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大众网:(吴炳新)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04日 编辑:

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精神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消费经济研究院院长吴炳新

(来源:大众网 2017-4-29

人文精神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但是在我国转型时期,在社会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情况下,我国的人文精神普及和弘扬存在着很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说明中央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应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党的十八大后,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对于人文精神的构建空前重视。但是许多人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出现了许多不准确的诠释与方法,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理论与运用上的混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稟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高度重视人的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人道”“人伦”“人性”这样一些表达人文精神的概念、范畴以及崇尚文明教化、高扬人的价值、倡导主体道德、追求理想人格的种种论述已普遍被人们所采用。

首先是“远天近人”“人为万物之灵”思想。中国文化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给人以很高的地位。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二十五章》这种以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使得中国文化在其源头上就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羁绊。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来建构、以人心和人生为参照,给个人设计、归属取向、社会理想都打上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烙印。

其次是“以民为本”思想。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民者,君之本也”。管子也说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管子?桓公问》。民本原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主性精华的内容,值得认真总结。

再次是“以生为乐”思想。中国文化教导人们人生以快乐为目的。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蔬食饮水,曲眩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以生为乐的思想的真正含义就是要人们追求和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种以生为乐的价值观,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普遍意识、一种文化、一种民族性格。

2、天人感应、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世界观与生命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与生命意识,是追求自然界与人相和谐的理想。

首先强调天人相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道与人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天与人不是根本对立的,也不是截然分离的,天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天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即都有规律,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这种天人相通的理论,其目的就是要把自然与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贯通一体。

其次是天人协调。中国文化强调热爱自然、与自然心心相映、同气相感。《易经》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地而无违,后天地而奉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意思是大人的德性, 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规律),有日月的光彩,符合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规律)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天都不逆他,更何况人?更何况是鬼神啊。?这种“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篇》的思想,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血脉相连的生命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中国文化观念中,自然界是伟大的,但自然界的伟大是由人的认识和开发创造利用来体现的。有道即有规律,自然界的道即规律,是由人来认识和驾驭运用造福自己来实现的。

3、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多种变故,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并绵绵不断地在弘扬人文中开拓自我,所依赖的就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这种生命活力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弘扬。

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态度强调人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滕文公下》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时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这就是大丈夫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范仲淹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等,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文化自觉。

这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上。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你看,文王披拘禁而演绎出《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了《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写出了《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锻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4、凛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

中华民族历来有“见危授命”“威武不屈”的精神。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面前,从来不乏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赴汤蹈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特别强调“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荀子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主张以道德情感来抑制其个人欲望,要求在“利”与“义”发生冲突时“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君子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要“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在危难面前,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可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这才是高尚的人。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5、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中国文化主张“修身为本”。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强调“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要求人们时刻注意与自己的良心进行沟通,不断地唤醒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良心。

这种追求首先强调要仁者爱人。“仁”的价值理想,其目的就是要把人类社会中的仁爱精神和仁爱要求,化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

其次是强调君子人格。按照仁德的要求,做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君子人格,一个是圣人人格。君子是对社会大众而言的。君子人格的这种价值追求,锻造了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民族性格。如趋善慎独、谦和礼让等等。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人民间友好和睦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借鉴与批判

西方经历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古希腊时代的智者运动;(2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31718世纪,启蒙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但是每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文主义内涵各有特点。

