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2025年1月27日至2月6日,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推出春节档特别节目《清廉故事汇》。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节目通过讲述古代清廉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深刻的廉政启示。我校法学院杨贝教授参与其中三期节目的讲演与讨论。
《清廉故事汇 (3) 尚贤篇》
姚崇 “任人唯贤,盛世根基”

1月29日的《清廉故事汇》中,杨贝教授聚焦唐朝宰辅姚崇,“十事要说” 整吏治,似利刃破沉疴;任人唯贤荐英才,如慧眼识真金,为开元盛世奠基。立行立德后是立言,杨贝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姚崇的“五诫”,其中《辞金诫》集中展现了姚崇的廉政建设思想,“苟谨自身必无谤耻”一句,在当代仍振聋发聩。节目末尾,三位教授围坐论道,杨贝教授从尚贤故事升华至社会治理,点明了姚崇事迹的深远意义和引人入胜之处。
《清廉故事汇 (4) 修身篇》
杨震 暮夜却金 坚守慎独

1月30日的《清廉故事汇》中,杨贝教授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清官廉吏的修身之道。杨震暮夜却金,一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彰显慎独精神,“四知太守“名留青史,为其后代,为中华后人树立了永恒的榜样。讨论环节,杨贝教授从法律评价的痛点切入,阐明了杨震慎独精神的可贵之处,又结合公仪休、周敦颐的事迹,探讨了见微知著作为修身方法的重要作用。
《清廉故事汇 (9) 肃贪篇》
海瑞 刚柔并济 惩奸除恶

2月6日的《清廉故事汇》,带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聚焦中国古代的贪腐整治篇章。杨贝教授为我们生动讲述了海瑞这位历史清官的传奇事迹。海瑞任职期间,巧妙应对胡宗宪之子胡公子的恶行。面对上官鄢懋卿,海瑞刚直不阿,毫不畏惧权势,让鄢懋卿的贪婪之举难以在当地施行。海瑞身居高位后,更是将整治贪腐作为己任,始终坚守自身清白,以实际行动支撑起反贪行动,成为历史上反贪倡廉的典范。节目最后,杨贝教授结合本期节目的三个故事,总结了反腐倡廉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