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环球人物杂志》:(赵永升) 朔尔茨,中国三日春意浓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4日 编辑: 雨晴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24-04-16)

“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是四月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春意盎然、绿草茵茵。

4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会见后,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起散步,双方就广泛议题深入交流。

习近平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都有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

“我和德国企业界代表参访了重庆、上海等地,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人文交流,这对德中两国以及世界都至关重要。”朔尔茨说。

01

擦亮皮包去中国

“唰”——

修理工娴熟地用清洁剂擦拭着皮革,擦痕和污渍随之消失,陪伴奥拉夫·朔尔茨40年的公文包顿时焕然一新。

这次清洁维修的全过程被录制下来,放在由德国总理新闻团队运营的朔尔茨官方账号上——这是朔尔茨在这个平台发的首条短视频,吸引了上百万次观看。

视频里,朔尔茨用惯的黑公文包静静地躺在沙发上。透过后方的玻璃窗,观众可以看见总理府的院子。伴随着舒缓的巴松管音乐,画面切换到坐在办公桌前的朔尔茨,身着正装的他笑意盈盈地望向镜头。

2021年当总理后,他多次提着这只老旧公文包出现在公共场合,包里装着他的党证、老花镜和一些文件。

从政前,毕业于汉堡大学法律系的朔尔茨当过劳动法律师,这包就是他当律师时买的。

在TikTok平台上发首条视频的同日,德国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朔尔茨4月13日至16日将对中国进行访问。

人们恍然大悟——朔尔茨笑眯眯擦亮皮包,是要去中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说,用旧公文包符合多数德国人的习惯,也显示朔尔茨是个“传统”和“循规”的人。

但朔尔茨也有魄力。

2022年11月4日,朔尔茨在总理任内首次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2024年4月13日,朔尔茨的第二次访华,再度创下记录——他是2024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在一些德国政客高呼“去风险”和“摆脱对华依赖”的背景下,朔尔茨此行备受关注。

“今年一个多季度的时间里,陆续有多个西方大国的高层人士来访,但国家领导人级别来访的,尚属今年首次。这显示朔尔茨明白一个事实,德国必须对中德关系给予高度重视。”赵永升说,

而且,朔尔茨一年半之后再次访华,表明他比以往更加重视中德关系,尤其是中德经济合作关系。

朔尔茨此访为期3天,打破了他访问外国的最长时间记录。而且,此次随他访华的除了环境、农业、交通3个部的部长,还有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

德国《世界报》总结,朔尔茨在一个庞大商业代表团的陪同下访问中国,以工厂参观开始,以政治讨论结束。“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息:无论我们在政治上如何看待对方,我们的经济关系都在持续。”

02

重庆拧螺丝 上海逛外滩

朔尔茨是出名的“实用主义者”。曾与他在汉堡共事的社民党议员巴特克形容,朔尔茨“工作时永远都秉承‘有备而来,一丝不苟’的原则”。

3天跑了3个城市,朔尔茨此行同样分外踏实。

第一站是中欧班列的起点之一——重庆。在山城,朔尔茨没有急着品尝地道的重庆火锅,而是在渝中区魁星楼、罗汉寺等地来了场citywalk。

参观德资背景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后,他发了条TikTok。视频里,他小心翼翼地为完成预装的氢动力模块拴紧最后一颗螺丝,随后露出满意的微笑,给身边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点赞”。

朔尔茨同行的国务秘书长弗兰齐斯卡·布兰特纳也有小细节——随团参观重庆二厂文创园时,她熟练地用微信支付,买了两枚文创产品胸针,称“要给女儿带一个”。

晚上,朔尔茨一行去了重庆西江。江面如镜,倒映着城市璀璨的灯火。重庆市大剧院当晚为德国嘉宾上演了一场壮观的灯光秀。

重庆风景美,但朔尔茨更高兴的还是德国企业在这里干得好。他说,得知德企在当地得到了高水平的支持,他很高兴。“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德国同重庆都有合作,比如在汽车领域,德国企业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访华首站重庆,朔尔茨第一个参观点就去了全球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与庆铃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他参观了博世氢动力研发生产的氢动力产品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这表明朔尔茨很重视与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相关产业。”赵永升说。

第二站是上海。朔尔茨一行来到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同济与德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就是同济大学前身。如今,同济已与德国35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众多领域有长期、广泛的合作。