1、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和启蒙。

1)智者运动(人文主义的起源阶段)。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本主义产生于自然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深刻意义是在传统宗教和神谕面前,表达了希腊人对自我的肯定,这种充满信心的自我探索成为后来人本主义的精神养料。这一时期,人类自我探索的方式是自然的纯朴的,形成了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人本主义传统。人们热心思索和探讨的大都是人本身,包括人的灵魂、理性、德行、才智和教育等。因此与人有关的学科,例如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生理学以及医学,就成为当时最活跃和最时髦的学科。人本主义思想从强调理智培养和促进多种学科发展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其巨大的进步意义。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以自己的作品抨击教会的虚伪与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这种主张使得人本主义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全面清理中世纪宗教神学,使人从神学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重新唤醒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构建了人本主义的全新形态即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反对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学,要求塑造自觉能动、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宣扬人应当按人的本性即人性去生活,反对封建王权。而对人性的扼杀,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价值,提出自由、尊严、权利、价值和解放。“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主张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挖掘人的丰富个性,这是人类对自身进行总体理性反思的时代。人文主义者以理性、人性的至高无上为基础来论证人的主体地位,大力张扬尘世幸福,鼓励追求物质享受,顺应自然而生活,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认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这种思想在当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这种历史进步作用深深根植和积淀于西方文明之中。

3)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成熟时期)。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进一步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达到了新高度。启蒙运动进一步弘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使人道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新的表现形式。启蒙思想家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作为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先驱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独立和平等的。人因为具有能维持自我生存,满足自我需要的能力,因而获得了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显示出他的“精神的灵性”。启蒙思想家运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本主义哲学,抨击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在西方古典人本主义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以肯定地说,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复兴。它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借复兴古代理性主义文化,来反对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的宗教文化运动。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意味着中世纪走向了终点。于是,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国家迅速形成。它激发人们勤俭生活、恪守天职、追求成功的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在精神方面,它也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造成了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的时代崛起。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给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学说以致命的打击;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数学和物理上的创造发明,也使得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启蒙运动实际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化和拓展,而不是它的简单再现。正是文艺复兴开启了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新高潮和新阶段。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展开的,这一时代特征赋予了启蒙运动更为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启蒙运动在科学和理性的旗帜下,把人们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迷雾中唤醒,描绘了基于天赋人权、民主和平等近代社会的理想蓝图,从而为推动政治革命,变革封建的特权制度、专制制度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如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孕育和催化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实现了社会制度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另外,启蒙运动在崇尚人的理性精神之外,同时也在强调张扬人的个性,充分表达人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由此可见,人文主义在当时己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2、如何看待西方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思潮在八十年代,开始在中国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并具备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新的特点。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的哲学思想。他们的许多著作被大量翻译过来,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国内学者也发表了大量评介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及哲学家的文章,并举办各种讲座和专题讨论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整个社会曾出现过一股“人本主义热潮”。

改革开放初期,人本主义的传播对人们更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冲破传统观念消极因素的束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现代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理解。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包含着一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如尼采哲学强调人的自尊、自爱、自强,赞扬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注重对人的自我超越,这些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年轻人。尼采的“成为你自己”和“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一度成为激动人心的流行口号。萨特的存在主义则以个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个人选择自由”、“人的本质就是绝对自由”,尤其是他所提出的“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更是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口头禅,并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

但是必须看到,西方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在中国的一度被青睐,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左”倾思潮束缚的一种叛逆,是长期思想封闭后国门初开时,人们对未接触过的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向往。

必须看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人的解释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反理性的,对社会持观望、怀疑态度,对人生持冷漠态度,表现出悲观颓废的精神。如西方人本主义主张靠人的灵感直觉等神秘的东西去把握世界,认为世界是动荡不定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人们凭感觉所知道的也只能是一片混乱不堪、错综颠倒的荒诞的幻觉,而且用理性进行判断推理也只能是无用的虚设,所以无论如何理性也不能认识世界。

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还提出种种改革社会现状,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拯救人类的荒唐方案。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叔本华提出最好的方法是忘却现实,专心致志于哲学和艺术的研究,或者干脆自杀,甚至提出断绝生命之源,灭绝人类,以免去人的一切苦难。另一位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则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诸如凯撒大帝、拿破仑之类的“超人”身上,认为人生的原则就是征服、践踏异己,就是弱肉强食,强者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能主宰世界,只有凭借“超人”不择手段的残酷统治,才能拯救人类文明。

