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2024-05-28)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总书记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同时也是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1、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已经具有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我们要以加快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为抓手,承担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的战略使命,要将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充分利用我国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优势构建区域教育开放高地,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本和文化软实力支撑。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回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次科技革命,引发了一系列产业变革,推动着大国兴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教育改革与人才流动是实现科技革命重心在大国间转移的重要抓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充分发挥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孵化、驱动、辐射作用,汇聚和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扎实学科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一国教育的发展,既是提升国家实力和地位的重要途径,也彰显着一国的国力与影响。在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最好时期,我们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扩大中国教育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加快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必须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不断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从历史来看,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都是以开放为驱动,具有其独特规律和特征。中国要建设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既有以往世界教育中心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加快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必须坚持和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价值与贡献、跨境与跨文化背景下多元化评价指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世界教育中心发展理论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讲好中国教育发展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发展经验。
加快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和谐世界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这一理念下,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就要充分关注教育对人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超越西方中心论、尊重文化多样性,超越科学主义、尊重人文主义,超越零和博弈、尊重和谐共生。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依托中国放眼全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中国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全球贡献中国教育智慧和中国教育解决方案,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造福世界教育和世界人民。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延展其理论内涵的有益探索。
4、高校要在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地应当发挥旗帜作用,当好排头兵。
纵观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几大世界教育中心,无一例外都具有发达且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各国代表性的高水平大学,是其世界教育中心地位最显著、最集中和最生动的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高校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比教育国际化更加宏大的历史使命和更加艰巨的时代责任,需要高等教育持续改革创新。
高校应当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积极与国家重大改革对接,将高等教育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对接,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当持续提高开放治理能力,加快构建高水平、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推进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多元多类、发展导向的评价体系建设。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桥头堡作用,聚焦世界教育和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教育解决方案,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话语权。
(作者:黄宝印 秦冠英,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附原文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7020ad716c743eab12ed19e10013a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