风,已近在眼前!这是足以改变中东格局的一周。中东地区向来就有“火药桶”之称,每一次冲突不仅造成生灵涂炭,更引发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冲突爆发后的第一个交易日,WTI油价跳涨4.32%至86.37美元/桶。10月13日,国际油价大涨近6%,布伦特原油及WTI均录得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本轮巴以冲突将走向何处?石油危机会不会再次上演?国际油价会不会持续大涨?就这些热点问题,10月11日晚,华夏能源网大咖直播对话节目「零碳鹏友圈」第二期做出探讨,华夏能源网创始人兼CEO王康鹏与知名能源经济学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董秀成展开了深度对话。

以下为直播对话精华,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编辑整理后发布:

中东“火药桶”为何突然引爆? 

王康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东局势相对和平,此次巴以冲突为何突然爆发?发生的时间点有何特殊意义?董秀成:这次冲突的发生,是出乎好多人的意料。最近这两年来,中东大环境整体是走向和平的。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跟沙特这两个历史上长期敌对的国家,都恢复了外交关系。许多阿拉伯国家也表态释放积极信号,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趋暖。在巴勒斯坦各方势力中,哈马斯是比较激进的一支,其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消除以色列,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反对任何关于巴勒斯坦土地的妥协。局势越缓和,对他们越不利,他们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更没什么机会,未来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从这个角度看,哈马斯突然发动袭击也符合逻辑。

王康鹏:从目前各方动态看,这次袭击是哈马斯单独行动,未来阿拉伯国家会不会集体参战?有没有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可能性?董秀成:对哈马斯的行动,我们不能简单看成是完全孤立的单独行动。不管是哈马斯还是巴解组织(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背后都有伊斯兰世界的支持力量。他们如果没有资金、没有武器,什么都干不了,这背后的支持力量肯定是存在的。这些国家可能是在背后支持,从表面上看,不至于像前五次中东战争那样,直接参战和以色列打。从目前局势看,阿拉伯世界整体是比较克制的,他们只是在语言上、外交上对以色列做了谴责,但是并没有实际的军事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不希望冲突扩大化。总体判断,我认为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能排除。

王康鹏:巴以冲突发生后,各方都在敦促停火,目前看有走向和平的希望吗?董秀成:短期来看,停火很难。哈马斯发动突袭,是给以色列带来了严重杀伤,但到目前他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以色列方面,把哈马斯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够灭掉它。当然这个难度很大,哈马斯会化整为零,去打游击战,很难完全被消灭。从长远看,未来双方打到一定程度后,最后还是要停火,双方都互相灭不掉。

中东的矛盾冲突延绵上百年,宗教的、政治的、民族的矛盾错综复杂,看不到和解的可能。如果要彻底解决冲突,还是要走联合国决议的两国道路,在这个非常敏感的地区建立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后大家签署和平协议。我个人认为这是遥遥无期的,走到这一步非常难。

冲突会不会引发石油危机?

王康鹏:冲突发生后,国际油价出现波动,但基本稳定,目前维持在85美元上下。对于这样的油价走势,你怎么看?是否充分反应了冲突带来的影响?董秀成:今年的油价,跟去年相比明显呈下滑趋势。一方面,俄乌冲突已相对比较平缓,大家对拉锯战也习以为常了;另一方面,大家不太看好世界经济,美国欧洲的经济复苏进程都不理想,油价往下走是必然的。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和沙特在联手稳油价,两国自愿减产130万桶/日的计划会延长至今年年底。俄罗斯、沙特如果不联手稳价,油价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水平。哈马斯袭击发生后,国际油价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涨,但是上涨一天后又比较平稳。从市场反应看,大家判断这个事还是一个短暂的突发性事件,资本方和投资者还是相对比较理性的。只要伊朗、沙特这些产油大国没有直接介入,对市场供需和国际油价的影响就比较小。