这些观点无疑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每个人都是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民族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体现者。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把人从种种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使人成为脱离自然、脱离社会的孤独的个人,甚至把人当成一种主观欲望和体验,当然不可能找到人的真正本质,更找不到解决人的问题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解决人的问题最首要的是废除剥削和压迫,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者,其中有一些人,想在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讨解决人的问题的现实道路,终归是非常艰难的。

总之,西方人本主义是相应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时代特色。它们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谈人性,代表了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是奴役别的国家及其人民的思想工具。它们将人的范围缩小在统治阶级之内的局限性,在世界观上的唯心土义,在认识论上的反理性主义,以及对人类对社会悲观失望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和批判的。在今天,我们弘扬人本主义、强调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一定要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划清界限。

三、人文科学是现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灯塔

人文精神来源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研究和揭示人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科学又具有 “生命哲学”的性质。它既涉及研究人的理性层面,也涉及研究人的非理性层面,当然更多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包括生活的意义、价值、理想、信念、精神境界等。

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它比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富有更多的价值因素和个性色彩。人文科学之所以比自然科学包含更多的价值因素和个性色彩,关键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自然,而自然本身是与价值无关的,只有使用自然物质产生价值关系;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人与文化,而人与文化同价值密切相关;自然科学强调实证性;人文科学重视直觉性和思辨性;自然科学强调逻辑化、形式化和数学化,人文科学渗透着更多的价值因素和个性因素。

理解人文科学的关键是,既要理解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又要理解人文科学的人文性。人文科学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今天,中华人文精神提倡的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恕等价值,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效应之后,完全可以提炼、转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渗透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去,进而作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作为价值指导,治疗现代社会的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人的意义世界,重建人与“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可以说,人文科学是现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灯塔。

人来源自然,回归自然。人类是地球万物中的一员,又是万物的主宰者。人类消费规律是从人类诞生起源研究人类依存自然生存、存在发展,人类消费的发展规律旨在满足生存需要后,每个人总是希望每天每年能吃的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住的更好一点,交通工具更好一点,一切用具都更好一点,精神文化信息娱乐能更好一些,天天年年都有生活的安全感,社会和谐安定,人人都如此,上至君王下到平民百姓,总希望消费能保证生存和享受发展的需要,而且都希望健康长寿,容颜年轻美丽,这是人类永恒的消费规律。在发展过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物质财富,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财富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回归于社会。上至君王、富翁、贪官,谁都无能带走。

人由弱成长发展到强,转向衰老,动物、草、木一样,万事万物在动态发展的转化过程,都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人本身就是知善知恶有良知的人,人又是有悟性有灵感有创造力的人;人又是个体人、家庭人、社会等群体的人,有民族有国家的人;人依自然生存存在发展过程永远不断进步的人。人有生理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信息需求,没有离开这三大需求的人。人有责任感和担当需求,人需要爱、人需要自由、需要民主、需要荣誉、需要尊重尊严,人需要组织活动;人类依存自然生存,存在发展创造三大消费(物质的、精神文化的、信息的)过程,有效消费、潜在消费需求,欲望消费需求牵动人们悟性灵感主观能动性去发明创造,使人们日益不断去提高物质的、精神文化的、信息的需要。

人的天性性格天赋与遗传有关,有父母遗传和返祖遗传。人类在进步发展过程产生的进步精神、思想、文化,能继承传承发扬,人类创造的知识、技术、智慧的积累、继承和发展。

人在无意识行为是本能行为,是无善恶的;当人有意识支配行为有善恶,但不一定知善恶,当知善知恶时就是有良知。善是德,扬善育德,去邪恶,是人类治理管理所必须的。

人类自诞生起,自身不断的发展人文进步,社会不断的发展的人文文明进步经历了古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类有组织领导管理自己、家庭、社会、国家的能力,有能扬善育德。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纪律去治恶,规范自我、家庭、社会、国家的一切言行,使人类社会有序的为自身的不断人文精神进步发展,社会人文和文明进步不断发展而努力。在人类自身发展过程、社会发展过程有团结有沟通协商,有斗争,有战争,有一般规律,有特殊规律;人类有能力认识规律、适应规律,发扬人们悟性灵感主观能动性,驾驭运用规律,不断依存自然,不断造福人类。是不断使人类与自然和谐,不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进步过程,也是爱民、安民治国之本。

