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2024-04-27)
高蕾 高愉翔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面对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革命,着眼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现实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为当下我们该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预判和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成为各行业从业者的共同目标。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要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前提,而理解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刻把握它的“新”与“质”,这是我们正确领会这一重要概念的核心问题。
新质生产力 “新”在哪里?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于创新,这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首要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加快推动尖端技术取得攻关突破,围绕新技术形成新产业,也要运用新兴技术赋能传统行业,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发掘新要素,打造新业态,树立新模式。
其一,发掘新要素,需要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大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变革。首先要提高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通常围绕着尖端技术产生,其中从研发到生产各个环节对于劳动者的综合素养都有很高的需求。其次还要敢于发掘新人才,鼓励广大青年劳动者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近年来我国的青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青年人才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此外要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能高效地转化为劳动资料的一部分,高新技术的应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我们当下正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的活跃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都呈现出复杂化、交叉化的特征,传统的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需要,因此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必须从技术创新中发掘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对于劳动对象,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拓宽劳动对象,将新能源、新材料等内容纳入到劳动生产的范畴之中。
其二,打造新业态,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以及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新型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其重点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融合与升级以及消费体验与需求满足等多个方面,新业态是基于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而形成的,传统行业的形态往往难以适应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需求。打造新业态一方面要求我们围绕新的高精尖技术打造新的产业链条,实现从先进技术向尖端产业的转化,另一方面还要需要我们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实现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打造新业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手段。
其三,树立新模式,源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的转变:长期以来,我过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外部市场和资源的驱动模式,而随着全球产业链结构的调整和部分国家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这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缺乏科技创新导致尖端技术“卡脖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诸多阻碍。在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但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低成本为主要优势的人力和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在如今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丰富创新要素、拓展发展新赛道,积极推动生产模式的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生产结构,以新的产业模式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 “质”在何处?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契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的重要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其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质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内涵。把握这一要点,也是我们理解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所强调的,“关键在质优”。在强调创新、坚持创新同时,对于创新的水准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重在实现核心技术领域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
回顾人类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重大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重要产业的诞生,都源自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当下,尖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竞争角逐的必争之地。可以说,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是产业革命和生产力进步的根本动力。今天,我们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创新来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了许多行业的发展进步,这在短期内帮助我国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然而,生产技术上长期过度依赖他国导致了一些行业出现了反复引进、反复落后的恶性循环,甚至一些人产生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路径依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了威胁,在逆全球化思潮的背景下,我国难免会遭到技术封锁的打击,一些高精尖行业在缺乏生产技术独立自主性的情况下,一旦遭遇技术封锁,就会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这对我国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实现尖端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化,是维护国家安全、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仅仅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百余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其长期以来在技术储备、产业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积累的雄厚基础,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在传统领域上的追赶,也要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在新技术、新产业上争取弯道超车的机会。此外,想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尖端技术产业是生产力的核心,拥有尖端产业和技术优势的国家往往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话语权。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展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提升国际形象和声誉,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新质生产力作为全新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内蕴,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理念,在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高质量的突破创新,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系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