王康鹏:前几次中东战争中,中东产油国发起石油禁运,引发全球能源危机。这一次的巴以冲突,会给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出口政策带来什么影响?董秀成:过去几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采取了极端的石油禁运等措施,但现在不会了。中东产油国基本上都是欧佩克(OPEC)成员,欧佩克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推行限产保价政策,通过产量的调整来稳定油价,这个政策它不会改变。现在又加一个OPEC+机制,主要是以俄罗斯为首的一些非OPEC的成员国加入,他们一起联手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产油国的限产保价政策,到一定程度后一般都会适可而止。油价也不能太高,太高就会抑制需求,加快消费国的能源转型,产油国自身也会遭受损失。所以,阿拉伯国家会采取相对温和的石油政策,既不能让油价低的承受不了,也不会让油价高的出奇。

王康鹏:沙特石油年产量 4.7 亿吨,在中东产油国中拥有较大话语权。在冲突爆发前,沙特向美国白宫表示,如果油价持续高企,沙特愿意在2024年初提高石油产量,借此向美国传达友善信号,进而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此次巴以冲突,会不会让沙特放弃承诺的增产计划?董秀成:对于美国白宫的要求,沙特必须会考虑,沙特毕竟在表面上还是美国的盟国。但是白宫的想法沙特不一定完全听,跟过去几十年的言听计从不同了,现在双方的利益诉求也不不太一样。

巴以冲突是不是会影响到沙特的政策决策,要看这个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假设巴以冲突最后升级,甚至是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人伤亡,沙特必须得做出姿态,不能说为了讨好西方放弃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冲突没有升级,沙特还是会信守对美国的减产承诺的。

国际油价未来走势如何?

王康鹏:对于今年到明年的国际油价走势,你怎么预判?董秀成:国际油价的预测很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经济的、政治的、军事外交的变化等等,特别是地缘政治,每一个重大的事情对油价都会有风吹草动的影响。这是一个规律,油价的每次上涨或者下跌,背后肯定都有驱动因素。但不管怎么样,关于油价的讨论最后都要回到供需基本面上来。供应和需求之间不会产生大的失衡的情况下,油价为什么会暴涨或暴跌呢?这不符合逻辑。即使是巴以冲突这种重大的突发政治事件,影响也是短暂的,它不可能是一个大趋势。我个人判断,在今后几个月之内,全球范围内不具有高油价的支撑力量。从供应能力来说,它并没有出现说萎缩了;从需求来说,也没有快速增长,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在未来几个月之内没有可迅速增长的空间。所以我认为油价的变化还会比较平缓,合理的各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在60到80美元每桶之间。

王康鹏:如果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上涨,对中国经济和普通消费者会带来什么影响?中国可以提前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高油价?董秀成:油价不管是涨还是跌,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油价很高,对油气上游企业,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来说,获得的利润空间就很大。但是对于下游企业来说,会影响冲击比较大。但总体来说,高油价对中国是弊大于利。中国进口的油气规模很大,如果国际油价很高,一方面对我们的经济复苏不利,另外也会推高我们的国内成品油价,导致通货膨胀加剧。高油价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直接的感受是加油成本的上升。但也不必过于担忧,成品油价格并不会涨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按照我们现行的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是上有“天花板”——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不再上调;下有“地板”——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成品油价按原油价格40美元加正常加工利润率来计算。

王康鹏:中国海外原油进口占比极高,本次巴以冲突会不会影响到中国能源安全?董秀成: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很核心的问题是进口来源和进口通道。我国从中东进口原油主要是从从波斯湾出来,然后进入到我们南海的通道。巴以冲突只要没有美国、伊朗、沙特直接参与发生战争,那波斯湾就没有问题。巴以又不产油,又离我国进口通道远,不会影响我们原油进口的安全。

附:「零碳朋友圈」(第二期)直播嘉宾董秀成教授简介:董秀成,著名能源经济学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长期专注于能源经济领域的研究,是国家发改委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特聘专家、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咨询专家、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同时还是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Petroleum Science》等杂志编委会委员等。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M4vF0ak5A0vcsq8MMrdNA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