所以,一切发展过程都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人类消费是本,是源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文明精神得到更好的发展。人类发展从古原始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类使用火开始与动物区分开。由瓷器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开始,人类自发明了文字以后,有了文字,是人文文化精神和信息记载开始。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货币统治了消费——科研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消费的圆周螺旋发展,人类消费是全社会过程,这一过程形成了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一过程由于社会的细分工形成了人人都是消费者,又是消费产品创造者。

货币流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规律,有正面的巨大进步作用,同时又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导致资本垄断集团拼命追求利润,导致了经济金融危机。经济周期危机又严重破坏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明进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律。一发挥主宰了货币金融统治作用;二发挥了市场经济规律正面巨大进步作用;三国家属于人民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上层建筑政府,代表人民的根本消费权力和每个公民一切社会权力,以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执政党和国家政权一切为人民利益服务,而无有自己的私利和谋私权。

党和国家都只有国家利益人民大众权力与利益,至于公务员腐败邪恶是个人行为的,依法惩治,规范国家依法治理社会一切。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历史性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领导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物质的、精神文化的、信息的消费。

党和政府主导政治经济,以人民生活消费为中心(民生),大力发展社会消费,以此必加大科研生产消费,先行投资大力发展科研生产消费,保障人民生活消费、社会消费日益不断去发展提高的消费需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满足人民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欲望需求过程,又必然突显出现拜金、重利益、个人利己的负面文化问题,损人损己、损人不利己、坑国坑民罪大恶极,这一切负面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出现的特殊规律,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这一阶段的一切人文文明负面问题是自然的必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文文明建设

要教育引导人们正确满足有效消费需求、潜在消费、欲望消费观,因为正确三项消费观能牵动人类顺利走向社会不断发展的更高层次人文文明进步,错误的过度私欲三种消费会把人引入歧途,走上犯罪之路,破坏安定和谐稳定。结果是受到法治必然惩办,荒废人生。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现在的人文精神的建构是在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和发展的基础上,并强调人文精神对人的现实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强调和弘扬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体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指明了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归宿。“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因为“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

现实生活并不是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而是以人为主导,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现实世界。人是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一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中所说的人,是生活于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中,是各种社会关系融合的产物,是具有自身情感意志体验的完整的人,是与动物相区别具有人类特殊性质的现实的人。这种“人”,既不同于孔子眼中那种所谓纯“道德的人”,也有别于现代西方哲学家眼里的“情感的人”、“天赋人的自由”、“绝对自由”。我们是把人作为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并给人以更多的关怀,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突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

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是“以人为本”内涵的重要特征。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把人当成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和动力之源。而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思想,虽然他们也很注重人性,但是他们过分夸大了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这种思想常常会造成人的占有欲、控制欲等非理性因素的无限膨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制约人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本思想,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满足个人发展的合理需要,把人塑造成权利和责任的主体,从而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

五是强调法制建设中的人文精神。

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法治理念中凸显人文关怀,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律的保障。

从立法层面来说,法律的制订和完善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权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我国的宪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部门法律的制订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如民法中加大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妇女等群体的保护力度;刑法中进一步强调了尊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身权利,等等。立法过程中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法律的制订和完善的过程成为立法机构倾听民声、集纳民意、汇聚民智的过程,使制订的法律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具备更为扎实的民意基础。

从司法层面来说,法律的执行应切实贯彻严格执法与尊重人权的原则。既充分尊重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格依法办事,又兼顾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的风俗习惯以及当事人的合理利益诉求等。还应把宽严相济、求实执法的理念体现到立案、侦查、起诉、审判、上诉、执行的全过程中。

