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2024-03-07)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作成绩、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策取向、工作任务等进行热烈的讨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贸易报》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颖等专家学者就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进行解读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主持人:
中国贸易报社要闻组兼商贸投资组负责人 张凡
嘉宾: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刘英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颖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经济发展情况时指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成绩?关于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王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叠加,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下行通道,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依旧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上表现良好,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中国在过去一年中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一是我国在双边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二是我国在多边经贸网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三是我国在区域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上述一系列在要素、技术、生产等领域开放布局的积极作为助推了中国取得经济成就,也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工作基础。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您如何看待这个目标?这其中,对外开放相关举措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有哪些变与不变?
王颖:5%左右这一目标与2023年实现的5.2%的增长率相当接近,传递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国内来看,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目标处于5%至6%之间,地方的发展信心为全国增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从国际来看,自2000年起,世界经济呈现“双速增长”格局,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长期保持着超过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我国这一5%左右的增速目标设定依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从国际贸易角度看,我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逐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共建国家和地区带来福祉,也推动着世界的繁荣,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着眼未来,应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该部分分别从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举措。您如何看待这些举措的出台背景?这会给中外企业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王颖:制度型开放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和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生产和产业链高度碎片化,数字经济则拓展了全球价值链的参与主体与覆盖范围,而制度型开放则是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主动更好地对接和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更加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目前,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探索,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这一举措将推动我国技术与国际接轨,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将促进企业的技术能力的升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主持人:近期的热词“新质生产力”也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您看来,如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颖: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则可以有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首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国际前沿技术,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技术革命性突破厚植土壤。其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最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促进国内产能优化和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主持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您对形成政府部门、贸促机构、中外企业合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哪些建议?
王颖:立足当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已经从起初利用低成本劳动力要素,转变为更广泛地引入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我们应更加关注中国企业以对外投资形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即高水平“走出去”的形式。为实现扩大国内需求与扩大高水平开放目标,需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内外协同发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对内,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破除现有地方保护主义等阻碍,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包括供给端的生产能力和需求端的吸引力。对外,继续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全球和区域经济中发挥影响力。
在下一阶段,政府部门、贸促机构和中外企业等应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持续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对外开放政策,减少市场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准入壁垒,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竞争有序、公平的空间,尤其是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其次,贸促机构应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政策精准惠及企业以及政府把握市场脉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经贸交流活动,促进中外企业间的合作洽谈和技术交流,帮助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同时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来华。最后,中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依托自身优势,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加强与国外企业、研究机构等的国际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附原文链接:
https://www.chinatradenews.com.cn/epaper/content/2024-03/07/content_88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