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023-10-10)
赵永升
本月初,法国《快报》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所谓“中国间谍”的调查文章,文章认为“中国间谍”问题正让法国高校经历“痛苦觉醒”。就在上个月,法国《观点》周刊发布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提到所谓“中国对(法国)科学研究的威胁”,宣称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中欧在人文交流上的现状如何呢?若以法国为例,笔者认为,如今中法之间的社会科学交流和往来,尽管受到的冲击没有像理工科专业那么大,但近况不容乐观。最近,欧洲在对华经贸领域出现了一些错误认知,我们需要谨防这股泛安全化之风吹向中法乃至中欧人文交流领域。
首先,经过近年来在法国和欧洲多地的调研,笔者认为法国《快报》周刊和《观点》周刊以及之前其他媒体就类似主题所作出的判断,多仅源自其猜测和臆想,既无真正的调查,也无有力的数据。
据《快报》周刊引述,2019年2月,有一名中国籍学生参加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一次所谓安全会议。报道仅引用了一名在场学生的猜测,就作出了“中国学生存在间谍行为”的结论,对此,我们既看不到相关的实质性调查结果,也看不到显著性数据支持,文章的结论显然毫无逻辑可言。
其实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早在2005年,法国就曾拘留过一位22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宣称其在瓦雷诺汽车配件公司实习期间从事所谓的工业间谍活动。但后来由于没有证据支持,整个闹剧只留下了至今还让法国人脸上挂不住的笑柄,法国人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才是。
其次,除了源自猜测和臆想,法媒列举的另一个例子,不仅凸显出对“中国资本”毫无理由的恐惧,而且暴露出法国某些机构在企业所有制问题上对人和对己的双标。
根据《快报》周刊的说法,2017年年初,巴黎萨克雷大学差点就与一家中国公司签署了一项“有问题”的协议。法国决策机构否决了这个项目,一开始是担心该公司隶属于中国高校,后来又声称其“融资复杂,且投资者身份不明”,甚至出现了“任何人都可能是这个项目的幕后黑手,我们可能正在将萨克雷的一部分出售给华为”的说法。
其实,中国任何一家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其股东信息都是完全明示且清晰的,并不存在所谓的“融资复杂”“身份不明”之类的情况。更何况,就算是隶属于中国大学或有国有股份参与,也不会影响商业往来的透明度。在企业所有制和资本构成的问题上,中国和法国有不少相似之处,无非在中国将其称之为“国有”企业或单位,在法国将其称之为“公有”企业或部门罢了。中国人完全可以接受由法国国家参股乃至控股的诸多法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数十年,现在轮到中国企业到法国投资或建厂,法方一些机构又何以恐惧至草木皆兵的地步呢?
另外,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具备强大的科技基础和充裕的资本能力,而这两样正是诸多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这样的“欧陆金融模式”国家所需要的。笔者认为,中法两国之间在自然科学如理工科专业的交流和往来,互补和互利要远远大于单方受益;而若真要细究起来,彼时法国萨克雷大学和中国公司之间倘若启动合作,恐怕法方的最终受益甚至还要大于中方。
至于社会科学的交流和教育往来等,笔者认为这是中欧尤其是中法双方深厚历史纽带的基石。但或是受到法国和欧洲内部少数反华势力的扰乱,抑或是受到美国政治风气与媒体报道的影响,中法和中欧在人文尤其是教育等领域的往来正面临重重阻力。就笔者所做的不完全调研,中国大陆今年获得到法国作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的人数和团数大为缩减,估计仅为疫情前的1/4左右。有些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和顶级高校的学者代表团,都未能如愿拿到法国签证,部分只能走南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北部的比利时和东欧各国的“曲线之路”。
种种因素叠加,如今中法之间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近况的相互了解程度正在下降中。由于没能及时获得对象国的一手资料和数据,诸多高级别的区域国家研究机构只能被迫拘于陈旧的理论研究和重复的文献研究。原本研究中国的学者和专家在法国就不多,加之交流和往来的骤减,法国对中国的国情研究水平正在极速下降中。
因此,中法和中欧双方的有识之士,应谨防中法和中欧的人文交流尤其是教育往来,被一步一步地“工具化”。中法建交60周年即将到来,双方有识之士可借这个难逢的契机大显身手。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附:原文链接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86546714/6486a91a02001y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