从普法层面来说,应该把宣传普及法律精神、法律条文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把握受众的知识层次、接受习惯和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还应把法律的宣传普及活动和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受理、物质扶助等多种服务。

六是强调物质富裕与精神升华的关系。

尽管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仍然是现代社会最为显赫的主题,但是,人类并非单纯的经济动物,人的全面发展显现为综合素质的完善,而不仅仅是财富的聚敛。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同时包括了道德、法律、宗教信仰、政治理想、社会制度、文学艺术等等诸多领域。如果上述领域完全撤出社会的话,经济活动会逐渐瘫痪。

“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演变,可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方面的启迪。人的需要是全面的,从人类总体概况有三大消费需求,即物质消费需求、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信息消费需求,从未有离开这三大消费需求的人。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实现自己的物质满足的同时,努力关注精神文化建设、发展信息需求满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营造出一个物质充裕、精神充实的新型社会。

七是强调当代与未来、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类消费规律分析,人类是依存自然生存和发展的,对自然的利用开发,纪要在满足今天的需求,更要保障子孙后代对自然的依存发展需要。所以,人对自然的片面开发,导致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难以弥补的生态失衡。要解决这些极为迫切的问题,要求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整合。人作为主体和自己实践活动后果的直接承担者,要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与自然规律协调一致。

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当代与未来的关系。首先突出的是环境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后人的利益,注意代际平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人性的单向度发展,恢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进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构建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机制,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这个大系统的良性运行。

八是强调现实和虚拟网络空间的关系。

互联网、移动网、物智能化三网形成一体联动,是人类文明进步进入了最新的、较高的文明阶段。人类自己创造出和享受着这一伟大的文明成果。现在人们普遍把网络当成是一种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工具或平台。网络工具逐渐渗透于所有的社会活动,几乎成为最重要的交流空间。人们的生存消费方式开始依赖网络这个虚拟社会。

但是网络依赖导致了人的片面性发展。上网者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等状况,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们从虚拟社会获取信息,其主要目的不再是将所获取的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予以运用,而是作为一种生活快餐和休闲文化来对待。对信息只热衷于浏览,吸收,不消化、不鉴别,从而形成了“信息癖”“信息强迫症”。网络还导致了人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缺失。网络空间中经常会出现信息安全威胁、数字鸿沟、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网络犯罪等现象。

因此必须立法,净化网络空间。网络无国界,落地有主权有法规。网络立法旨在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将技术发展置于有序的制度环境中。完善细化互联网相关立法,使互联网行为真正有法可依。

要对网络中的不法言行进行监督和惩治,用法律保障互联网的良性运行。网络为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有害信息的流入提供了渠道。必须对网络热点进行萃取、分析和跟踪,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态势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应预警报告。

网络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境遇,是当代人基本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趋势,它深刻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政治价值环境,在为人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境与危机。在这一时代境遇中,挖掘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寻找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合理性基础与条件,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与精神动力支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内涵与巨大历史内容正好给网络空间这一当代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以重大启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出发,来探讨当下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九、强调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 “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近百年来,科学技术和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诊治技术使医者对疾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于仪器设备,而作为完整个体的病人在诊疗过程中被逐渐忽略,医患之间的沟通日趋减少,医学中自古形成的人文精神也逐渐淡化。另外,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当今社会浮躁等问题的盛行,也滋生了一些医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强调和发扬人文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揭示了中医药文化精神是说:“中医药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人类自起源在依存自然生存存在发展过程就遇到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世界各族人民在三大消费发展过程都是遇到疾病就到自然中寻找能够治病和有利于生存和健康的天然物质。,也叫天然药物,至少在抗生素药物出现以前是这样。依靠自然天然药物养生、治病使得人体健康。

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过程,满足生存后,注重人体健康长寿容颜年轻需求第一。为此,健身、预防疾病、治未病(亚健康)、治已病的医人文文化是人类的主文化,中国的中医药文化理论和实践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中药(天然药)制剂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造福人类,为治未病、已病恢复人类健康长寿容颜相对年轻有了新前途和希望。