“跟朔尔茨先生本人交谈以后,我知道了他们(日耳曼民族)是个既严谨又随和的民族,这让我对以后的德国之行有了更多的信心。”同济大学学生张闻秋说。

在外滩,朔尔茨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一同漫步。吴志强向他介绍上海的建筑特色,朔尔茨微笑着倾听。吴志强指向外滩中央广场的玻璃穹顶,朔尔茨的眼光里有赞叹之意。

随后,朔尔茨飞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并参加“德中经济咨询委员会”会议。

03

“这就是我们飞往中国的原因”

朔尔茨是汉堡人。12世纪以来,汉堡就一直是德国的商业中心。汉堡人以理性冷静、喜怒不形于色著称,这也正是朔尔茨的特点。

有德媒评价称,朔尔茨是非常典型的技术专家式执政风格。他似乎有意识地屏蔽了私生活信息,给外界留下“惜字如金但行事坚决”的印象。

当年,朔尔茨竞选总理时,有记者问他是否吝于情感表达,他回答:“我是来竞选总理的,不是来竞选马戏团老板的。”

上任以来,朔尔茨压力不小。尤其是前任默克尔长期执政,享有极高声誉,这无形中给继任者造成了“前任压力”。

出任总理前,朔尔茨非常强调保护气候的重要性,甚至将保护气候上升至等同于国民经济的高度。

然而,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的爆发,又让朔尔茨从“气候总理”变成了“地缘总理”。学者认为,这种演变“实际上也凸显了德国近年来的尴尬境地”。

朔尔茨所在的德国社民党,是西方主要政党里唯一与中国共产党有党际伙伴关系的政党。朔尔茨担任汉堡市市长期间,曾多次来华访问,推动汉堡与上海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他曾表示,要确立汉堡市作为“一带一路”欧洲枢纽站的地位。到他2018年离任市长时,中德进出口货物的一半都在汉堡港中转。

上次德国大选结果揭晓前夕,朔尔茨谈及中国问题时,强调了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德国需要推动国际合作:“在一个需要合作的世界里,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好合作的信号。”

朔尔茨还表示,将与欧洲盟友就中国问题进行“密切磋商”,“我们必须了解彼此的分歧,但仍要好好相处”。

担任总理后,朔尔茨多次表示,他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联系。2022 年秋,他曾不顾内阁反对,允许中远集团在汉堡港投资建设集装箱码头。

可以说,朔尔茨深谙“求同存异”之道。4月14日,他身着深蓝色休闲装和牛仔裤,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这条视频配文为:“这就是我们飞往中国的原因。”

在视频中,他表达了对于中德关系的态度:“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有很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我们当然希望两国未来的关系也能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沟通交流,因为我们的某些观点不同。也有一些问题,是我们一致认为我们能共同推进的。”

“朔尔茨访华前入驻Tiktok,一定程度上是在向美国表明,德国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和立场。”赵永升说。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至今境内仍有美国驻军的国家,朔尔茨需要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所谓的经济安全等议题上“听从”美国。另一方面,能否带领德国人走出当下德国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终究还是朔尔茨必须认真面对的难题。

而当下,德国经济正遭遇“困境”。德国《图片报》称,“朔尔茨总理与德国经理人一起前往中国,以拯救我们的经济”。

“如果服从美国的指令,需要德国付出较大、乃至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那么朔尔茨需要为德国经济、其政党及其自身的前途考虑。”赵永升说。

04

“类似默克尔时代的出访”

有分析认为,朔尔茨在较短时间两度访华,凸显中德两国在经济上的高度关联。这从朔尔茨访问中国城市的选择上就能看出。

重庆是世界上超大型城市之一,从博世、巴斯夫到大陆集团,许多德国公司都在这里投资。在上海周边的太仓则有500多家德企。这充分说明,朔尔茨此行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关系上。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价朔尔茨此行是一次“类似默克尔时代的出访”,意指朔尔茨试图像默克尔一样重视中德经贸合作,在对华关系上走温和路线。

德国经济研究所援引德国央行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约合915.5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德国《明镜》周刊称,朔尔茨此次出访肩负重要使命。中国有超过5000家德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中德合作符合德国未来利益。

赵永升说:“朔尔茨此次访华传递的信号很明显,即德国现阶段对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关系,重视程度超过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关系。 从中长期看,加强与中国在高新科技、新能源尤其是氢能动力领域,以及德国具有传统产业优势的汽车等产业的合作,对朔尔茨及其政党乃至德国国家而言均至关重要。”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QiDJtpiU8NewH-tylPQIw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