中国中医药已形成整体系统理论。中国现在要把中医药制剂创新发展,已创新创造出:依中医药理论、微生态学理论、营养学理论,以生物工程技术、人体仿生、益生菌发酵天然药物(发酵中药)。早已获得成功,已有23年历史,并获得中国、欧洲、日本、韩国专利(美国在审理过程中),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

1、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继承优良的医学尚风。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是主张机体的整体性康复。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各民族医学的统称,主要包括汉医学、藏医学、维医学、蒙医学、回医学、壮医学、傣医学、苗医学等民族医学。其中,以汉医学最为成熟,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影响最大。中国传统医学中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但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最完美的人文精神。如藏医对医德医风历来重视,它的核心价值是从佛学的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道德思想出发,对医生的人文精神与医德医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如蒙医,其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心理学思想。一名合格的蒙医首先要学习哲学、蒙古族历史文化。蒙古族独特的生存环境与草原游牧文化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蒙医学传统疗法,如蒙医整骨术、酸马奶疗法、放血疗法、灸疗、火疗、拔罐、浸泡、正脑、脉泻、催吐、饮食等传统治疗技术。这些疗法在实施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会产生很多的交流和关怀,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正是因为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医生强调医疗过程上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坚信医术的目的就是解除或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医院的兴起,产生了专业治病的机构和建制,但古今中外的医院一个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爱。古罗马时期的一位慈善家,为护理贫病交加的患者,变卖了自己的财产,创办了第一家医院。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在疫病流行期间,为照顾无家可归的病人,创办了“安乐病坊”。还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

在当代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分析仪、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等。医生们凭借这些仪器设备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起搏器、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有效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在这种情况下,按理说更应该普及和体现人文精神。但是由于受到商业化的冲击和利益的诱惑,医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有一些人损失了往日的光彩。这必须要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和改进。

目前,欧美各国已深刻认识到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许多大学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训练,以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因此我们发扬传统,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康复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忘了治病救人的目的。一定要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医患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坚决克服重技术轻人文和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

2、树立人文科学的新医学观念。

目前,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医学技术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健康,突破传统观念,重建价值观、道德观,如生命质量观、生命价值观等。另一方面,警惕由高新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设法确保使之为人类利益服务,避免其消极作用。医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医学技术是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双刃剑,保持医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紧密结合将有利于医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认识到科学医学与人文医学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科学医学指导什么是正确有效的治疗,人文医学指导治疗向更好发展。

3、建立和完善医疗社会服务体系。

医学发展到21世纪已不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意着群体的关照: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医学技术的成就。尽管在为所有公民提供医疗服务上是有限的,但它体现了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公平原则和起码的社会良知,确保医学技术沿着造福全人类的道路前进。因此,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

十、强调人文主义的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的含义是指关注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生存命运。也就是说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关怀。

终极关怀是对人未来的关注,它的具体化可以形成人文理想、人文预警、人文总体性视野等。终极关怀常常聚集在人类文明的终极价值层面上,比如真、善、美、超越等。这些终极目标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水平、方式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终极关怀要求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人是现实世界的一员,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就得同这个现实的世界打交道。随着人的社会化的进行,人就越来越深刻地品尝到自身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相对和暂时等。成功、顺利、丰收等固然会让人欣喜,而失败、挫折、死亡却时常困扰人的心灵,它们是构成人的焦虑、烦忧、痛苦之源。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强烈地反映出了人的这种普遍有限性,人的这种有限性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之源。马克思也不否认人的有限性,认为人应该是有限性与具有无限多样可能性的辩证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人既是一种只能在时空界限中存在的有限性的、有条件性的生物,同时又是一种能无限地超越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无限性的、无条件性的精神性存在。

总之,人的终极关怀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带有终极性的、超越的或彼岸的,又是与人自身真实的生命存在息息相关的,或此岸的一种精神性追求。它是人的一切生命存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它为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提供终极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它更多的是在超越层面上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批评性的源头,或者说,它更多的是在形式上的层面上为人和世界提供一个神圣的、超越的意义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的终极关怀是文化塑造和发展的真正源泉和动力,是文化真正的底蕴和根基。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和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个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一些人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日益贫乏的精神境界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落差。更确切地说,物欲取代了伦理,利益代替了精神,追求离开了理想。中国现代化建设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需求。个人的发展应当是相对自由而全面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而要真正实现人的相对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文化的构建及实施。

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要格外强调人文精神呢?这是因为人文精神关注着现实人生,关注人的意义依托、价值取向、情感心理以及个性发展等问题,关注着在现代物质文明条件下人的生存质量问题。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现实生活起着间接干预和导向作用,使人文精神能在终极关怀、终极价值的层面上高瞻远瞩。

九、把人文素质的提高当成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一个调整发展的阶段,为了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学习普及人文精神当成是全党全国全民的重要任务。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精神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普及人文精神知识,是繁荣发展人文科学、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全面培育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文学者,就是要将个人学术研究与国家需要、民族富强结合起来。

国民的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文素养的延伸。因为科学离不开人文,科学离开了人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科学也要以人为本,科学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如何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当前,主要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借鉴西方人文思想的精华。

历史不能割断,而历史的延续并非意味着要毫无保留地一脉相随。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继承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但其中也含有封建主义糟粕,所以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进行认真的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西方的人文思想,也必须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吸收。尤其是对于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提出的一些学说,必须进行大胆地扬弃。西方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区别在于,中国的人文精神多散见于各种零散的文章中,而西方的人文精神大都自成体系,理论性、系统性强,容易迷惑人。就内容和实质来说,中西方的人文思想也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要加以区分。这就要求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和研究单位的理论工作者,要从社会责任感出发,对中国的传统人文思想进行认真的研究,取其精华;对西方的人文思想进行大胆地扬弃,批判性地吸收其先进的东西。把研究成果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从而让中西方人文思想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并对乐于接受西方思想的青年人进行理性导向。

其次要运用各种方式,普及贯彻落实人文精神。很多城市普遍举办了各种人文科学普及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下联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从而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和扩大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带头发扬人文精神,坚持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时时不忘关注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

第三,坚持把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当成是人文精神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人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文精神永恒的历史性主题。无论社会环境与历史如何变迁,求真、向善、爱美都是人类主流文明的独特表征,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追求与终极目标之所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人文精神,不但要大力倡导求真、向善、爱美的价值取向,还要立足于当代全新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和人生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本质、需要与能力,同时也要积极消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好,以一种深远的历史责任感深入地思考和规划未来,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每一个维度上都实现以真、善、美之高度和谐统一。

第四,全面提高母亲的人文素质,教育可办伟大母亲学习班。母亲就是孩子的启蒙教育第一老师,母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极大,母亲给了孩子生命,又是孩子一生成长成才的启蒙老师,母亲是真正伟大的人。要提高中华民族人文素质,就要从提高母亲人文文化素质开始。

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概念。人从诞生起,是天和地无形的生命体,是母亲教孩子说话、吃饭、走路,知是在吃、走的过程学习,孩子在知与行的学习过程,学走摔倒,爬起再走;碰伤,起来再走,“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畏惧。不断学习过程,这是最初学的知行统一,知还有从前人书本中学习,从社会三大消费实践中学习,学中干,干中学,知行结合。关于知行辩证统一的过程,不要在文学概念中争辩,要走到实践中去,创造创新发展对人类知行规律认识,运用规律推动人类人文文明进步。

作者简介:吴炳新,1938年出生于山东。现为美国休斯敦大学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对经贸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消费经济研究院院长。

附:原文链接

http://dzxf.dzwww.com/ttxw/201704/t20170429_15859968.htm?pc=&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